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县猴场乡煤冲村草子冲组斗篷山俗称普定屋脊,可见山之高,地之偏。
但自2014年9月以来,在赵高伦、罗福清、罗福春、罗福坤、罗长发五名返乡创业人的带动下,煤冲村已经成为了蛋鸡养殖的沃土,五名返乡人员创立的普定县丰盛种养植专业合作社占地30亩,现存栏蛋鸡4.8万羽,年产蛋1500万枚,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产品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远销桂林、柳州、深圳等地。
2月11日,伴随着新春欢腾的气息,记者来到丰盛种养植专业合作社,在蛋鸡养殖大棚里,看到自动化上料系统正在给蛋鸡添加饲料,自动化的清粪系统正在清理粪便,蛋架上不断有鸡蛋滚出来……一副现代企业的发展景象。合作社负责人赵高伦边操控上料系统,边向记者介绍,给1.2万羽蛋鸡上一次料,一台自动上料系统10分钟就能完成,相当于4个人1个半小时的工作量。
由于蛋鸡养殖是一项停不下来的工作,赵高伦等合作社负责人和基地所有工人在过年期间一直忙碌着,即使是大年三十,他们仍然忙于加工饲料、喂料、捡蛋、清粪等工作,团圆饭都只能换着班去吃。
创业:返乡农民工的家乡情结
早在赵高伦高中毕业时,他就开始接触鸡蛋经营,在四川省打拼的三年中,就是专门从四川发鸡蛋销往贵州。
从蛋鸡经营中发现了巨大的商机后,赵高伦毅然回到平坝区与亲戚发展蛋鸡养殖,实现了鸡蛋的自产自销,获得了更多的利润。在此期间,赵高伦所在的养殖场聘请了贵州大学农学院退休老教授前来传授蛋鸡养殖技术。他就跟着老教授学艺三年,为自身打下了扎实的蛋鸡养殖技术根基。
通过在平坝创业八年,赵高伦成了资深的蛋鸡养殖人及鸡蛋经营者,加上多年以来走南闯北积累的资金、技术和市场资源,使他的事业干得风生水起。
如何想到要来地处偏远,交通相对不便的草子冲斗篷山创业?
“我是猴场人!”一句话完全解除了记者所有的疑惑。
是啊!甜不甜都是家乡水,亲不亲都是故乡人!家乡情结让赵高伦等五名在外打拼多年的猴场人团结到一起,把蛋鸡养殖产业搬进大山,带领群众共同打响一场反贫困的战争。
“选择在猴场发展蛋鸡养殖,除了要帮助家乡群众发展的主要原因外,还因为猴场生态植被完好,无污染,空气质量优良。”赵高伦说道,“现在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走绿色无公害的食品发展之路,产品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赵高伦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丰盛合作社是用玉米自己加工成饲料,纯粮食喂养产出的鸡蛋很受市场欢迎。目前,该合作社正在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责人赵高伦(左一)和工人正在捡蛋
发展:党委政府一路相伴
“我们是凭着一股热情来到这里创业的,有很多事情考虑不是很周全。创业之初,养殖基地当时还是一片荒凉的不毛之地,我们五个发起人共同筹资了1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计划用这些钱购买设备和建设养殖大棚。但平整场地和修建道路等基础设施的费用预算不到位。猴场乡党委政府得知我们的困难后,积极给予我们帮组,出资帮助我们平整了场地和修建道路。”谈起基地的发展,赵高伦不忘猴场乡的鼎力支持。
就这样,基地在五名返乡创业人的共同努力下,在猴场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建了起来,养殖规模一步步扩大。但随着基地的进一步壮大,又带来了新的发展问题--缺水!猴场乡了解该情况后,积极向普定县相关部门请求帮助。最后,通过县乡的倾力帮助,养殖基地水的问题得以解决。
2016年上半年,普定县出台了“三台三路”特惠贷政策,丰盛种养植专业合作社立即搭乘了这项惠民政策的东风,吸纳了45户贫困户150万元特惠贷资金入股,与贫困农户实现利益联结,将养殖规模一举扩大到4.8万羽。根据测算,45户贫困户通过年终股金分红,人均获得1700元,有效发挥特惠贷资金的作用,实现贫困农户增收、企业扩建增效的双重效应。
自动化的上料系统正在给蛋鸡添加饲料
扶贫:多渠道带领群众致富
在煤冲村,说起罗福举家的情况,大家都会摇着头叹息。罗福举不能说话,妻子出走了很多年,有一个21岁的儿子属于智障残疾。父子俩几乎无发展产业的能力,只能靠低保金维持生活。
但自从丰盛种养植专业合作社蛋鸡养殖基地建起来后,罗福举父子俩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合作社吸纳了罗福举到基地就业,每月工资2200元,儿子也跟随他到基地生活,便于照顾。
记者见到罗福举时,他真正从车上搬玉米下车,虽然不能用言语表达,但从他卖力干活的样子,可知他十分珍惜这份工作。
合作社通过采取“公司+农户,大户带小户,集中户带散户”的运作模式,现已带动发展下属养殖场10余户,养殖蛋鸡达8万羽,解决就业人口40余人。赵高伦等5人的丰盛种养植专业合作社蛋鸡养殖基地现有固定工人10余人,年临时用工2000人(次),年发放务工工资40余万元。
通过发展蛋鸡养殖,不仅解决了煤冲村很多贫困户和农户的就业和创业,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同时还在当地形成系列产业链,特别是带动了粮食作物、蔬菜、果树的种植和运输、饲料加工等产业的发展,有效拓宽了当地群众的创业门路。
处在创业之中的丰盛种养植专业合作社虽然年产值达千万元以上,但他们并没有满足现有的规模,正在边生产边建设,将上一年的盈利用于下一年的扩建之中,2017年可达到8万羽的养殖规模。通过做大规模,做优品牌,带动更多的群众共同走上养殖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