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我们从小在课本中读到的描绘草原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色。如今,在我市左 云、浑源等养羊大县中,草茂羊肥的景象生动地再现了这一历史美景,也凸显我市养羊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省提出了晋北地区“以农载牧、以牧富农”发展战 略,我市对养羊业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养羊业已经为大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
地处黄土高原的大同,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和畜牧业发展黄金带,天然草地丰富,养殖历史悠久。全市草地面积721.7万亩,占国土面积的34.1%,其中天然草地680万亩,同时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各类杂粮等饲草饲料资源,发展养羊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早在2002年,大同就被列入山西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近年来,山西省又提出晋北地区“以农载牧、以牧富农”发展战略,对养羊业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并将我市浑源、灵丘、广灵、阳高、天镇和左云6个县列入全省30个养羊产业大县,给予资金扶持。在2012年全省振兴畜牧业大会以来, 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畜蔬结合,以牧为主,循环发展”战略,高起点、大手笔谋划全市畜牧业发展宏伟蓝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以农载牧、 以牧富民,实施养羊产“五个一”计划,加快建设左云、浑源两个100万只肉羊基地县,全市每个县区都要建设1个10万只规模养羊园区、1个5万只民营园 区、1个5万只合作社园区和1个万只种羊扩繁场,今年羊饲养量达到600万只,用3年时间,使全市羊饲养量达到1000万只。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畜牧,蹲点帮扶重点村并多次要求:全市农业重点要“两手抓”,一手抓设施农业,一手抓养殖园区。
与此同时,全市不断出台畜牧业扶持政策。特别是今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30条意见和10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其中,第三项专门安排 3000万元,扶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规模养殖场、养羊“五个一”计划、特别是种羊扩繁场建设。在养羊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全市畜牧兽医和畜产品质量安 全体系不断完善,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和延伸,基本形成了覆盖市、县、乡、重点村和养殖园区的畜牧兽医服务网。全市围绕百园立农工程园区建设,创新服务模 式,市县区农业系统建立了“五位一体”帮扶责任制,引进优种羊1.5万只,建立了市种羊繁育科研所和种羊调配中心,并大力保护本地特色品种,如灵丘“青背 山羊”、广灵“大尾羊”等。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动物防疫网络体系,提高了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和快速反应处置能力。
那么大同的养羊业发展 有什么特点呢?一是养羊业不断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全市养羊业从10年前一家一户的散养模式,逐步向规模化方向展。到2013年,全市羊饲养量在200只以 上的规模养殖场达到1349个,规模化饲养总量达到118.2万只,占全市羊总饲养量的26%,其中规模上千只的养殖场有240个,上万只的有24个。二 是养殖小区建设标准越来越高。全市肉羊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从无到有,技术标准越来越高,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到2013年,全市肉羊标准化养殖小区累计达到 166个。其中,当年投入资金3.25亿元,新建、改扩建小区115个。涌现出了浑源泰丰养殖场、左云园湾沿农牧专业合作社、根源牧业公司种羊繁育基地、 广灵奋强农牧专业合作社、天镇振翔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一批肉羊标准化、现代化养殖小区(场)。三是养羊专业合作社经营渐成主流。养殖户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 实行统一建设、统一品种、统一防疫、统一饲草、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分户经营的“六统一分”运营模式,解决了制约单个养羊户饲养场地、良种、饲草、防疫、 销售等难以解决的问题,成为近几年发展最快的经营模式。到2013年底,全市共成立农民养羊专业合作社718家,羊饲养总量达到70多万只,占规模养殖总 量的59%,成为养羊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在省、市的重视和扶持下,全市养羊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据市农业委员会数据统计显示,到 2013年全市羊饲养量达到454万只,是10年前的2.14倍,其中年末存栏227.3万只,年内出栏226.7万只,羊肉产量3.2万吨,是2002 年的2.9倍。京津冀一体化和京津“菜篮子”基地建设,为我市养羊产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前景。浑源黄芪羊、新荣百草香羊、左云白羊牧歌肉羊等一大批叫得 响、信得过的大同“羊”产品,深受京津及全国消费者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