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刘远红在查看鸡苗长势。
拿着十万多的年薪,却不甘于生活的平庸,38岁白领青年刘远红毅然辞职下乡养鸡。可别说,这位城里人养鸡不仅与众不同,还玩出了许多村民闻所未闻的“大名 堂”。日前,记者辗转在綦江东溪福林村一个名叫“枫香湾”的山坳里找到了主人公,一位城里人下乡创业的故事由此展开。
政策当道 白领情定“枫林湾”
刘远红在重庆石桥铺某品牌电脑公司工作长达7年,他一直从事该品牌电脑的营销工作,月薪超过5000元,加上各种奖金,年收入超过10万。
可就是这个人人羡慕的“金饭碗”,刘远红却义无反顾地砸掉了。2010年,重庆提出“十二五”将大力发展微型企业,并且给予相关优惠政策。看到新闻那天,厌倦了城市繁华喧嚣的刘远红终于爆发了:我要到乡间去搞微企。
阴差阳错,借着一次到东溪古镇旅游的机会,刘远红和福林村结缘,决心在这个山清水秀的“枫林湾”搞养殖。
“枫林湾”有山有水,水源干净,并能足够供应农业和生活用水,50公里内没有化工厂,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这里养土鸡,一定行!”同行的朋友,有着三年养殖经验的龚泽平由衷地感慨。
“那咱们就养土鸡!”两人一拍即合,不顾家人反对,刘远红租下了枫林湾的20亩荒地,申报为微型企业拿到了3万多元的补贴,加上自己的积蓄,他决心大干一场。
养殖有道 鸡舍装上“摄像头”
战场陆续铺开。龚泽平负责引进鸡苗,刘远红负责平整场地、兴建鸡舍。
听城里人想到村后的荒山上养土鸡,村里人都当笑话听。没想到,短短一个多月,山坡上就建起了4个鸡舍,每一个鸡舍上都安装有摄像头。
另一边,龚泽平恒温孵化的三黄土鸡苗个头一天比一天大,不到一个月就散养在山坡上。
“第一批只试养了5000只土鸡,鸡场刚建立人手不足,不得不依靠这些电子产品。”刘远红告诉记者,由于地处荒山野外,安装摄像头,不是为了防盗,而是为了随时监控鸡舍的情况,省下工人的野外“巡逻”之苦。
据介绍,和传统的土鸡圈养不同的是,土鸡歇在野外,更容易受到温度、湿度的影响,甚至毒蛇的攻击。有了摄像头,就能第一时间了解到土鸡的成长状态,如果出现老鼠、毒蛇,也能及时做好防御工作。
“土鸡就是要越土才越有味。”龚泽平坦言,鸡场选择的三黄土鸡是黑肉鸡,脚小、柔嫩,在荒山上以青草、虫子为主食,天然无公害。目前,市场上售价多在19元一斤,批发价也保持在16.5元每斤。
营销之道 主城建营销网点
为了给自己的土鸡找个好卖家,刘远红下了不少功夫。他走访市场发现,村民大多都在赶场时零售土鸡,大部分规模养鸡场多数也是走“批发”这条路,几乎都存在批发数量多、付款慢、风险大三大问题。
为一个刚起步的小型养鸡场,如何保证资金回笼快,又有稳定的销路呢?刘远红心想,何不借鉴品牌电脑设立专卖店的方式?
这一想法很快就付诸实践,刘远红在石桥铺、沙坪坝、观音桥、大渡口、江北小区密集的农贸市场建起直营网点。每天向农贸市场联系人供应20只鸡,5个网点共100只土鸡。
由于供给每个直营点的土鸡数量不多又稳定,刘远红往往在第二天就收回了货款,第一批土鸡销售实现了开门红,5000只土鸡毛利润超过10万。目前,第二批土鸡将于近期投放到山坡上放养。
规模有道 发展村民当“下线”
看着这位从城里来的小伙子养鸡搞得风风火火,村民们都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不少村民都到鸡场来“取经”。
来的人多了,刘远红又萌生出一个想法:何不发展下线,带领村民一起养鸡闯市场?
这个想法让龚泽平有些意外,村民养鸡方法不一,万一谁家捅个篓子,岂不是把刚刚辛苦建立起来的口碑给砸了呢?
可在刘远红看来,养鸡场要真正做大做强,不能盲目扩大养殖规模,一方面,投入资金过多,另一方面规模养殖风险过大,一旦出现疫情,容易全军覆没。
相反,带领村民养鸡,是个分散资金投入、降低养殖风险一举两得的方法。目前鸡场已经有了固定的销售市场,一切上轨道之后,每个月5个营销网点大概需要销售3000多只鸡,仅靠自家的鸡场远远难以供应。
两人一合计,决定挑选养鸡经验丰富,具备养殖场地的村民发展下线,主要以养鸡场为中心,辐射福林村及周边的龙井村。目前,已经有40家农户与刘远红签订了养殖合同,通过养殖培训之后,农户可免费领取100只鸡苗回家养殖,龚泽平会定期到农户家中跟进。
刘远红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一个农户100只鸡,一年可以喂3批,按照一只鸡零售3.5斤计算,一只鸡养殖成本为21元,销售给鸡场 的价格为14-15元,一只鸡卖价50元左右,减去成本,一只鸡可盈利20元以上,100只鸡就有2000元的收入,3批鸡苗收入6000多元不成问题。
有人说,搞营销出身的刘远红把市场营销理念移驾到土鸡养殖上,而发展下线农户扩大养殖规模更像是一种“传销”,可是在他看来,营销也好,“传销”也罢,只要能带动农户致富,他都会不遗余力地去做,而且会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