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阿鲁科尔沁旗新民乡把东沟一村列为了绒山羊养殖专业村,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模式,以小规模、大群体推广绒山羊精养舍饲养殖模式,以“绒”产业为主,扶持带动全村群众大力发展绒山羊产业,促进了全村农牧民增收。
东沟一村是一个农业村,被阿旗列进了全年禁牧舍饲范围,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如何发展绒山羊产业,这个村经过反复研究、认真实践,创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成功之路。在实际工作中,他们走出了几招“妙棋”:一是各户根据饲养绒山羊数量落实种植计划,大力推广饲料兼用型玉米和青贮种植面积,每年粮饲兼用型玉米和退耕还草面积都近4000亩,使绒山羊在舍饲圈养的条件下有可靠的饲料来源;二是加大绒山羊改良力度,提高绒山羊的品质,使绒山羊个体效益明显增强,个体产绒量由原来的平均每只200克发展到现在的平均每只600克。绒的质量明显提高,绒的长度由原来的4至5厘米增加到现在的8至10厘米。每年羊绒收入均在60万元以上;三是加强绒山羊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东沟一村养羊户有50%以上建有青贮窖,全面推广青贮技术,全村现有饲草机械设备10台套。
为使绒山羊产业真正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将东沟一村建成名副其实的专业村,该村又下力气重点抓了70户模式化养殖示范户,积极争取沙源建设棚圈资金,对这70户统一标准棚圈进行建设,鼓励群众在水浇地种植优质牧草,每户示范户水浇地种植优质牧草1亩以上。同时加快品种改良,建立绒山羊改良站1处,推广人工授精和冷冻颗粒配种。积极协调资金为养殖户规模发展创造条件,信用社提供优质绒山羊购羊贷款30余万元,小额贷款到位15万元,全村已购进优质绒山羊1000余只。在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他们充分发挥乡村两级绒山羊养殖协会的作用,在购买、饲养、防疫、销售等环节全程服务。乡党委、政府还将绒山羊养殖作为考核村干部的重要指标,此项目在经济工作中分值占40%,直接与村干部工资相挂钩,要求每名干部包扶5户示范户,养殖户效益情况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
通过典型带动、科技拉动、政策推动,现在东沟一村190户农户中有115户饲养绒山羊,饲养规模达到4620只,户均饲养规模24只,人均6.5只,逐步形成家家养畜、户户养羊、推广良种、精养舍饲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