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因为我觉得这事不可能就何总一个人想到。
何华先的同行谭醒南:有人想到,但是成活率不高。基本上打过去的鱼,活的很少。
要想让鱼坐上火车运出去,就要延长鱼在运输过程中存活时间。何华先开始了一场带着鱼跟时间赛跑的试验。
何华先:三种不同的温度。你看不同的温度,鱼不同的状态,我们现在就是让它,你看这个鱼就活跃一点。
记者:这个鱼感觉还是可以扑腾的。
何华先:对,这个就稍微静一点,这个18度就稍微静一点,再下来的温度16度,就更低温,我们主要就是让它越静越好,可以运越远。这个就生猛,这个就很静,不同的。但是这个鱼是有极限的,也不能过低,过低就冻死了,所以我们要试它能够承受最低极限多少。
水温控制的越完美,鱼的成活率就越高。然而,由于季节、天气、运输距离、鱼的体质等种种因素的不可控,这使得对水温的把握是一个太繁复的、系统的工作。一年半以后,何华先用火车运活鱼的成活率达到了80%以上,他开始让大批的广东鲈鱼坐着火车走了出去。
何华先:他们用火车发的也可以呀,这个还便宜,所以市场份额就慢慢做大起来。就开始慢慢把份额做大了。有些客户在飞机以前订别人的单,就慢慢转过来我们这里订。
何华先的妻子林芳:当时我去结账,去跟人家对账结账,客户都说你也挣太多了,我当时好像也觉得,确实好像还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明明就知道成品才五块,卖那么多还比飞机还便宜。
独门生意让何华先占尽先机,一个到处收鱼的穷小伙,一口气开了三个档口。行业里也开始争相摸索火车运输活鱼的技术,从此开创了一个用火车运输活鱼的时代。
何华先的同行谭醒南:慢慢有人跟,你成功就有人跟你跑。我们就研究他怎么想出来的,我们要去学他。
四年后,何华先又将活鱼运输成活时间提高到了50小时,采用更为灵活的汽车运输,于是汽车运输活鱼的时代也由此开启。
何华先:公路最终肯定比火车有优势,第一到达市场的时间我们是可以掌控,有时候火车,8点钟发车你想让它7点钟发车是发不了的。第二个可以直接到市场,因为我们以前是这样的,我们从打好包装送到火车站,火车站再运到那边,再从火车站接回去,很麻烦。这个成本又会降下来一半,我们现在鱼运到北京,平均在一元钱一斤左右。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俊杰:汽车运输就是这十年、八年才开始,这个得益于两个,一个是这项技术的突破,就是他们公司活鱼运输技术的突破,第二个也是这十年,我们国家的高速公路发展。还有一个是我们国家菜篮子绿色通道的实施。
2007年,何华先开始和一部分鱼塘主签订合作协议,在“公司+农户”订单式养殖协议的推动下,佛山的鲈鱼销量逐渐成为全国之首,这也反过来带动了佛山鲈鱼的养殖量成为了全国第一。
一条鲈鱼,何华先足足做了9年,广东水产市场里的无名小贩,成了名震一方的“鲈鱼大王”。
何华先:把这条鱼做大,我把销售网络铺好,以后再做第二条鱼,我一样可以做到最大。
记者:这是什么啊?
何华先:这个就是巴鱼,河豚。
记者:巴鱼?
何华先:对。
广东当地所说的巴鱼,就是河豚。
这是一种会叫的鱼。
佛山的捕鱼工人们,已经听惯了这样的叫声。
捕鱼工人:和青蛙叫声差不多。
记者:怎么叫?
捕鱼工人:非常好听。
捕鱼工人:你叫一下听一下。
记者:对啊。
捕鱼工人:非常好听,它叫的是叽叽叽。
记者:叽叽叽?我怎么听是呱呱呱呢?
记者:你们会学它叫吗?它怎么叫的?
捕鱼工人:来一个,叽叽叽。呱呱呱。
记者:鲈鱼做得比较成熟了,现在为什么又开始做这个品种了呢?
何华先:因为我们现在把全国的物流建立好了,我们全国可以配送50多个城市,什么品种活鱼都可以从我们这个物流平台配送出去。
然而,品种越做越多,销售量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一个要将何华先十多年努力毁于一旦的致命问题。
阿柱和阿亮都是跟何华先合作了十多年的老伙伴。他们在水产业已经做了二三十年,资历老、经验足,也练就了一手绝活。
活鱼收购商潘国亮:我的手就是温度计。
记者:手是什么?
活鱼收购商潘国亮:手是温度计,手臂就可以当温度计来测量。
记者:你每天随身携带一个温度计啊?
活鱼收购商潘国亮:没有带。带这只手就是温度计。不用带仪器。
记者:那你试一下我看看,我看你的温度计准不准?
活鱼收购商潘国亮:应该23摄氏度。
记者:你就这么一下就上来就说23摄氏度?
活鱼收购商潘国亮:对。
记者:这也摸不出来什么。23摄氏度?
记者:24摄氏度。
活鱼收购商潘国亮:我刚才说23摄氏度。应该正常来说相差一两度。24.1摄氏度。
记者:那还挺准的。
然而,就是这能把手当温度计使的绝活,成了何华先的一块心病。
何华先:如果要真的运好这条鱼,温差1摄氏度都不能差,一定要控制好这个温度标准,差1摄氏度养出来的效果都不一样,很重要。如果说前面差1摄氏度,温差差1摄氏度,这个鱼在后面的运输过程,你运到河北,可能运不到北京,到河北就不行了。
用手试温度,凭经验、看心情收鱼的做法,让鱼的品质没有了保证,也成了企业扩大规过程中的致命难点。
何华先:能不能把我们的标准全部推动下去,能够把每个环节的标准化推下去,因为我们总结了这么多年的一个运输活鱼的经验,把这个标准化推动到每一个人。
为了让水温一度不差,何华先给阿柱和阿亮,都送了一个温度计。
同时,他组建技术团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化生产流程。
何华先的公司副总经理王丁望:我们公司有一个专门的团队,每一个从鱼塘到卸鱼到打包到市场都有非常细的一个标准。
记者:眼花缭乱,他们就能迅速知道谁该扔到哪。
何华先:对,不同的城市,销售的规格不一样,所以把它分拣出来。这个就是往上海方向,这个小的就是往上海,这个1斤左右的,往上海。这个是1号,一般往福州这些地方。
鱼进场之后,将按照品种、规格,入住相应的暂养池。暂养池就像是鱼出发前入住的旅馆,有的鱼会在这里过夜,有的只是在出发前短暂停留。但这又是个神奇的地方。
上午11点,车间开始将鱼打包,准备发货。
然而我们看到,这里的鱼全都漂在了水上。
记者:这个鱼看着就跟死了一样。
何华先:对,你只要运长途它必须这样。你看。
记者:让我摸一下。它是不是快要醒过来了?
何华先:没有。你抓在手上有温度,有温度它慢慢会动。
记者:它在我手上我能感觉到力量特别大。
何华先:对啊。
记者:我以为它死了,它还能这样跳
何华先:你摸它,有温度,它就慢慢会动起来。
这是何华先组建技术团队,研究出的逐级降温、高密度远程配送技术,在不添加任何物质的情况下,让鱼进入半休眠状态,50小时高密度低温运输,成活率达99%以上。运输成本仅为传统运输的25%。
2015年,公司已与一万多户农户签订了合作经营合同。产品销售覆盖了全国50多个大中小城市和港澳地区。2014年,实现淡水鱼交易总量4万多吨,销售额近二十个亿。
何华先:我要把新的物流平台建好,然后在全国复制,让养殖户,最后养殖户跟终端市场连起来。
记者:通过你连接起来?
何华先:通过这个平台连起来,可以自由订单,通过我们的物流平台帮他配送。
广东省佛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梁城坚:佛山的农产品流通,是广东的一个重要的农产品流通基地,交易额接近1000个亿,水产批发物流企业,对我们当地的农户,农民,农业产业化的带动是非常明显的。水产品的供应量达到200%以上的,就是说我们佛山人是吃不完的,就需要发达的物流企业来配送全国各地,满足市场的需求,也带动了生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