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冬给青蛙挖蚯蚓
70后的高铁项目工程“包工头”,放弃高薪工作,回乡干起了青蛙养殖。“我借助乡村的池塘和稻田开始了黑斑蛙养殖(本地青蛙),同时还养龙虾、泥鳅等。”近日,笔者在荣县双石镇蔡家堰村见到了这位“青蛙”养殖场场主朱冬。他介绍了创业的经历。
互联网上“嗅”到商机
朱冬,今年39岁,荣县东佳镇人。1994年在自贡财贸校毕业的他,也像许多年轻人一样外出打工十余年。
工作闲暇时,朱冬总爱借助上网为自己的心里减压。无意中,一篇名为《刘春军养青蛙,流浪汉用青蛙赢得财富和爱情》的新闻吸引了他。为了了解青蛙的销售行情,朱冬曾到自贡、宜宾、重庆、泸州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发现搞青蛙养殖应该很有搞头,而且荣县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也非常适应黑斑蛙的生长。于是,在2011年朱冬就辞去了高铁项目的“包工头”工作,毅然地选择回到家乡创业。
矢志不移搞青蛙养殖
“青蛙已成为颇受消费群体青睐的美食,目前平均每公斤的价格高达70元,过年过节的价格会更高,养殖青蛙的前景确实很可观。”朱冬说。
虽然这一举措遭到了所有亲人和朋友的反对,但是凭着对青蛙养殖的坚定信念,朱冬毅然地奔赴绵竹市遵道镇棚化村一组四川绵竹市刘春军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考察学习。“40多岁的刘春军,靠一套养蛙绝活,年利润就上百万元,从一个谁都看不起的流浪者变成了周边甚至全国的青蛙养殖明星,确实让我震撼。”朱冬说。
回到荣县,朱冬一刻也不想闲下来,经过多地考察,最终决定在双石镇蔡家堰村建立养蛙塘。于是,他就与该镇党委政府和当地村委联系,以每年每亩350公斤的水稻市场价流转了当地50亩农田,开始了他的养殖生活。
去年,朱冬从四川绵竹刘春军的养殖公司购回了第一批蛙种。“这一批蛙种是黑斑蛙,总共有120对,花费了近2万元。同时,我还引进了蝇蛆、蚯蚓、黄粉虫等活性昆虫饵料及畜禽粪便处理技术。”朱冬说,目前这一批蛙种已产卵繁殖出20多万只黑斑蛙,预计产量近1.5万公斤,打算近期出售,如果按现在的市场收购价60元/公斤计算,可实现销售收入近90万元。从卵到成年只要5个月的时间,我打算明年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争取实现年出售青蛙4万公斤。
刚去给黑斑蛙喂完“早饭“回来的朱冬说,每天早上起来忙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这些家伙弄“早饭”,而晚上他就要打开电脑学习青蛙养殖技术,这已成为了他的必修课。
发展微企带动群众致富
“朱冬养殖青蛙,我们也受益,我在他那养殖场里务工,每月能获得5000元的工资,比外出务工强多了。”留佳镇小井沟水库移民黄明洪是朱冬的工人,朱冬开始建青蛙养殖场以来,一直在养殖场里做工。据了解,目前朱冬的青蛙养殖场已经带动了当地20多名村民就近务工。
为了给青蛙建造一个安全的生长场所,朱冬还组织当地的村民在蛙塘四周建起了围墙,搭建了防鸟网。“朱老板来到这里后不仅为我们修建了一条长500米的村道,方便大家出行,还给我们提供了在家门口务工的机会,我们到他那里打工每天就有70多元的纯收入。”村民们说。
“今后,我将逐年扩大自己的养殖规模,然后带动周边的群众共同养殖青蛙致富。”看着蛙塘里活蹦乱跳的黑斑蛙,朱冬描绘着自己的产业发展蓝图。目前,已有10余户农户有了养殖青蛙的打算。
规模扩大后销售问题如何解决呢?他说,目前已经有来自自贡、宜宾、重庆、乐山等地的收购商纷纷打来收购电话。对于青蛙的销售,朱冬一点也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