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西安一夫妇靠养苍蝇致富

发布时间:2009-10-12  来源:西安商报
摘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麦麸的质量和营养成分达不到要求。在改善了麦麸的质量后,老戴夫妇喂养的蝇蛆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提起苍蝇,人们的脑海中肯定会浮现出这种嗡嗡乱飞、到处传播病菌的令人讨厌的昆虫。然而西安的一对夫妇却把苍蝇当成了宝贝,在他们眼里,一只只苍蝇不仅是一座“蛋白质宝库”,更难得的是苍蝇还可以治病救人。多年来,戴福清和郑琳夫妇靠着养殖苍蝇尝到了致富与治病的甜头,戴福清说:“总有一天,我要给苍蝇正个名。”
  
  养殖初衷:仅为治好自己的病
  
  初见戴福清、郑琳夫妇,很难把他们与养殖苍蝇联系在一起。仪表整洁,谈吐优雅,知识渊博,这多少让记者有些惊讶。谈起养殖苍蝇,老戴说自己当初养殖苍蝇并没有想到能靠这个发家致富,更谈不上形成大的产业规模。早在2000年左右,四十出头的他就患上了脑血栓这种疾病,他四处求医,但治疗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正当他身心疲惫感到绝望的时候,偶然间他们从媒体上得到一个信息,有人用养殖苍蝇所产出的蛆虫来治疗疾病,而且效果出奇的好,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老戴夫妇有了养殖苍蝇治病的念头。经过多方学习,老戴开始小规模地在家养起了苍蝇。就这样,老戴开始了“偏方治病”的尝试。令他没想到的是,自从他开始服用这种特殊养殖成的苍蝇所产的蛆虫后,他的病情开始逐步减缓,到后来由从前脑血栓引起的不良症状竟完全消失了。老戴心内暗自窃喜,这步棋算是走对了。
  
  探求发展:创业过程异常艰难
  
  “既然苍蝇能治好我的病,那干脆把养殖扩大,好好地把这个事情发展下去,造福更多的人。”老戴的这番豪言壮语得到了妻子的支持。然而苍蝇这种昆虫毕竟被大多数人所厌恶,在哪里养?怎么养?养出来怎么办?这些问题就不仅仅是给自己治病那么简单了。
  
  他们夫妇二人先后多次去外省考察别人养殖苍蝇的方式。在考察中,戴福清认识到原来这种封闭的、无菌养殖的苍蝇和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苍蝇有天壤之别,它们很干净,吃的是红糖和牛奶,把卵产在干净的环境,生成的蝇蛆也在无菌环境里科学培养,与传统意义上的苍蝇、蛆根本不是一回事。
  
  学会技术后,选址成了关键。他们决定在戴福清30年前下乡的宝鸡市陈仓区千河镇开办一个苍蝇养殖场。选在当年下乡的地方饲养苍蝇,老戴夫妇有自己的打算:他们希望带动农民一起参与、共同致富。然而,当这些村民得知老戴夫妇要饲养苍蝇时,村民的态度改变了。本来积极帮忙找房子、找场地的村民开始以各种理由谢绝他们。费尽周折,老戴终于在村边找到了几间废弃的旧房子。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从育种到孵化,老戴夫妇就像照顾心爱的宠物一样,精心饲养苍蝇。很快,第一批苍蝇产下了两大盒卵。
  
  这毕竟只是一个开始,将卵孵化成幼虫是最关键的。但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这些白色的幼虫却怎么也长不大,而长不大的幼虫,既没有办法进行深加工,也很难再继续繁殖,老戴夫妇很焦急。投资10多万元,却没有养出蛆虫,周围的村民,目睹了他们的失败。然而他们经过反复细致调查终于发现,问题出在喂养蝇蛆的麦麸上,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麦麸的质量和营养成分达不到要求。在改善了麦麸的质量后,老戴夫妇喂养的蝇蛆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为了避免村民的误解,老戴夫妇先后3次给苍蝇“搬家”,而每次搬迁都要将苍蝇全部杀死,重新育种。2006年秋季,新的苍蝇养殖场终于在宝鸡市的冯家山水库边落户了,宽敞的蝇房里撑起了十多顶类似蚊帐的“蝇帐”。在“蝇帐”底部,摆放着很多个长方形的白盒子,里面分别盛放着喂养苍蝇的红糖、牛奶和水。在另一个温度稍低的房间里,虽然没有苍蝇,同样摆满了白盒子——孵化蝇蛆的营养盒,里面盛着麦麸和卵。据戴福清介绍,这些卵只需几天的时间,就会孵化为蛆,蝇蛆长至约1厘米长时,将麦麸和蛆虫分离,再将鲜蛆烘烤成蛆干,这便是最后的成果。

相关阅读: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