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记者在吉林省公主岭市采访,因为过去的一年,吉林省公主岭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820元。当地领导说,这几年公主岭农村出现了一批依靠科技、依靠智慧致富的典型,他们有文化、懂技术、敢实践、善于把握市场,可以说是新型农民的代表,希望记者能够采写这样的农民典型。
新农村建设要靠新农民,新农民该是什么样儿?农民和基层干部认定的新农民在想什么、做什么又怎么做,带着问题也怀着好奇,记者来到吉林省公主岭市朝阳坡镇大房泶辶??村),找到乔国海,这位公主岭市推荐的一位新农民代表。
45岁的乔国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能手,既是村里的蔬菜专家,也是村里的果树专家,2005年他靠着两垧地收入了4万多元。记者到村里去的时候,他正在果树林里教人剪枝。
“找他?”乔国海的妻子一撇嘴对记者说,“大白天,如果不是吃饭的空当,家里见不着他。"
去哪里了?在蔬菜大棚吧,或者在果树林里,要不骑着摩托到镇上卖菜去了,再不就是到镇里买化肥种子啥的了。记者只好到地里去找他,他正在别人家的果园里教人剪枝。
“一个种地的人,要是对庄稼不热乎点,还种啥地呀?人勤地不懒嘛!”乔国海有点憨憨地一笑。
乔国海说这话的时间,是3月10日下午。这一天,一场突起的风沙把刚刚回暖一些的气温又刮到零下10摄氏度。在这样的天气,记者走路得两手捂着耳朵,可在地里剪枝的乔国海全然不觉得冷。
要想致富?
先得下力气种地
“要想致富?先得下力气种地。”乔国海说。45岁的他,永远都穿着那件蓝色的上衣,又紧巴巴地扣着扣子,看上去还是通常印象中的“农民”模样,好像整天就知道埋头苦巴巴地干活呢。
但与他一接触,就发现这是一个脑子很“灵光”的人。这种“灵光”,不是在他的外表上。他是那种外表有些憨厚而做事很用心、很善于琢磨的人。比如同样是种果树苗,别人栽到地里去就完事了,可他见到村北的大田毫无遮挡,担心小树苗经不住冬天的大风,就把自己的树苗种到村南的地里了。结果2000年的冬天公主岭市奇冷,种在村北的树苗差不多都被冻死了,而村南的树苗因为有房子挡着,活下来许多。
这件事,是乔国海的母亲说的。他母亲说,“国海种地可精着啦。”乔国海的母亲已经78岁,有5个儿子,因为这个儿子“会种地”,老人就把自己的那份“口粮田”带了过来,跟着“会种地”的国海养老。
东北的土地很肥沃,尤其是公主岭这样很有历史的“粮仓”,曾经连续10年坐拥“第一产粮大县”的位置。乔国海说,自己所以“会种地”,就是在这块土地上练出来的。不过,乔国海种地,并不单单只会种苞米。“吉林人都会种苞米,”乔国海话一出口就笑了起来。他的言下之意,只会种苞米对他乔国海算不得特别的“功夫”。
乔国海种苞米之外还有一套种菜的“功夫”。乔国海种菜有20多年了。大房身村离公主岭市、朝阳坡镇都很近,蔬菜好卖,村民大多有种菜的习惯。乔国海的菜种得好,所以买主也多,有很多买主都是先一天晚上电话向他订购,第二天早上乔国海再用车拉到镇上或者市里,先是自行车拉,后来又改了摩托车。“都不用等,拉了菜去就能换钱,冬天都不觉得冷了。”乔国海说起这很高兴。
乔国海的菜都是自己育苗。育苗是个技术活,还是个累活,许多人干不来。“我就喜欢琢磨。”乔国海说起育苗的事很随意。记者第一次见到乔国海就是在他的蔬菜棚里。那是2004年2月18日,许多人还在家“猫冬”,可乔国海侍弄的茄子苗已经绿油油的了。他说冬天育苗得小心再小心,不然菜苗就冻死了。为了这,育苗时他很少睡觉,每晚6点至10点都得给大棚烧火加温,凌晨3点至5点还要起床再烧一次。“比伺候月子都不轻松。”
除了种菜,乔国海种果树也是村里的行家。本来大房身村没有什么果树,但几年前村里的老书记从外地引进了苹果梨号召大家种,起先大家不懂,不敢种;乔国海读过高中,又好琢磨,就跟着书记种上了。有事没事他就到地里看看,一来二去,对苹果梨就很熟悉了,剪枝啦、上肥啦、治病啦都是自己动手。苹果梨最快也得5年结果,没结果的几年乔国海就在树下套种蔬菜,后来发现这方法还很好,既给果树肥了地,又没浪费地。
现在,大房身村的苹果梨在结果的头几年都整上了果菜套种。“这叫以短养长。”乔国海给它起了个名字。
想种好地?
就得当个巧把式
“怎么种好地?”乔国海说,“就得当个巧把式”。什么是“巧把式”?他说,“就是搞结构调整嘛。”本来乔国海对“结构调整”这词很陌生,但村里的老书记对大伙说这话已经好多年,加上镇里、市里也总在这么宣传,“小孩都知道结构调整咋回事了。”乔国海说。
但小孩子都知道的“结构调整”到了庄稼人的手上就成了两回事。乔国海很佩服的村支书常国祥当年为了让村民种苹果梨,在村里开动员大会就有18次,而且要求想当村干部的人都得先种上苹果梨才够资格。费了老大的精力,大房身村的苹果梨总算种上了。现在苹果梨赚钱了,“大家也都知道结构调整的好处了。”常国祥现在说起苹果梨的事还很有感触。
不过话是这样说,其实乔国海种地一直就有自己的讲究。乔国海说自己现在论收入在村里可以算得“上等户”,这“上等户”的收入差不多就是结构调整给“调”出来的。
乔国海一家4口人共有两垧地。两垧地中,他种了9亩地的苹果梨。苹果梨好卖,价钱好,但乔国海说,不能把地全种上苹果梨了,“万一卖不动,风险就太大了”。这样在全村种果树最兴奋的年头,他还是把最大的份额留给了苞米地,种了11亩苞米。“现在苞米价钱不差,还有粮食补贴,上面鼓励,说啥也能保底。”乔国海对政策很清楚。
有了苹果梨、有了苞米,乔国海还种了3亩地的蔬菜。本来种蔬菜他特在行,但种蔬菜太耗费精力。记者第一次采访他时见到的蔬菜大棚已经不见了,他说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就没弄了。“不过蔬菜也不能不种,只是不能多种。”他的理由,一是自己得吃蔬菜,既吃着放心,也不用多出钱;二是蔬菜可以随时摘了卖钱,手头就活泛多了。去年,他的苹果梨卖了2万多元,蔬菜零打碎敲也卖了3000多元,加上养1头母猪赚的钱,杂七杂八的他已经有3万元左右的进项。
此外,乔国海打下的近2万斤苞米还囤在院里没有出手,如果卖完,估计怎么也得1万元以上。为什么没卖?乔国海有自己的判断:现在吉林的苞米各地都抢着要,“公主岭本地有搞加工的企业、有养猪养牛的企业,还有公主岭以外的那么多企业,谁都要公主岭苞米呀!等到今年五六月份新老苞米接不上茬时价钱肯定会上涨一些,每斤卖6毛钱问题应该不大。”乔国海一板一眼地给记者分析。
这样一来,乔国海一年的收入加在一起已经接近5万元。这个收入即使在大房身村也是很好的了。去年大房身村的人均收入6000多元,比公主岭市4820元的农民人均收入高出1000多元。连他母亲在内,乔国海家的人均收入超过了1万元。“两垧地,要是不会整的话肯定挣不到这个数。”乔国海谈到这点时显得很自豪。
未来做什么?
做个农民就挺好
问乔国海未来有什么想法,他想了想说,觉得像自己目前这样,做个实实在在的农民就挺好。为什么?他说,“没听中央说么,要建设新农村。”
除了会种地,乔国海说自己好像没有别的爱好。他不抽烟,也不玩牌,即使冬天最冷的日子,他妻子、女儿和姑爷陪着母亲在炕上玩牌啥的,他也是坐在炕上看电视。而且他看电视也不看点别的,就看看吉林电视台的“乡村世纪”栏目。他说那里面有很多对他有用的东西。
看电视之外,乔国海还喜欢看看书。
乔国海是个高中生,在村里,这个年龄的他已经算是“有学问”的了。但乔国海似乎没有把这个作为自己的“能耐”,他觉得自己“能耐”倒是有一点,但不是靠高中学历得到的。靠什么呢?乔国海回答说就是靠“边干边学”。
乔国海说自己是一个爱学习的人。
他的学习很具体,除了从电视里学些东西,镇里、村里为了帮助村民种果树、蔬菜请人来办培训班的时候,乔国海只要知道了肯定参加,他说当年读高中也没有这么认真地记过笔记,现在是逢会必记。过后就用笔记本对着地里的果树蔬菜比较,看看自己的判断在哪里有问题。“反正我不爱干别的,有的是时间。”
这种理念,乔国海用自己的方式转化到了孩子身上。乔国海的儿子今年16岁了,在公主岭市一所封闭学校读初二,这在大房身村是第一个。当时一年得花6000多元,现在一年的开销涨到了7000元,成了家里最大的支出。村里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但乔国海觉得自己现在有果树有苞米还有蔬菜,种地不用愁,过日子还是很轻松的。况且现在政策越来越好,“这几天‘两会’不都在说农村的事吗,像我这样踏踏实实做个农民就挺好了。”乔国海淡淡地笑着说。
用智慧耕耘土地
发布时间:2007-11-12 来源:广西智能农业信息网
摘要:3月,记者在吉林省公主岭市采访,因为过去的一年,吉林省公主岭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820元。当地领导说,这几年公主岭农村出现了一批依靠科技、依靠智慧致富的典型,他们有文化、懂技术、敢实践、善于把握市场,可以说是新型农民的代表,希望记者能够采写这样的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其他人正在看……
- ·吉林榆树:“红提子”让后沟村富了
- ·吉林靖宇县科技助农增收致富
- ·吉林辽源市西安区:大学生村官的致富梦想
- ·吉林铁西:“致富桥”诞生记
- ·从“创业明星”到致富带头人
- ·农村致富带头人 农户眼中“养猪大王”
- ·吉林德惠市富宁村:孙国占栽烟
- ·吉林长白镇民主村:马铃薯铺就致富路
- ·李志刚:“红果村”的带头人
- ·吉林省农民人均园艺特产收入接近2000元
- ·吉林长春:27岁女大学生自主创业当“豆腐西施”
- ·吉林柳河县烧锅村:放弃省城“大买卖”回村带村
- ·吉林蛟河市:小地瓜开拓大财路
- ·家庭农场主李虎春:种富硒苹果 率农民增收
- ·吉林通榆县鸿兴镇党员干部引领农民创业致富
- ·带领乡亲创业致富的女能人
- ·兴企裕村――记乾安县严字乡君字村党总支书记杨
- ·苹果村的“财富密码”――珲春市孟岭村支书李虎
- ·吉林:洪水之后的丰收——大安市抗灾保粮增产增
- ·辛勤换得稻米香――记集安市信源米业农民专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