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农产品价格 农业技术 致富信息 农药 电脑知识 搜索 养猪 养牛 养羊
新农网 > 养羊网 > 养羊资讯 > 西沙窝的变迁 别样“武警一条街”

西沙窝的变迁 别样“武警一条街”

发布时间:2010-05-26  来源:人民网
摘要: “一个土房一只狗,七八士兵沙漠走。”一句顺口溜,将昔日西沙窝的荒凉景象做了形象描述

   


武警宁夏总队西沙窝后勤保障基地百米绿色长廊

  “一个土房一只狗,七八士兵沙漠走。”一句顺口溜,将昔日西沙窝的荒凉景象做了形象描述。

  吃水要从几十米深的井里一点点往上抽,给养只能靠荒漠中一条十几里的简易公路运送。当年的西沙窝农场,就是这个样。

  2010年,武警宁夏总队做出决定,向西沙窝全面进军。从那时起,官兵们开始了一场志在必得的开发沙漠攻坚战。

  汗洒沙海辟“江南”

  具体方案刚出台,武警宁夏总队当年在西沙窝做农场场长的李彦林发出了疑问:“几年前,南部山区农民在政府支持下来这里治沙,结果不到一年全都垂头丧气地走了。我们也在这里坚持了七八年,有谁看见效益了?”

  李场长说得不错。几年来,他带着十几个兵整天在沙漠里挽着裤腿挖渠引水,光着膀子种菜种草,晴日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有几次,官兵们甚至累倒在沙丘上。结果年底一算帐,连成本都没有收回来……

  面对一些武警官兵对治沙成功与否的质疑,总队后勤部领导请来的宁夏农林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中国养羊学会等相关单位专家在对沙质进行实地检测后得出结论说:“西沙窝治沙可行性较高。将沙漠变成绿洲,不但生态效益相当可观,而且可以带动驻地经济,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武警官兵誓将沙海变良田的激情被重新点燃。汗洒沙海辟“江南”的紧张沙漠攻坚战,唤醒了沉睡千百年的西沙窝。

  大漠戈壁昼夜温差大,白天胜似蒸笼,夜间滴水成冰。推土机手赵军每天要在桑拿房般的驾驶室里一坐就是十四五个小时,浑身汗流不止,裆部严重溃烂,但他咬牙坚持不吭一声。到了晚上,气温骤降,战士必须在棉被上加盖皮大衣才能过夜。如果遇到大风,那就沙尘漫天,连正常呼吸行走都很困难。

  战士李春生有这样一次经历,眼看刚栽下去的小树要被狂风连根拔起,他几步冲过去把树紧紧抱住,哪料一个旋风将他和小树一齐卷起,把他摔得几天直不起腰……

  “金窝窝,银窝窝,不如咱们的沙窝窝;皮脱脱,汗沱沱,定将沙窝变金窝。”恶劣自然环境下,官兵们照样唱着歌谣早出晚归,每天劳动十几各小时。饿了,工地上迎着风沙啃馒头;累了,坐在土堆上打个盹。有人受伤,有人中暑,但无人退缩。4个多月后,一条长3公里的灌溉渠竣工了……

  可是,没过多久,新栽的树苗不是被风吹倒,便是枝干叶枯,树木在沙地上的成活率变为一大难题。请来支招的农学教授直言不讳:“光有灌溉渠不行,10年能把这里变绿就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官兵们没有恢心,又请来驻地开荒治沙能手马四仁、康生林和纳二娃,大胆把专家建议与“农把式”经验结合起来,采取“先种草,再造林”的方法,稳扎稳打。很快,一条由2万多棵树木组成,长达8公里的防风固沙林带初具规模,油葵和紫花苜蓿的种植也取得成功。一年以后,1000余亩沙丘建成了“田、林、路成网,浇、灌、排配套”的绿洲。

  然而,长势喜人的苜蓿突然遭遇到病虫害的袭扰。每当夜幕降临,便有一寸多长的虫子出来蚕食草根,茂盛的苜蓿被这不速之客糟蹋得发黄、枯萎。心急如焚的李彦林一连几个晚上拉着马四仁到田里寻求灭虫之道,此时的老马也没了主意。同样焦急的战士们也在四处打听灭虫良策,最后拜访出售苜蓿种子的公司,找到了一种农药配方。官兵们先在地里进行小面积试用,结果发现白天药物蒸发太快,达不到杀虫效果。官兵们又进行灭虫试验,大伙凌晨两点起床,一人打手电筒在前照明引路,一人在后面施放拌着麸皮的农药,整整忙活了一宿。天亮以后,地面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害虫的尸体……

  苜蓿园恢复了往日生机。毗邻白余户宁南山区迁来的群众也纷纷到农场学习取经,他们以农场千亩绿洲为邻,在沙漠上开辟了自己的幸福家园,绿色的希望由此向沙海深处不断延伸……

  稻花香里见牛羊

  沙漠里既然能够建成绿洲,那么能不能够实现沙漠里养羊的奇迹呢?武警宁夏总队在科学实践中将这个神话变成为了现实。

  故事还要从农场食堂吃饭时发生的一件小事说起。2001年3月,总队军需处处长杨万荣在连队吃饭时,发现一个叫刘能武的战士只扒拉了几口白米饭,就撂下筷子走了。杨处长随后找到这位战士问他为啥不吃菜?小刘坦言:“我不喜欢吃猪肉,可中队每天只能吃猪肉,啥时让我们吃上羊肉呢?”

  杨万荣到其他基层单位走访,也发现存在同样问题。经了解,原来羊肉比猪肉贵,基层单位怕伙食费超支,只能顿顿吃猪肉。了解到一情况后,杨万荣处长写了专题汇报,并将《宁夏总队肉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一起上报。随后,由他牵头,武警宁夏总队开始以西沙窝千亩绿洲为基础,创建肉羊养殖场,以求彻底解决部队羊肉供应问题。

  大批专家被请来了,宁夏农林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所长承担项目技术指导,中国养羊学会会长对工程经费概算、考核指标、经济效益、组织管理等进行科学周密的分析论证……“智囊团”的鼎力相助,为农场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养殖场做了科学可信的规划。官兵们利用组装式钢屋架、复合屋面板等新型材料,建起了占地1.5万平方米,年存栏1600多只的现代化羊场。

  滩羊、小尾寒羊入圈了;国外知名肉羊品种萨福克用杂种优势提高了产肉率,效果十分理想;优质新品种德克萨尔被引进,且当年就产生了良好的效益。农场养羊年均产值以6.5%的速度递增,年产肉1.25万公斤,羊肉供应的难题随之改善。

  2008年,武警宁夏总队投资扩建羊场,士官陈大瑞带领战士们昼夜不停焊制羊舍护栏,一干就是100多天。眼睛被电焊强光灼伤,刺痛难忍,但他依然坚持奋战在工作岗位。肉羊饲养面积增至8000平方米,存栏量由1600只增加到3000只。

  羊越来越多,承担饲养任务的七八个武警士兵更加辛苦了。他们每天除了割草、喂料、清扫羊圈,还要进行疫病防治,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尽管每天晚上都洗一次澡,但身上的羊臊味却难以除去。士官李伟来部队前从未做过农活,是家中受庞的孩子。如今,清粪便、剪羊毛等脏活累活对他来说已是小菜一碟。他还农业科技人员交上了好朋友,遇上难题就打电话请教。在他和战友们的精心照料下,羊群愈发壮大。2010年7月的羊群繁育高峰期,羊场一晚上能新添40多只羔羊。为确保羊羔顺利生产,李伟干脆卷起铺盖和羊住在了一起,两个月时间里,他先后接生羊羔500多只,战友亲切地称其为“羊婆婆”。

  别样“武警一条街”

  几年间,武警宁夏总队运输队、训练基地和司训队等十多个单位相继扎根西沙窝。新兴的绿洲逐渐成为集教学培训、种植养殖和服务保障为一体的后勤基地。

  但是,农场的条件和城市比较起来还显简陋,官兵们在这里难免生发出“要想解解闷,沙漠吼一遭”的感慨。

  决心改变上述状况的武警宁夏总队党委提出了“治理小区域,保护大环境,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的建设思路,着手在农场基地发展设施园艺、设施农业,创建兼具生产服务和休闲娱乐功能的“武警特色园艺”。

  官兵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西沙窝各项建设开始齐头并进。由于业绩突出,李燕林由农场场长升职到总队机关,接任他的职务做武警西沙窝基地主任的王志宏,邀请日本、韩国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专家对设施园艺建设进行论证调研和综合规划;电焊能手刘正广主动请缨,带领本班战士不到一个月制作完成养殖园5000只禽舍建设;战士王林刚凭借自学的家禽养殖知识,担负起肉鸭、肉鸡、珍珠鸡、欧洲雁等4800多只特色肉禽的喂养任务;战士雷强子施展园艺植保技能,在园艺中心区设计建造了拱架式百米绿色瓜廊;士官梅李和战士赵怀远发挥养鱼技术,将40多亩鱼塘经营得井井有条……

  专家们对西沙窝基地建设给出了指点,基地官兵受“点拨” 在60亩开荒地上种植了 “美人指”、“维多利亚”等高档葡萄,设立了30亩优质种苗繁育区和4个温室大棚,并与地方2个设施园艺培育中心签定了长期供销合同。

  网络学习室、图书室、俱乐部和军人超市相继开放,太阳能热水器、等离子电视以及各类健身器材“入驻”基地。西沙窝后勤基地真正建设成为集综合服务、无公害副食品生产、水产畜禽生态养殖及加工、旅游观光、休闲娱乐6大功能于一身的“星级”生态农业科技特色示范园。

  2009年8月1日,宁夏党政军200多名领导来到武警宁夏总队后勤基地。当他们他们看到宽阔的柏油马路横穿绿洲,现代化后勤基地、训练基地掩隐在深幽的密林中,生活设施应有尽有,官兵们在“武警一条街”优美的环境里散步健身、钓鱼休闲、上网读书……不由赞叹:子弟兵的实干精神真叫棒。他们说:“军人,也只有军人,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

  武警宁夏总队后勤部长何辉对西沙窝的变迁更是感慨万千,挥笔写下《忆江南·赞美西沙窝》:“忆沙窝,飞沙从风影,炙阳横空花鸟尽,流砾扫清月边云,生机何处寻?今沙窝,绿洲拓千顷,鱼跃碧波花弄影,硕果盈枝送香风,何处不乐兵?”

  实事办到心坎上

  2010年春节,武警宁夏总队总队长蔡万源来到银川支队某中队与战士联欢,想亲自下厨为官兵炒几道菜,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为副食架上少了些蔬菜花样。后续调查中蔡万源总队长了解到,基层各单位伙食保障不尽相同,一些驻在郊区和农村的部队,养猪种菜搞得好,肉菜多得吃不完;而驻市区的多数部队没有菜地,农副食品全靠伙食费,生活经常受到影响。对此,总队党委再一次就加强后勤基地建设形成决定:充分发挥后勤基地的保障资源,给驻银部队全面实行集中配送保障……

  武警宁夏总队“大后勤、大保障、大基地、大配送”的保障思路就此诞生。围绕上述思路,西沙窝基地官兵动脑筋、想办法,羊场助理员王金福提出建立大配送服务中心的思路;基地管理把多禄提出要建立服务中心送菜上门……后勤部经过反复论证,决定在基地建立生活服务中心,开展主副食品集中配送。

  此后,预约、管理、监督、供应“四位一体”的副食品社会化保障机制建立起来了,驻银川部队范围内建起了农副产品统一配送网络;一部《武警宁夏总队副食品社会化保障实施细则》开始实施,集中配送走向了科学、规范化。每天16时,后勤基地服务中心配送人员把从各单位收集的肉菜需求计划发送总队羊场、猪场、鱼塘、鸡场和菜棚,第二天一早,副食品保障公司把基地生产的肉菜直接配送到各个中队。对于自身无法供给的蔬菜,服务保障公司负责采购,然后低于市场价供给基层连队。如果某个基层单位需要特别供给肉菜,只需打个电话,不到半个小时,后勤基地就能送菜上门。

  某天深夜,直属支队突然接到命令赶赴六盘山腹地,因部队走得急,没有带足食品,部队给养出现了问题,后勤负责人焦急地打电话求助。基地服务中心主任杨晓刚接到电话后,迅速准备好主副食品,仅两个小时就送到了一线,还为过生日的战士带去了生日蛋糕。如此及时周到的服务大受好评。“后勤基地实行集中配送以后,给养员不用上街买菜了,既减少了人车外出的几率,确保了安全,又实现了社会化保障供应,官兵能够吃上比市场价格还低的新鲜蔬菜,这项服务保障改革,可以说是一举四得,服务到了我们官兵的心坎上了!”后勤处长瞿宏说。

  背景资料:

  西沙窝,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贺兰山西麓。20世纪90年代初,武警宁夏总队后勤基地官兵来到这里,开始在这里谱写“流血流汗不流泪,誓将大漠变江南”的传说。经过十几年艰苦奋斗,昔日不毛之地如今变成以粮食生产、牲畜圈养、果蔬种植园为主,占地1551亩的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国家和地方政府先后将该园区评为“国家级引进项目改良示范点”、“放心肉生产基地”和“沙漠治理试验基地”,并列入“国家引智工程项目”。☆

 

打印 责任编辑:小招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