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门外汉变成鲶鱼王的背后(2)

发布时间:2012-03-15  来源:金农网
摘要:[致富经]门外汉变成鲶鱼王的背后 让儿子学习水产,就是能希望他和自已一起发展养鱼事业。不仅要送儿子去学习专业知识,缪树强自己也要攻克养鱼技术难关,他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大鱼吃小鱼的问题。 缪树强:池子里面

  [致富经]门外汉变成鲶鱼王的背后

  让儿子学习水产,就是能希望他和自已一起发展养鱼事业。不仅要送儿子去学习专业知识,缪树强自己也要攻克养鱼技术难关,他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大鱼吃小鱼的问题。

  缪树强:池子里面的鱼它几天功夫规格就明显差距拉大了,你看这条和这条,它可以每天这条就可以吃上,至少每天要吃一个,有时候甚至两个,同规格的鱼它残杀的力度就很小了。把鱼的大小分开,大小一致,成活数才高。这个竹筛,筛出的规格就大小不一样,你看这个规格筛出来的鱼就要大些,下面的就要小些.

  只要把个头差不多的鱼筛选出来,放在一个池子里养就可以解决大吃小的问题,虽然这个筛鱼原理听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过程却很麻烦,需要极大的耐心。

  缪树强:两三天时间规格就明显的差距拉大了。只要两天,一条鱼,你看这么大的鱼假如和这么大的鱼一比,它每天这条鱼要吃2、3个。所以说成活数就相当之低。到时候大鱼吃小鱼,吃了就没有的。

  记者:如果晚一天不筛的话情况就很严重吗?

  缪树强:对,晚一天不筛,它基本上成几何倍数的减少,一万条,一天吃一条,就变成五千,五千就只有二千五,二千五再减一半。

  [致富经]门外汉变成鲶鱼王的背后

  鲶鱼长得有快有慢,如果晚一天不筛,就可能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缪树强每隔4、5天就要筛一次鱼。一亩塘就要筛上大半天,这意味着缪树强几乎天天泡在水里。

  妻子赵春叶:下塘筛一次鱼,一筛就是半天,筛了还起来分池,还要抬,那时候想起也不知道反正是汗水还是泪水。

  日子一天天过去,鱼池似乎成为缪树强的第二个家。以前那个一心想快速发财的缪树强在一天天的喂鱼、筛鱼中明白了一个道理:赚钱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

  2005年,缪树强成功解决了大鱼吃小鱼的问题。那段时间,他不断学习养殖技术,当初的门外汉变成了鲶鱼专家。村里人对他都敬佩起来。

  村民李新智慧:他就是不服输,说他是缪树强,缪大强,他有这么个强。

  村民谢东健:你说做不到的事,他就要去做,他就要想办法自己去尝试。

  可是这个时候,缪树强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又遇到了另外一个难题。

  缪树强:心肺要5斤至6斤才能长一斤鱼,5、6斤就要20元钱的成本。

  养殖户任宗祥:肯定成本高啊,你如果吃肉食动物,成本高,好多人都养不起。

  原来,虽然鲶鱼价格很高,但是心肺、泥鳅等饵料的价格也越来越高,这样下去,利润就变得很少。于是,缪树强开始琢磨一件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他要驯化鲶鱼吃素。可是要让一直吃荤的鱼吃素,这又谈何容易。

  缪树强:最小的时候喂红血虫,和着猪肝、心肺拌饲料,这个饲料从20%,逐天逐天加,明天30%,后天40%。以此慢慢加。

  开始驯化的时候,困难重重。有的鱼不吃,就要重新进行筛鱼,否则还会造成大鱼吃小鱼的现象。

  缪树强:这个驯化,必须要规格相当相当的匀净,有些吃有些不吃,4、5天过后你又要筛。只要在巡视过程看到一条鱼能够给我吃一口饲料,我的心情很激动的。它终于要吃了。

  记者:那这整个的过程到底持续了多长时间?

  缪树强:两三年。

  村民谢东健:大口鲶鱼驯化吃饲料,他应该是第一人。

  [致富经]门外汉变成鲶鱼王的背后

  通过反复摸索,精心配制,鲶鱼吃饲料之后,没有影响生长速度,成本却降低了5倍。有了这次成功驯化,缪树强手里多了一个制胜筹码。就是这个筹码,让他在日后的那场危机中,能够出奇制胜。

  从2006年开始,缪树强逐渐扩大养殖规模,从3亩扩大到20多亩,靠养殖大口鲶鱼,一家人每年都会有二十几万的收入。一开始不愿意学水产的儿子,在四年学习之后也喜欢了这一行,他2008年大学毕业之后加入了父亲的养鱼事业,儿子给父亲的养殖场带来了专业技术。

  儿子缪家吉:那些养殖户,特别是在鱼生病的时候挺着急的,然后如果说你能帮他什么忙,能给他们治好什么的,那心里肯定特别高兴。

  但是,缪树强并没有满足,他心中的财富梦想依然不安分地等待破壳而出。2008年,缪树强牵头成立了合作社,和周围村民一起养殖。因为看到大口鲶鱼很有市场,村民纷纷加入。

  [致富经]门外汉变成鲶鱼王的背后

  村民张强:只要他搞出声色来了,大家就追随去,就这样的。

  记者:这个大口鲶鱼以前咱们这是没有人搞的。

  村民张强:没人的,他是在这里带头人。我也只搞一年多两年,今年下来两年。

  记者:赚了多少?

  村民张强:钱倒没多少,几十万。

  记者:也不少了。

  村民:张强也不少,总归比我以前那样混来混去好。

  可是,刚尝到甜头没多久,鲶鱼市场就来了个大变脸。2011年初,大口鲶鱼价格从20元一斤骤降到了6元,很多养殖户受到冲击放弃了养殖。但是缪树强却果断出手,大批收购鱼塘。他要在这个时候把事业版图扩大10倍。这一次,一直支持他的妻子是坚决反对。

  妻子赵春叶:是很反对的,我们已有20、30亩了。一损失都是几十百八几万,想起那个数目不小。都是有这种心态的。

  缪树强:她说你要干,我就不跟你干,你自己一个人干。把这个气消了过后,再慢慢说。

  记者:还得等她气消了才能跟她说。

  缪树强:对。我们干目的总是为了儿子嘛。给儿子成个基础在那。她听了,人只要一说到儿女嘛,慢慢地劝说她,她也能够接受。

  记者:为了儿子啥都敢干。

  缪树强:对。

  村民李新智:大口鲶下跌了你还来搞发展,还大量的发展这个,他那个思路就不一样。村民张强:搞这些这么多,他怎么没压力的嘛,肯定有压力的嘛。

  [致富经]门外汉变成鲶鱼王的背后

  价格下跌的情况做出这个决定,缪树强的心里其实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如果自己的判断出错,那么前几年的心血就会毁于一旦。但是缪树强决定放手一搏,因为他实在不想错过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机会,能让缪树强冒这么大的风险呢?

  缪树强:很多养殖户不养了,我才能低价位地收购他们的塘,如果价格好了,他赚到钱了,他也不愿意出售我了,我这时候收到手,这个市场我才更有规模,更有竞争力,身为一个商家,都愿意跟我合作,因为我成规模,他要多少我给多少。

  村民:别人不做的我们要做,别人做了我们也要做,别人现在已经退了不做了我们更要做。

  在价格低迷的时候低价收购鱼塘,扩充实力,让自己的鲶鱼占领市场,等待价格回升之日,就是大展拳脚之时。仅2011年一年的时间,缪树强的养殖规模就从20亩扩大到了200亩。他之所以敢这样冒险,还因为他手里握着一个法宝:缪树强的鲶鱼都吃饲料,成本很低,所以虽然利润没有以前高,但是销售量大,也能稳赚不赔。

  [致富经]门外汉变成鲶鱼王的背后

  经销商徐富彬:整个四川省都是最大的,不是说乐山市,他的鱼苗基地是整个四川省之中最大的。

  记者:你们就是想跟这个大规模的厂家来合作,是吗。

  经销商徐富彬:肯定的,我们都喜欢和大规模的接触,很放心,质量,规格一体他都给你搞得很好。

  村民张强:冒险成功了嘛,就好了。

  缪树强:价格偏低,我们也能够赚钱的。

  2011年,缪树强的大口鲶鱼合作社养殖规模达到6000亩,销售额超过了一个亿。

  政协主席帅世雄:不断地摸索,搞鱼苗繁殖,过去来讲从一个门外汉到现在行家里手,带动了一方百姓,实现了老百姓致富奔小康。

  村民张强:你看我现在也是小车什么都买好了,房子修好了。我搞了一年,是这样的嘛。

  在养鱼这条路上,缪树强跌倒过,但是他并没有像以前那样选择其他的道路,这一次,他选择了坚持,他心中的财富梦想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