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陈明利:“蔬菜大王”的无悔人生

发布时间:2017-04-18  来源:大众日报
摘要:他至今还记得上小学时的辛酸事,“为买一本新华字典,父亲从村东借到村西,也没凑齐钱来。”1983年,因家庭贫困,陈明利仅上一年半初中就辍学回家,他为此哭了一夜。

 

“我不怕吃苦、不服输,看准了的事一定要干出个名堂来”

“我不怕吃苦、不服输,看准了的事一定要干出个名堂来”

  1966年,陈明利出生于一个贫寒家庭,全家六口人仅靠父亲挣工分维持生活。

  他至今还记得上小学时的辛酸事,“为买一本新华字典,父亲从村东借到村西,也没凑齐钱来。”1983年,因家庭贫困,陈明利仅上一年半初中就辍学回家,他为此哭了一夜。

  贫困之苦,让他产生了一股强烈的脱贫致富的愿望。1985年,他开始尝试种植拱棚蔬菜。多少个日日夜夜,他在苦苦地摸索,在自家的承包地里一遍遍搞试验,失败了从头再来。长期的实践使他逐渐成为一名大棚蔬菜种植“土专家”。

  1987年,陈明利种植的32架拱棚西红柿、9架拱棚黄瓜喜获丰收,当年毛收入5000多元。

  1991年,年仅25岁的陈明利在自留地里建起冬暖式温室大棚,创下莱芜第一。

  1993年,陈明利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大王”,是当时人均收入只有几百元的曹家庄村的第一个万元户。有着不服输倔劲的陈明利说:“一旦我认准了道,无论多艰难,都要坚持走到底。”

  爱农为农——

  让农民朋友享受“科技套餐”,带领大家走上致富路

  看到农民朋友缺技术、少信息,还在穷窝里打转转,陈明利从心里难过。1998年3月,陈明利自筹资金创办农业科技服务站。

  为了让人信服,陈明利在自己的大棚里搞试验;成立了科技图书资料室和农业科技放映室,随时组织学习最新的农业科技;成立了土壤肥料化验室,为农民免费测土并提供配方施肥依据;在家里安上科技服务电话,对要求实地指导的有求必应,随叫随到。

  多年来,陈明利共推广优质高产玉米、小麦、棉花、大豆等良种44个,累计21.8万亩,推广黄瓜、西红柿等优良蔬菜品种80余个,累计12.6万亩;成立植物医院,全面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植物保护面积12万亩以上,推广覆盖几个乡镇20多万人口。

  2007年,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才刚刚颁布,陈明利联合莱城区高庄街道20个大棚蔬菜种植户,成立了莱芜市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这是全市第一个蔬菜专业合作社。

  为了更好地示范带动,2009年,陈明利从魏家洼、曹家庄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53亩,投资156万余元建立高标准蔬菜种植示范基地一个。

  合作社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引擎”。如今,合作社除了拥有300多亩的自属基地外,还吸纳了217个社员。合作社自2008年起年年分红,至今已持续8年,分红的数量也从开始的2万元发展到36万余元,社员比普通农户亩均增收1万多元。

  恪守诚信——

  “卖菜也要讲良心,决不让一口不安全的菜走向餐桌”

  在陈明利眼里,种菜的人,讲的不仅是技术,还是个良心活,要有诚信,不能以次充好,否则就是害人。

  在陈明利的合作社基地里,随便摘下一根黄瓜,连洗都不用洗就可以尽管吃。陈明利对蔬菜质量安全的要求,已经到了苛刻的程度。

  有一次, 6名社员为了省时省工,偷偷使用了除草剂。情况核实后,陈明利对这6名社员的芹菜坚决不予收购,这6名社员与听话的社员相比每亩地少收入6000多元,为此还和合作社大吵了一架,即使这样,陈明利也不曾有过动摇。

  近年来,合作社的“鲁莱明利”、“嬴芹”等蔬菜商标得到广泛认可。2015年“鲁莱明利”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先后认证9个无公害蔬菜品种、14个绿色蔬菜品种、1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面积1万余亩、绿色蔬菜基地认证面积3600亩,基地连续多年被评为“莱芜市放心菜基地”。

  抗击病魔——

  “如果老天能让我多活5年,我一定把明利办成全国知名合作社。”

  2014年,由于多年的操劳,生活没有规律,陈明利患上了胃癌。但住院才两天,陈明利却坚持要出院,去上海参加一个国际蔬菜展会。面对劝阻,陈明利坚持说:“我知道我的病不好,但机会难得,这次不来,可能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结果他自己开车,拉了一车蔬菜去上海参展。

  当月,陈明利又去济南参加了一个全国性的农业论坛活动。会议结束后,陈明利到省立医院做胃镜检查,检查结果很不乐观。大夫说:“他胃里已经长满肿瘤,必须将胃全部切除。”家人含泪签字,手术进行了6个多小时。

  陈明利住了9天院,又坚持要出院。因为心里始终挂着他的基地。他的菜,就是他的命。

  由于化疗反应,陈明利经常呕吐到虚脱,体重也从患病前的85公斤骤减到45公斤。承受着身体巨大痛苦的他,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合作社,没有放弃过他挚爱的这片土地。他经常早晨5点多就去基地转,晚上八九点才回家。在基地,他经常捂着肚子,疼得直不起腰,社员们看了都忍不住抹泪。

  两年里,他先后经历两次大手术,六次化疗。但这期间,只要不住院,他仍像正常人一样,日日夜夜在基地,观察蔬菜长势,给员工们开会,安排基地大小事务。患病后的他像是在和时间赛跑,总怕有事干不完,也总怕时间不够用。“爸爸,您别操心您的菜了,安心养病吧。我求您了。”女儿陈秀荣不止一次劝他。

  “闺女,千辛万苦都挺过来了,才有了今天,我还没干够。如果老天能让我多活5年,我一定把明利办成全国知名合作社。”陈明利攥着女儿的手说。

  2016年10月,陈明利的生命进入倒计时。他找社员谈话,作最后的安排。“无论我在也好,不在也好,一定要把地种好,把菜管好,这就是给我帮了最大的忙了。”社员们眼泪汪汪地离开。

  10月17日,陈明利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50岁。在他生命的弥留之际,他最后的心愿仍是想回基地看看,想在每个大棚前拍个照,想把这片土地永远地留在自己的脑海里……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