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甘肃兰州精准扶贫:特色产业成百姓致富“金钥匙”

发布时间:2016-01-22  来源:新农网
摘要:冬日的南部二阴山区永远是单调的“颜色”——茫茫白雪盖住黄土盖不住青松。1月11日,记者再次来到去年全市91个脱贫村中“变化”最大的榆中县马坡乡 太平沟村。“近两年靠着蔬菜种植,家里房子翻新了,旧的农用车也换成了新的,还用上了太阳能的卫生间,我还是蔬菜种植科

榆中甘草店镇马铃薯基地工人们正在机械化分拣洋芋。

榆中甘草店镇马铃薯基地工人们正在机械化分拣洋芋。

甘肃兰州精准扶贫:特色产业成百姓致富“金钥匙”

  产业培育篇

   冬日的南部二阴山区永远是单调的“颜色”——茫茫白雪盖住黄土盖不住青松。1月11日,记者再次来到去年全市91个脱贫村中“变化”最大的榆中县马坡乡 太平沟村。“近两年靠着蔬菜种植,家里房子翻新了,旧的农用车也换成了新的,还用上了太阳能的卫生间,我还是蔬菜种植科技示范户,明年还要扩大规模呢。” 说起2015年收成时,太平沟村赵希雄笑得合不拢嘴的告诉记者,去年扩大种植的5亩蔬菜卖了4.8万元!他说,每年这个时间是他们最开心的,因为菜都卖了 好价钱,口袋都变鼓了。

  永登县通远乡临坪村的马文玉在春节来临之际更是高兴异常:“羊年,我沾羊气发了‘羊 财’。希望新的一年里收入更多些,早日过上小康生活。”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有着养羊传统的临平村村民正发着“羊财”奔小康,马文玉就是他们中的一个。该 村位于永登县西部,共有733户人家,平均海拔2600米,常年干旱少雨,种植业基础条件薄弱。和马文玉一样,羊产业成为大伙告别贫困走向富裕的法宝。

  自“双联帮扶”行动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发展产业助农增收”做为脱贫致富的突破口,全力以赴深化

  拓展“1236”扶贫攻坚行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通过帮扶,目前,我市300个贫困村都有了不同程度、因地制宜发展了自己的支柱致富产业,榆中北山中药材、南山冷凉型蔬菜,永登西北片特色养殖等产业 基地初步形成。围绕特色农产品,一批深加工企业正在落地,贫困山区出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好势头,农民通过就地打工,收入大幅增加,观念也在日益 更新。”市委农工办主任朱宗诚坦言,富民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

  富民产业“特别”给力

   自精准扶贫行动开展以来,榆中县根据南、北山区的地理和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以全膜玉米、脱毒 马铃薯为主的旱作农业;以牛、羊为主的舍饲养殖业;以北部干旱山区种植中药材、百合,南部二阴山区种植冷凉型蔬菜为主的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了“一乡一 业”、“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新格局,初步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精细化、标准化。

  同时,记者从皋兰县政府 了解到,在富民产业培育方面,皋兰以项目为抓手,重点通过培育兰州白兰瓜首位产业,高原夏菜、旱砂西瓜、红砂洋芋等三大主导产业和草食畜优势产业,加快实 现露地向设施、一茬向多茬、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散养向舍饲养殖或养殖小区的“五个转变”,促农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农业富民增长极。

   据了解,2015年是实现全市稳定脱贫的攻坚之年,按照精准到村到户的要求,市农委在实现稳定脱贫的91个贫困村,组织完成种植冷凉型高原夏菜2.47 万亩、百合0.7万亩、中药材1.9万亩、玫瑰0.54万亩、马铃薯8万亩、地膜玉米6.58万亩,养殖肉羊21.3万只、生猪3.45万头。其中:蔬菜 产业,主要在武胜驿三庄村、向阳村,民乐卜洞村,马坡上庄村、马滩村,新营八门寺、红土坡、刘家湾等脱贫村,推广高原夏菜全膜双垄三沟栽培技术,建立蔬菜 品种试验、示范点,开展绿色防控等作物植保统防统治工程,完成种植冷凉型蔬菜2.47万亩,贫困农户人均从种植蔬菜产业中获得收入940元。玫瑰产业,主 要在红城野泉村、上川苗联村等脱贫村,建设高效、高产、高标准的种植示范基地,对相对集中连片的标准化示范基地进行扶持,种植玫瑰5350亩,贫困农户人 均从种植玫瑰产业中获得收入190元。百合产业,重点在园子岔乡万羊、金营,银山乡斜路屲、旋马滩,马坡乡太平沟,新营乡刘家湾村等脱贫村,建立1至2个 百亩繁育母籽基地,创建百合种植标准园,并对规模标准园进行扶持,完成种植百合7018亩,贫困农户人均从种植百合产业中获得收入228元。中药材产业, 重点在园子岔万羊、金营,中连川鞑靼窑、陡泉湾,韦营黄家岔,武胜驿石家滩等脱贫村,建立1至2个相对集中连片的标准化种植基地,建立1至2个中药材新品 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基地,完成种植中药材种植1.9万亩,贫困农户人均从种植中药材产业中获得收入218元。马铃薯产业,重点在中连川乡、武胜驿镇、 民乐乡等脱贫乡镇马铃薯重要种植村,建立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示范点,完成种植马铃薯8万亩,贫困农户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收入487元。地膜玉米产业,重 点整合省、市双垄沟播技术补助地膜向91个脱贫村倾斜,完成种植地膜玉米6.6万亩,贫困农户人均从地膜玉米产业中获得收入267元。肉羊产业,重点在榆 中龙泉、韦营、中连川、贡井、哈岘、上花岔、园子岔、清水驿、甘草店、高崖;永登民乐、武胜驿、坪城、上川、七山、通远等乡镇新改扩建30个肉羊养殖场, 完成肉羊饲养量21.3万只,贫困农户人均从肉羊产业中获得收入350元。生猪产业,重点在永登河桥、大同,榆中青城、三角城等乡镇,新改扩建5个年出栏 5000头以上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完成生猪养殖3.45万头,贫困户人均从生猪产业中获得收入155元。

  组织引领“富了”农民

   一年多来,榆中县联扶办引导、支持各乡镇贫困村,鼓励贫困村和贫困户组建各类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使各种社团组织切实发挥了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极大提高了贫困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抵御生产风险、市场风险的能力。去年11月2日,记者在金崖镇大耳朵村高沿坪农村社区看到,由市公安局第一联扶 小组——市公安局办公室、金湾治安分局和金崖镇政府在2014至2015年“双联”行动和扶贫攻坚行动中共同出资捐物建设的、以肉羊养殖与销售为主业的生 态养殖场已是圈暖羊欢。

  永登县龙泉寺镇瑞芝村,农民曹延富依托靠近兰州中川飞机场和兰新铁路、312国道等 优势,流转土地300多亩,带动村上的贫困户种植豆苗、荷兰豆、甜脆豆、香菜等精细蔬菜,成立了永登富源特菜专业合作社,经过滚动发展合作社成员达560 多人。向北京、广州等蔬菜市场输送安全放心的新鲜蔬菜数百吨,村上的贫困户成为合作社的主要成员和受益者,他们依靠合作社种植精细蔬菜增加收入,盖起了新 房,买上了农用车,日子过得蛮幸福的。永登富源特菜专业合作社是永登县众多“龙头”企业带动脱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永登县共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52家, 建成高原夏菜冷藏储存库43座,年冷藏储运蔬菜11万吨。新建永登回乡妹农业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带动了全县高原夏菜的规模发展,引进甘肃昊业 九香农牧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项目,带动了中药材产业的深度发展。

  据悉,为了充分发挥组织在 双联帮扶中的引领作用,今后市委、市政府将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选择一批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家庭 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予以重点培育,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到2020年,扶持创建200个龙头企业,加工量突破360万吨,加工产值突破100亿 元,带动本市70%以上的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在一些龙头企业中择优培育3家以上在主板、中小板或新三板证券交易市场上市;从打造兰州强势农产 品品牌的角度出发,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整合物流资源,扶持创建500家示范性农民合作社,为农民开展各种规模的种养业和加工业,提供生产、营 销、资金、信息、技术、培训等服务;全市按三步走的发展思路,对目前已经具备家庭农场的申报条件的,鼓励引导尽快进行工商登记注册,实行法人或生产经营管 理,争取到2020年全市家庭农场发展到300家,重点培育市级以上规范家庭农场100家,创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0家以上。同时,再辅导一批,再储备一 排,引导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走向规模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生产发展之路。

  园区培育新型“主体”

   “在农业产业发展中,我们因地制宜,确定了北部山区、川东乡镇、川西乡镇、南部山区四个区域共同发展的战略。”采访中,榆中县农业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榆中,通过产业发展增收致富的农民、农村很多。榆中县按照南部二阴山区、北部干旱山区、中部川塬河谷区三大地域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积极培育地方优势 主导产业。在南部二阴山区推广种植冷凉型蔬菜,北部干旱山区推广种植双垄沟地膜玉米、洋芋、中草药和百合,中部川塬河谷区推广种植高原夏菜,切实把农业优 势产业打造成精准扶贫的支柱产业。去年以来,共投资1554万元,扶持贫困户发展蔬菜、双垄沟玉米、洋芋、中药材、百合、养猪、养牛、养羊、养鸡等12个 产业,贫困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进一步加快。

  思路决定出路。近年来,永登县立足实际,把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 深度融合,按照“突出特色、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形成了苦水玫瑰、红提葡萄、高原夏菜、马铃薯、中药材、双垄沟播玉米以及鲑鳟鱼、肉羊养殖等种养殖特色 富民产业,推动“互联网+”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玫瑰川”、“葡萄沟”、“高原夏菜绿色长廊”、“七山肉羊天然牧场”等农牧业基地,做大做强区 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业,提升了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档次。“苦水玫瑰”,“一月红提”、“金嘴娃娃菜”等农产品走俏国内外市场,成为永登县独有的优势 产业和促农增收的优质品牌。2015年底,永登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来自玫瑰产业,1.6%来自红提葡萄产业,9.6%来自高原夏菜产业。

   “近两年我市依托现有的农业示范区和发展基础较好的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园区、生态农业园区、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园区等,通过集聚产业要 素,完善基础设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建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市农委主任韦青祥告诉记者,目前全市新型农业园区已达21 个。依托高原夏菜、玫瑰、百合、中药材及畜禽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在榆中川区、永登庄浪河和兰州新区创建3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示范园区。依托现有蔬菜、 特色作物种植示范区和基础较好的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园区、生态农业园区、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园区等,创建榆中县川水地区国家级绿色蔬菜现 代农业综合示范区,打造绿色蔬菜品牌,提升兰州高原夏菜品牌知名度。同时,在全市有条件的县区建成7个覆盖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区域特色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 园,逐步形成以区域性示范区为引领,以特色示范园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依托现有养殖基础较好、饲草料充足、发展潜力较大的养殖优势区域,通过集聚 产业要素,完善基础设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打造优势特色品牌,建成永登通远盛源、城关和悦、龙泉寺紫鑫,榆中三角城稼鸿,红古平安鑫源等年出栏万只以上 肉羊,具备“甘草羊”、“七山羊”、“杜湖羊”等名优市场品牌的5个肉羊产业园区;建成榆中三角城庄园乳业、皋兰黑石川华清牧业、红古花庄荷斯坦奶牛中心 等存栏3000头以上高产奶牛,集良种奶牛繁育养殖、大型乳品加工、优质牧草种植、养殖场废物综合利用和现代高新生态农业观光为一体的3个奶牛产业示范园 区;建成永登龙泉寺万荣、榆中三角城牧鑫等2个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生猪产业园区。

市纪委驻村干部沟林在武胜驿镇帮助农民装菜。冷凉型蔬菜已经成了永登县支柱产业。

市纪委驻村干部沟林在武胜驿镇帮助农民装菜。冷凉型蔬菜已经成了永登县支柱产业。

  总体目标

   《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00元以上,全市建成3个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建设200个优势特色产业基 地;创建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500家;创建市级以上家庭农场达到300家左右;创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0家以上。全市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达到110 万亩,百合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玫瑰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全市肉羊养殖量达到161万只,生猪饲养量达到117万头。蔬 菜、百合、玫瑰、中药材等特色经济贡献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00元以上。

  工作重点

   《方案》指出,2015年,全市实现91个贫困村的稳定脱贫任务,实现整体脱贫,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035元,其中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 入达到6500元以上。全市建设30个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创建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50家;创建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50家;创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0家。 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97万亩,新增3.5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新增4万亩以上;玫瑰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百合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以 上,推广马铃薯种植面积55万亩,完成地膜玉米50万亩。全市肉羊饲养量达到106万只,净增10万只,生猪饲养量达到81.8万头,净增4.5万头。蔬 菜、百合、玫瑰、中药材等特色经济贡献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0元以上。

  记者感言输血变造血百姓心里乐

  榆中甘草马铃薯销售“火翻天”、永登中堡鸡鹅羊相逐“抢食忙”、皋兰什川旱砂瓜遍布“金城巷”、兰州高原夏菜抢滩“国内外”……一个个品牌、一张张笑脸,兰州特色产业如今真正成了百姓致富奔小康的基石垒土。

   长期以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是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面对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开发任务繁重的 突出问题,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培育富民产业、增强“造血”功能作为双联工作和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指导帮助贫困群众因地制宜,精心培育旱作农业、高原夏 菜、中药材、百合、草食畜牧等富民增收产业,强化贫困户增收的主渠道,增加农民在种养业方面的收入。特别是2015年以来,我市通过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 贫,利用富民产业的精准发力深入落实《兰州市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层层靠实工作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充分利用精准扶贫贷款,全力推进“富民产业培育”计 划,预计有12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将降到2%以下,兰州市实现整体脱贫。

  然而贫困户要脱贫,靠党委、政府给钱给物等输血式帮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多年的实践证明,只有把贫困地区多元富民产业真正培育起来,贫困地区才能真正具备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才能如期实现真正脱贫。正如有专家所说:“产业是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的希望。”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