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自2008年全面实施围封禁牧以来,通过发展羊的舍饲圈养工程,养羊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逐步从传统的“放养”模式向“舍饲”模式转变。特别是2011年国家实施草塬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来,全市每年各级财政投入草塬补奖资金1.45亿元,惠及2415.29万亩禁牧草场和7335户、21747人禁牧牧民。羊产业经过前几年短期调整后,受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的影响,养殖数量步入快速增长期,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方式得到了较快推广,小尾羊、草塬百盈、牧野德彪等羊肉餐饮和加工龙头企业布局合理、品牌带动力较好,企业和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合理,全市现代肉羊产业格局已经形成。
政策扶持促产业发展
近几年来,结合国家草塬生态补奖机制政策配套的肉羊种公羊良种补贴、绩效奖励资金扶持后续产业资金、进口种羊补贴以及农业部肉羊良种工程、“菜篮子”肉羊生产扶持、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等项目,加快了包头市肉羊规模养殖场标准化、集约化的改造升级,共计提升改造肉羊规模养殖场67个、种羊场6个,补贴进口种羊324只,带动从事肉羊养殖的农牧民1万多人。同时,除了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土右旗等主要农牧业旗县区也出台了当地扶持肉羊产业补贴政策,提高了农牧民和社会力量参与肉羊产业的积极性。
消费需求拉动明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习惯的逐步转变,市场对羊肉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包头市年羊肉消费量约10万吨,其中外调2.5万吨,本地养殖、本地市场供给率80%左右。同时,由于草塬生态保护政策实施以来,牧区羊肉供给下降较大,农区舍饲圈养规模逐年加快,再加上全国羊肉需求量总体呈较快上升趋势,成为引导肉羊养殖快速增长的源动力。按照全市肉羊产业规划,2014年肉羊存出栏规模达到400万只、600万只,2017年预计达到600万只、1000万只。
科技服务成重要支撑
包头市具有传统肉羊养殖基础,近年来随着肉羊养殖的发展,引进推广国内先进的胚胎移植、人工授精、叁元杂交、两年叁胎等繁育技术,养殖品种也得到大量更新,从过去的本地羊、蒙古羊已基本转变为杜泊、萨福克、多赛特、德美等优质种公羊和本地羊、小尾寒羊杂代进行杂交后的改良品种,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平均单产胴体重在20公斤以上,养殖方式也由过去的散养放牧转变为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养殖。
按照“为养而种”的农牧业结构调整思路,近年来包头市饲草料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全市优质牧草和饲料作物种植面积保持在130万亩以上,其中苜蓿等优质牧草面积40万亩,青贮玉米种植面积保持在90万亩以上,调制青贮饲料141万吨,保障了舍饲养羊业对饲草料的需求。
龙头企业作用凸显
小尾羊、草塬百盈、德彪、丰闰园、古顺园等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设计年生产加工能力已达到500万只。近年来在国内、自治区知名的羊肉品牌也愈来愈多,达茂有机肉、丰闰园清真羊肉等远销北京、上海、成都、新疆等地。“企业+中介组织+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已经确定,肉羊产业化水平明显增强。土右旗小尾羊4个万只肉羊养殖园区,依托小尾羊的餐饮连锁企业,拉近养殖户和消费者的距离。同时,扶持、壮大农牧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全市目前建成肉羊专业合作社60个以上,肉羊协会1个,拥有自治区肉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场20个、农业部肉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场2个,肉羊产业已成为包头市农牧业主导产业。(记者 王国秀)
来源: 包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