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强正在饲养房忙碌
宜宾市兴文县仙峰苗族乡居坪村穷孩子吴强,1999年考入大学离开村子,努力求学直到博士后毕业,在贵州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工作,日子过得体面舒适。2013年7月,34岁的吴强利用假期带着妻子女儿回到家乡养起了棘胸蛙(俗称木槐),他说要带领村民发展养殖致富,他要用所学的知识感谢大家对他求学路上的帮助。
一年过去了,他的产业梦如何了呢?带着疑问,记者8月11日走进了这个小山沟。
勤奋苦读 走出山沟
第一次见到吴强,他正蹲在池子边上观察小蝌蚪的活动情况。古铜色的皮肤已经晒得发亮,普通的衣着和朴实的言语很难想到他是一位博士后。从池子边回到屋里,吴强递过刚泡好的热茶,讲起他辛酸而温情的求学经历。
居坪村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沟里,离乡政府10多里路。“那时泥巴与竹片混合铸成了家里的墙,后来茅草换成了瓦。”吴强回忆道,“‘读书有用,知识有用’是母亲反复念叨的话,在她看来,农村孩子想要飞出‘鸡窝’就只有读书,就算家里再困难,她都没想过让我放弃上学。”
“吴强学习很刻苦,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他每天放学都走得很晚,周末也经常在教室自习。”谈起曾经的学生,时任班主任的兴文二中高中教师杨卫东至今仍印象深刻。
1999年夏天,吴强收到了四川农业大学录取通知书,一家人又喜又忧。“吴强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是全村人的骄傲,可不能因为交不起学费而放弃学业。”该村党支部书记吴联坤回忆说,为了让吴强能入学,乡、村干部群众先后三次捐款为吴强筹集学费。
在外工作 心系家乡
2003年,吴强大学毕业到兴文县畜牧兽医局实习。“我感觉到自己知识不够,工作上有些力不从心,于是又报考了研究生。就这样,一直读到畜牧兽医专业博士后。”吴强说,有了这些知识,他对于畜牧养殖基本能够得心应手了。
2006年,吴强就职于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期间,他与同样就职于该校的同乡姑娘朱廷美结婚。如今的吴强,小日子甜蜜而滋润,但他始终没有忘记那些帮助过他的老乡,那些同样希望改变窘境的眼神。“乡亲们的援助之手坚定了我努力读书的信念,我一定要回报他们。”吴强说,“家乡人民对我有恩,我要把学到的知识用来带领村民致富。”
说干就干,吴强带着老婆孩子,回家开始养殖棘胸蛙。没有屋子,他就自己当“建筑工人”,和父亲一起铺路、建基地。
记者在现场看到,24口饲养池里堆砌着石块,清澈的涓涓山泉流入池子,蛙卵在清水里晶莹剔透,蝌蚪们甩着尾巴在石头缝里游进游出,种蛙蹲坐在石块上、墙角边。饲养池间,点缀着嫩绿的韭黄,旁边的饵料棚里孕育着一堆堆蚯蚓。
“棘胸蛙经济价值高,人为捕杀和环境破坏导致野生数量日渐减少,养蛙也是对生态的保护。”吴强说,棘胸蛙又名石鸡、石蛙等,当地俗称木槐,现市场价每斤180到200元之间。居坪的水清澈、干净,海拔高、温度低,非常适合养棘胸蛙。
“现在蝌蚪快变蛙了,明年就可产成蛙1000多斤,利润10万元以上。两年之内将核心技术申报专利,融资扩大规模,争取三、四年后建成标准化养殖厂,然后申报有机认证,将产品送出去。”吴强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信心。
授人以渔 回报社会
回到农村的吴强,立马恢复了“农民”装扮,裤管和衣袖往上卷。挖蚯蚓、分离蚯蚓、环境消毒、喂蛙、观察……每件事好像都不大,但是很繁琐,每件事,他都亲力亲为。
“家禽家畜的粪便用来发酵饲养饵料蚯蚓,保证粪便不向外排放,养蚯蚓的料草成为有机高档肥,可用来种植花草,而蚯蚓又是棘胸蛙的美食。”话不多的吴强,却对自己的生态产业链侃侃而谈。
在棘胸蛙养殖中,饵料生产、蛙卵孵化、蝌蚪变态、越冬等核心技术其他养殖场大多不能全部掌握,博士后吴强具有很强的专业优势,在贵州省铜仁市一家棘胸蛙养殖厂担任了两年的技术指导,理论、实践经验都很丰富。
“乡亲们想养蛙可以到我这里来免费学习理论和技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吴强深深懂得这个道理。他打算以后通过开办专业合作社,对想养殖棘胸蛙的乡亲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的培训。
“周围的村民听说博士后回家养棘胸蛙,大家都想学习,每天都有村民接二连三地赶来参观。”吴联坤介绍说。
“回乡养殖棘胸蛙,吴强不是一时的冲动。”妻子朱廷美说,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和对家乡的热爱,吴强一直想为父老乡亲致富增收办点实事,带动更多的村民养殖棘胸蛙,走上致富路。
“任职的学校很支持我们在外做事。”吴强说,饲养棘胸蛙既不耽误教学,反而还能为他任教的学校提供校外实训基地,解决部分学生就业。
这位从山沟里走出来的博士后,梦想正在生他养他的山沟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