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农产品价格 农业技术 致富信息 农药 电脑知识 搜索 养猪 养牛 养羊
新农网 > 养羊网 > 养羊资讯 > 打工艰难疑无路 转身养羊又一村

打工艰难疑无路 转身养羊又一村

发布时间:2014-07-03  来源:新农网整理
摘要:“哟呵哟呵,哟呵哟呵……,向王天子一支角,吹出一条清江河。声音高,洪水涨;声音低,洪水落。牛角弯,弯牛角,吹出一条拐拐弯弯弯弯拐拐的清江河。” 3月1日,记者慕名到下卜龙2组采访熊德平夫妇时,隔老远就听到熊德平粗犷的歌声,走近一看,夫妇俩正用机帆船转运

  “哟呵哟呵,哟呵哟呵……,向王天子一支角,吹出一条清江河。声音高,洪水涨;声音低,洪水落。牛角弯,弯牛角,吹出一条拐拐弯弯弯弯拐拐的清江河。”  3月1日,记者慕名到下卜龙2组采访熊德平夫妇时,隔老远就听到熊德平粗犷的歌声,走近一看,夫妇俩正用机帆船转运一船山羊到河对岸去放牧,只见他的娇妻张双贵娴熟地驾着驳船往对岸开,驳船两边泛起一层层白色的浪花,熊德平跨立船头欢快地吼着土家歌谣。采访中得知,巴东县金果坪乡下卜龙村2组的熊德平先生和恩施市屯堡乡雅丘坪村的张双贵女士都出生于1982年,是养殖牵线,创业培训为媒,去年农历十月初八,才走进婚姻的殿堂,共同一起酿造甜蜜事业的。

  据熊德平介绍,他是“借羊下羔”发羊财的,2001年高中毕业后,先后就到广州、四川打了2年工。水布垭蓄水后,就用打工的积蓄打造了一条机帆船,回家跑运输,由于无货源,生意不好做,几年下来,没有赚到钱不说,光船舶维修和油料就耗尽了打工挣的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外债。

  2006年正月,他计划再次外出务工,儿时几个朋友聚在一起玩时,一朋友说起家中有几只羊,因现在想外出打工,无人照看,但又舍不得卖掉,希望寄养在别处。熊德平脑中灵光一闪,心想古有“借鸡下蛋”的致富先例,那我何不来个“借羊下羔”。

  说干就干 ,从这天起,熊德平就攒了心事,到亲戚朋友家玩,总要了解有没有要出门打工需要代养母羊的,有的话他就上门揽过来。一月下来,他竟然真的借到了10多只母羊。通过一年的精心照料,这些母羊就下了30多只小羊羔。

  为乡邻代养山羊的消息传出去后,又陆续有人把母羊送来请他代养,最多的时候他借到了近30只母羊。通过“借羊下羔”,到2011年,除卖掉成品羊外,他存栏母羊达到了100多只,成了当地有名的养羊大户。

  2011年4月,他在乡畜牧中心的支持下,注册了下卜龙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10万元建起一栋标准的楼式羊圈,让他的这些宝贝住上了“土家吊脚楼”。为改良品种,把养羊这块蛋糕做大做强,这年5月,他又筹资6万余元,从山东曹县引进50几只纯种波尔母羊和一只公羊。就这样,靠“借羊下羔”,他成功了,到2013底,已经达到200多只的规模。

  与他有类似经历的妻子张双贵在2011年之前也是在外打工,可她也不甘心一直给别人打工,总想有自己的产业。回家之后,经过多方考察,觉得搞现代化的专业养殖是一条出路,就这样,她也在地处偏远的家乡恩施市屯堡乡雅丘坪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经过两年的发展,如今已是有250头生猪的“主儿”。

  说起和张双贵的婚姻,一向腼腆的他豁然开朗,说是养殖牵线,培训为媒,州农业局和畜牧局联合举办的养殖专业大户培训班让他们喜结连理。2012年10月,在州农业局和畜牧局联合举办的养殖专业大户培训班上,也许是有共同的爱好,他和她一起留了电话和QQ,在随后的闲聊中,觉得对于创业有很多共同的话题,也都更加懂得彼此的艰难,彼此都需要对方的帮助,也都离不开对方鼓舞和帮助,所以我们由相识到相恋,最后走进婚姻的殿堂,成为养殖业上的一对比翼鸟。

  说起马年的打算,熊德平有一个更大的想法,进一步扩大养羊规模,同时将妻子家的养猪业和养羊结合起来,在同一个地方养殖,节省成本,增加效益,把养猪和养羊这块蛋糕做大做强,争取在清江岸边燃起一朵炫丽的花朵来。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