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猪圈里走出的蛙王

发布时间:2010-03-17  来源:CCTV.com     
摘要:2000年6月下旬,吉林省集安市下起了一场大雨,这对于当地农民于新来说确是场灾难,在雨后的3天,他饲养的30万只林蛙绝大部分都莫名其妙的死掉了。

2000年6月下旬,吉林省集安市下起了一场大雨,这对于当地农民于新来说确是场灾难,在雨后的3天,他饲养的30万只林蛙绝大部分都莫名其妙的死掉了。

  于新:“成水桶地往出捡,第一天心情还不是那么特别难受,寻思着还剩的比较多,等到第三天全部死完了,基本上就像是一盆凉水顺着头就下来了。”

  林蛙又称哈什蚂,广泛地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雌性林蛙含有多种的营养元素,可以食用,从雌性林蛙体内可以提取的林蛙油,是名贵的药材和保健品。对女性保健有着特殊的功效,大约240只的林蛙的成蛙能够提取1公斤的林蛙油。

  集安市科技局计划科科长 韩继忠:“每公斤成蛙现在市场零售价将近200元,如果是林蛙油我们所说的哈什蚂油,每公斤达到4000多元。”

  按照当时的价格计算,于新损失了近30万元。到后来他才明白,2000年的这场雨根本不是场寻常的雨。

  于新:“后来经过实践和各种渠道才了解到一场酸雨把咱们的30万泡汤了,酸雨对林蛙的影响太大了。一场雨下来以后,它就可以得出来一种病,叫红腿病,红腿病传染率非常高。”

  于新所受的打击绝不仅仅是损失30万元钱,更重要的是他花费三年时间精心考察的这个致富项目很可能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

  在2000年以前,这里的林蛙绝大部分都是当地人承包山间溪流进行野外放养,成活率不足千分之五,正因为它成活率低,数量少,所以价格一直居高不下。1997年,于新正在寻找好的致富项目,他偶然得知辽宁省已经有了成功的人工养殖技术,成活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于新想这可是个赚钱的好门路,不能放过,他打算到外省取取经。

  于新的朋友 苏少华:“上过那呢?吉林的临江,辽宁的本溪,清源,凤城。”

  于新:“到了凤城的一家公司考察,也看到林蛙了,所以说心情感到很激动,那么我认准你这个技术我就花钱买。”

  于新的朋友 苏少华:“几页纸就得几百块钱,哪怕你去人家那个养殖基地去看一眼都得几百块钱。”

  于新花了900多元从辽宁凤城买回了人工养殖技术,并且办理了养殖许可证。这技术的要点是把野生林蛙的生活环境搬到家里。

  于新的妻子 张文君:“就是人造的野生环境,在土壤中种得草和树。”

  于新:“这个地方,就是我2000年花10万元钱搞的这么个地方,你看看现在杂草丛生,这边这个地势洼一点的地方当年是个孵化池,6个孵化池,蝌蚪孵化以后从这就上岸了。当时这个蛙上岸以后,你们的脚下地下全都是蛙,都没有下脚的地方,那个时候的心情简直就是太高兴了,就恨养得少怎么不养50万只呢,养50万只是不是可以挣50万块钱了。”

  虽然30万只林蛙都活蹦乱跳的上岸了,但结果正如本片开头所说的因为一场酸雨而导致全军覆没。2000年底正当他准备收手不干了的时候,一个偶然的发现是他又有了信心。

  于新的妻子 张文君:“偶尔发现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仅剩下的几千只林蛙,咱们就想给它换换环境,脱离原来它那个病源区,当时没有地方放,只好拿到屋里那个水泥地上放。结果一打药以后它那个环境就跟土壤的环境不一样了,一打药以后林蛙的腹面就是肚皮下面都可以打到药了,所以就这几千只林蛙就救活了。”

  2001年春天,这仅剩的几千只林蛙在室内成功越冬。

  于新的妻子 张文君:“思维就是一下就跨越了,林蛙不仅是在土壤当中或者是山上,或者是草坪中才能生长。”

  于新看到林蛙在室内活得不错,而在室外一下酸雨必死无疑,他想把林蛙搬到室内就可以避免不利的自然条件对林蛙产生影响,同时室内环境还能使林蛙多吸收些防病害的药,可是到哪去找个合适的室内环境呢,正好邻居家有一个闲置猪圈让于新发现了。

  于新:“2001年的时候,我们就用这个废弃的猪圈搞得试验,把这个四外圈垫上塑料布。”

  猪圈内的水泥池铺上塑料布以后显得干净多了,虽然简陋,但毕竟把林蛙与室外环境隔离了,同时在塑料布上又铺上了一层瓦片,让林蛙能有一个隐蔽的空间,他在水泥池中只放了2万枚蛙卵,不求赚钱,只盼望着它们都能顺利地活到秋天。蝌蚪变态以后,于新把雄性林蛙挑出来干脆扔掉,把身强力壮的雌蛙保留下来,因为它们成活率更高也最值钱。

  于新:“母蛙你看在它这个手上就能看出来,它这个手上没有婚姻垫,公蛙手上就长有婚姻垫,它长得5个大黑疙瘩,这都是母蛙,就能通过这个判断出来,再一个就是通过肚皮,母蛙的肚皮是黄色的,秋天卖母蛙的时候这个100元1斤,公蛙只能卖10元钱,所以从我们养殖来讲不能养殖公蛙。”

  到了秋天于新的林蛙有90%都顺利的活下来了,于新没想到买来了的技术不成功,自己在一个破猪圈里却把林蛙养成功了。

  于新:“当年咱们就回来1万多块钱的本钱,就觉得这个事业咱们走这个道走对了,就是说咱们看到看得没错。”

  于新认为自己的养殖技术已经成功了,2002年,于新把赚得1万元钱全部都压上去了,他模仿猪圈的环境建了2栋大棚,每栋大棚里建了20个水泥池,放了10万只蛙卵,可到了秋天活下来的又不到5%。两年都是在室内环境养殖,为什么差距就这么大呢?经过反复对比,他发现自己水泥池内的瓦片坏了事。

  于新:“这个瓦你看很明显,这蛙在瓦地下,它愿意在这个阴凉的地方趴着,蛙密度高,你看瓦都是一块挨着一块,我打药只能打到瓦上,你打不到蛙体上,所以你打这个药大部分也是白打。”
  上一年在废猪圈养殖林蛙的数量少,发病几率低,所以蛙池内铺的瓦片没有给蛙病防治带来影响。于新还发现自己新盖的大棚,没有像原来在废猪圈养殖那样在水泥池内铺上塑料布。没想到这一小小的疏忽也成了一大败笔。

  于新:“这个水泥地不是挺干净的吗,是啊你看这水泥地挺干净,你用手摸呢它就像锉似的,这个它非常磨,你看蛙这个皮肤呢,它来回蹦来回走,容易把它前边的小爪碰破,破了以后细菌就进去,进去就发病,一发病它容易发传染病,传染病就一个传一个。”

  于新又一次栽倒在蛙的病害防治上,林蛙养了三年赔了三年,他还不死心,因为毕竟以前曾经成功过,他把水泥池重新铺上了塑料布,但瓦片的问题怎么解决呢?因为林蛙的生长必须有遮蔽物。

  于新:“它这个习性永远也改变不了,你在一点遮蔽物都没有的情况下它就聚堆了,一个压一个这个时候它就要发病了。”

  把用做遮蔽物的瓦片替换掉成了耽误之急,一次于新发现邻居家堆了很多玉米秸秆,一下子就来了灵感。

  于新:“它有两大特点,一个是它表面光滑,它不刮蛙的四肢,它就不引起病。”

  于新看中玉米秸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玉米秸秆的价格低廉基本上不算什么成本。

  于新:“要是从农村来讲,家家都有苞米地,这个杆都是喂牛,或者把它烧火了,收这么一根三分钱。”

  于新经过计算,铺上玉米秸秆花费不过100元,这个办法果然见效。2003年,他养殖的10多万只林蛙绝大部分都活了下来,邻村的姚志宏看到于新养殖林蛙成功了也模仿起于新建了一栋养殖大棚。

  集安市热闹乡文字村村民 姚志宏:“本身我们生活在这个地方山上就有野生的林蛙,野生的林蛙现在越来越少了,寻思人工养殖林蛙也是个挣钱的道,这个就是当年回本钱,第二年就是见效益,特别是我几年再孵化点蝌蚪的话这全都是净赚的了。”

  慢慢地周围的村民中有许多人都学会了于新的养殖技术,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林蛙销售,他所在的集安市是长白山区著名的旅游城市,外地人到集安旅游总是要尝一尝这个当地的特产,所以饭店的采购量特别大。

  饭店经理:“到咱们饭店来吃林蛙的人多吗?吃得人多,凡是外地来的客人,和本地的人买点林蛙都吃了。像我们这个酒店一年采购量需要4,5千斤,或七八千斤,做好了我们这个一斤就是180元钱,收购是120到130元。”

  2003年,于新把10万只林蛙全部卖给了本地的饭店,净赚11万元,他成了当地第一个靠人工养殖林蛙赚钱的人,名气越来越大,不久一个姓王的土特产品经销商主动找上门来。

  土特产品经销商 王立伟:“外地到这收购土特产的人特别多,来了以后吧都找我,我也是个中间商,我也是各地收,看谁家好就上谁家定,产量多啊,他毕竟有货源,我需要大量的货他能供应上我,这是最主要的。”

  从此于新开始给王老板供货,通过王老板于新把林蛙销售到了周边市县。2005年夏,当记者来采访时王老板又来了。

  现在于新饲养林蛙成活率已经达到了95%以上,这为他每年都会带来15万元的利润,他还想着继续扩大养殖,自己积累资金开发林蛙的深加工。
 

打印 责任编辑:小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