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洲生长在山清水秀的汉江之滨,1960年夏天从位于黄羊镇的西北畜牧兽医学院(甘农大前身)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与学校一墙之隔的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据刘孟洲回忆,1960年的中国,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粮食极度匮乏,肉食品更是饭桌上的奢侈品。刘孟洲感觉到了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不能为老百姓提供丰富的肉食品,国家培养我们这些畜牧专业的大学生干啥?”经过一番思考和观察,刘孟洲向院领导提出了到农科院所属的黄羊农场试验站工作的要求。因为那里有一个可为人们提供肉食品的源地———有60头母猪和几头公猪的养猪场。在人们惊异的眼光中,刘孟洲扛起简单的行李走出机关大院,来到2公里外的农科院养猪场,把“家”安在了猪圈旁的一个土屋中。从此,养猪场又多了一位工人。所不同的是其他工人休息了,他却拿起小本子钻进猪圈,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刘孟洲到猪场工作两个多月后,因为工人喂养不当,猪场一次死掉了15头猪,刘孟洲很心痛,他决定改变粗放的饲养方式,代之以科学饲养。刘孟洲一声招呼,工人们拉来了一车车青菜,又挖了几个池子,把青菜全部青贮了起来;胡萝卜下来了,他又带领工人运到了场院里,用自己设计的打浆机打成浆,冻结在院子里。青贮饲料、胡萝卜浆,加上原有的马粪、菜籽饼,经 刘孟洲按一定比例调和,变成了可口的猪饲料。猪的食欲大增,毛发光亮,体肥膘厚。
春天到了,母猪开始进入产仔季节。在那40多天里,刘孟洲忙得不亦乐乎。因为70%左右的母猪都在夜间产仔,他干脆就在猪圈里给母猪接生。渴了,喝一口凉开水;饿了,抓过馒头啃一口,全然不顾双手刚刚接生过仔猪。
一次,在猪圈忙乎了一整夜的刘孟洲拖着疲备的身体回到宿舍,刚刚合上眼,一位工人跑进屋子,说一头猪难产。刘孟洲跑到猪圈一看,母猪已趴卧在地,奄奄一息。刘孟洲来不及穿上工作衣,就趴在满是猪粪的地上,将手伸进猪体内,把小仔猪一头一头地掏了出来。母猪、仔猪双双报平安,刘孟洲从此也得了个“猪妇科主任”的雅号。
这一年,养猪场迎来了建场以来的第一个丰收年。仔猪产量比过去大幅度增长,成活率也比过去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养猪场有了起色,但精料问题一直困扰着刘孟洲。他将目光投向了遍地生长的沙枣树,采来沙枣化验,进行小范围喂养试验。恰在此时,省农科院接到了林业部关于沙枣经济利用价值研究的课题,他听到这一消息如获至宝,跑到院领导跟前,把这个项目争取下来。经过一年多的对比试验,肉质和脂肪完全合格,可代替粮食40%。
欣喜若狂的刘孟洲背起一片猪肉到林业部报喜,林业部工作人员被这位来自大西北的青年人所感染,立即组织专家进行鉴定,迅速将这项成果推广到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刘孟洲的第一篇论文《木本饲料———沙枣喂猪试验》也在权威杂志《中国畜牧》上发表了。二沙枣喂猪试验的成功为刘孟洲带来了不小的声誉,此后,接二连三在权威杂志发表的很有见地的论文,使这位只有26岁的年轻人受到全国同行的关注。
学术研讨会的邀请函飞来了,养猪企业的请柬送到了案头。外出交流、考察,使刘孟洲掌握了全国养猪业的动态,见识了苏联大白猪、英国巴克夏、丹麦长白猪等世界名猪的“风采”,一个大胆的设想由此产生了:引进名猪品种,杂交改良当地土种猪,培育出本土的猪品种。
他远上东北,南下江浙,“请”来了苏联大白猪、巴克夏、长白猪。那段时间刘孟洲简直着了魔,白天忙着给猪编号、量体长、称体重、配饲料,晚间则守到半夜才回屋。母猪怀孕了,他又多了一个夜里起床巡视的“毛病”。
一天凌晨,刘孟洲巡视完猪圈回到宿舍,冻得再也无法入睡。当他来到紧邻的煮猪食的房间时,硕大的铁锅引起了他的注意。灶里的火虽然封着,但铁锅余热尚存。他抱来被子,蜷进了铁锅,美美地睡了一觉。从此,大铁锅成了他温暖的床。经过刘孟洲与他的同事艰苦劳动,杂交一代猪诞生了,各类性状优于它的父母;杂交二代“呱呱”坠地,也胜过它的前辈;杂交三代出生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更无法与之相比……
1966年,席卷全国的文革爆发了,军代表说的一句“刘孟洲同志与工人没两样”的话使刘孟洲避免了批斗的厄运。1968年10月,刘孟洲当演员的爱人接到通知,下放靖远水川农村劳动,不许带孩子。爱人没辙了,急招刘孟洲回兰商讨对策。大儿子不到两岁,二儿子只有五个月大,交给别人不放心。最后,刘孟洲一跺脚买了个背篓,把大儿子一背,二儿子一抱,登上了西行的列车。
既要带两个年幼的儿子,又要时时照料小仔猪,刘孟洲可是难上加难啊!后来,牧民放马的办法启示了他。在草地上钉一个橛子,把马用长长的缰绳栓在上面,马既可以大范围吃草,又不会跑丢,这在教科书上有个专用名———“系骝放牧”。不过刘孟洲是将橛子钉在墙上的,拴的是刚刚学步的大儿子。二儿子太小,他就抱到猪圈里,听着孩子的酣睡声为猪接生。
从1963年到1973年的十年中,刘孟洲在农科院养猪场里,经过23个杂交组合试验,终于筛选出了苏联大白猪、长白猪与本地猪杂交的后代———苏长本和长苏本两个系统,并形成了特点突出的群落,为育成新品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73年3月,全国猪育种科研协作会议在兰州举行,刘孟洲的试验受到关注,育种工作被推上议事日程。在省畜牧厅的支持下,定名为“甘肃白猪”的育种项目正式立项,刘孟洲任组长的课题组随之成立。从此,育种工作由他一人孤军奋战,变成了协同作战。育种试验基地也由黄羊镇扩大到了武威、民勤、临夏、陇西等地。他的身份也由猪场的技术员变成了甘肃农业大学的教师。
有了上级的支持,有了同事并肩战斗,“甘肃白猪”的育种工作紧张而有序地向前推进。到1988年金秋,经过对长苏本、苏长本两个系统6个世代的选育杂交,“甘肃白猪”问世了。当年参加鉴定的专家给予这个瘦肉型的新品种很高的评价,认为“该品种及其科学价值,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品种适应于在西北五省区推广。”三甘肃白猪培育成果获得了次年度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不久,刘孟洲也当选全国养猪学会的副理事长。但刘孟洲明白,一项科学研究的成功,不能只看给研究者本人带来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看它能否被社会接受,给社会创造了财富。 1989年,国家向我省下达了用三年时间建设80万头瘦肉型猪生产基地的项目,省上在河西选择了11个县作为基地县,刘孟洲作为我省第一个瘦肉型猪的当家品种———“甘肃白猪”的培育者,毫无争议地担任了技术总指导,负责技术方案的设计实施。与此同时,他担任总工程师的我省第一个工厂化养猪场也在兰州破土动工。他给这个猪场定下的调子是:以工厂生产的方式,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的最新成就,把养猪生产全过程分成配种、妊娠、分娩、保育、肥育五大车间,实行流水式的作业,进行常年均衡生产。 三年过去了。在河西,11个基地县的猪全部实现了良种化,饲养量超过了80万头,其中“甘肃白猪”占到80%以上,项目很快通过了验收,并获得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在兰州,工厂化的养猪场早已投产,猪被源源不断地销往市场。
亲身参与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养猪方式的实践,刘孟洲萌生了新的想法:将两者进行“组装”,闯出中国式养猪产业化模式。他设计出了适合农村工厂化养猪的猪舍———日光节能式猪舍,以及配套设施———母猪分娩床和仔猪保育床,这两项发明均获得了国家专利;研究出了工厂化养猪工程工艺技术;绘出了实现猪产业化生产的蓝图———“工厂+农户”的新型模式。
1993年年底,临泽县新华乡(现已改为镇)党委书记慕名登门造访,请刘孟洲前去指导当地的养猪业。刘孟洲条件很简单:提出的“工作不要报酬,技术上的一切我说了算”,党委书记爽快地答应了。翌年三月,正在承担省“八五”课题的刘孟洲和他的课题组如约赴临泽。两年后48栋猪舍全部建成,新华猪场的年生产规模达到了3万头,成了西北地区最大的工厂化养猪企业。
在这家工厂化的养猪企业,每一栋猪舍就是一个生产车间,流水式作业。肥育生产是交给广大养猪专业户完成的,专业户是猪场的组成部分。这就是刘孟洲提出的“工厂+农户”的养猪产业化模式。刘孟洲创立的养猪产业化新型模式的核心内容为“五统一分”,即“工厂繁殖、分户肥育,实行统一供种,统一饲养标准,统一防疫灭病,统一技术规模,统一组织销售”。
为了完成这一设想,刘孟洲在乡上的鼎力支持下,展开了扎扎实实的培训和指导农户建设标准化的日光节能猪舍活动。他奔南村跑北村,东家进西家出,以致当地农民都认识了这位平易近人的“刘教授”。新华猪场建成了,新华乡农户的一栋栋猪舍也拔地而起,经过轮番培训的养猪骨干讲起工厂化养猪来也是头头是道;“戴的是金耳环(指给猪编号),喝的是自来水,吃的是干拌面(指猪配合饲料)、睡的是钢丝床”。
新华猪场培育的杂交良种猪进入育肥期,这头源源不断地送出场,那头落户到农户实用舒适的猪舍,经过短短的100天的育肥,又集中被销往全国各地的市场。一年,二年,三年……到1989年,新华全乡已有万头以上的猪场6个,千头以上的20多个,百头以上的大户占到全乡总户数的三分之一,养猪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产业。仿佛一夜之间,新华乡成了全省瞩目的明星,“工厂+农户”的新华模式更是被人们津津乐道。各级领导来了,个体户来了,企业老板也慕名而至。
据统计,在上个世纪90年代,经刘孟洲指导在甘肃建起的万头级工厂化养猪场就有33个,加上在新疆、青海、陕西、宁夏四省区建立的11个,总数达到了44个。这44个猪场里都留有刘孟洲的办公室,门口无一例外地挂有“刘教授工作室”的招牌。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近三年累计推广猪种130.42万头,新增利税1.39亿元。”进入上世纪90年代,刘孟洲对已有科研成果的推广搞得惊天动地,新的科研成果也层出不穷:提出了瘦肉型猪生产配套模式,解决了全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建设的品种问题;主持育成了三个“专门化”的瘦肉型猪新品系,完成了甘肃养猪业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任务;主持育成了品质优于国外品种的“华特猪配套系”新品种,后被农业部认定为“十五”期间在全国推广的畜禽品种之一;作为副主编之一的《中国培育猪种》一书,对全国工厂化养猪生产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九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