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市北部山区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境内山大沟深,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种植“望天收”的农民脱贫难度大。中新网记者采访中发现,当地农民有良好的养羊传统,如何引导贫困农民以科学养殖变为现代牧民,已成为当地官方扶贫攻坚中实施产业富民的重点。
“30+1投母还羔”模式
今年54岁的宁县焦村乡农民张治平吃完早餐就去地里割苜蓿,运回来扎碎喂羊。“现在机器代替了不少劳力,干活不累。”他去年用惠农贷款5万元买了“一组 羊”(31只羊),四个月后,30只母羊就产出羊羔了。他说,“半年的时间,我就还清了贷款。”张治平和村民们养的都是肉羊,他冀望着合作社再建个屠宰 场,自己销售羊肉利润可以提高三成。
这就是记者在庆阳宁县见到的养羊模式,农民养殖合作社投入农户30只母羊加1只种羊,两年后农户还 给合作社31只羊羔。此种“投母还羔”模式在当地很受贫困农民欢迎。焦村乡乡长朱世辉说,“30+1”模式是畜牧专家研究最优化的模式,是公羊和母羊最优 组合,能达到最好的效益。
2012年4月,宁县农民刘孝孝联合湫包头村的5户农民,组建成立了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公 司+农户”的帮扶方式――“投母还羔”,同时,合作社除包销农户养的种羊与肉羊外,给农户发放养殖日志表、饲养手册、技术服务跟踪卡,无偿提供信息咨询、 技术培训、疫病防治等服务。他认为,“要实现羊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就必须走合作之路。
村民刘庚荣接受了“30+1”组合模式养了一组羊,两年后30只母羊收入7.7万元。他说,“还给合作社31只羊羔后,其余的羊只都是盈余。”
目前,刘孝孝的合作社以“投母还羔”模式发展养羊户316户,带动当地农户养羊5160只,年实现产值340万,许多贫困农民靠养羊圆了致富梦。在刘孝孝看来,这种“投母还羔”模式,不仅扶持农民脱贫亦保证了合作社扩大规模所需的羊只,可谓“双赢”。
舍饲圈养新品种羊
在环县,除种植口粮田和经济作物田外,当地农民的大部分地里都种植地膜玉米,用玉米秸秆粉成饲料养羊。当地官方还根据紫花苜蓿耐旱的性质,让农民将山地退出来种紫花苜蓿。目前,环县紫花苜蓿留存面积达到200万亩。
有紫花苜蓿,再加上大量玉米秸秆,舍饲圈养羊的饲料问题可以解决了。可环县农民养的羊大多还是土品种,市场价格很低,严重影响到农民养羊的积极性。
于是,当地从辽宁、内蒙古等地“牵”来良种绒山羊,将羊做成一个大产业。虎洞乡魏家河村村民李建功的土种羊,产绒量少,价格不好。去年他买了10只绒山羊,连羊绒带羊羔一只羊能挣五六百元。
同时,舍饲圈养也让当地农民尝到甜头。63岁的环县毛井乡砖城子村村民龙世发养了一辈子羊,以前他采用放养模式,养羊年收入还不到1万元。今年年初,他加入到合作社中,现在龙世发羊舍中已有绒山羊和滩羊共127只,已经出栏85只,预计全年收入可达5.8万元。
政府出政策扶持
庆阳市长栾克军对中新网记者风趣地谈到,“我们要唱羊歌、发羊财、兴羊业,同唱一首羊歌,喜气洋洋的奔小康。”
近日,庆阳官方出台的《2014―2017年庆阳市草畜产业扶贫攻坚实施方案》中,关于肉羊产业发展有这样的叙述,在环县、华池县、庆城县、镇原北部及 子午岭林缘区的68个乡镇重点发展优质肉羊,适度发展绒山羊,保护、发展环县滩羊、陇东黑山羊;中南部宁县、正宁县、西峰、镇原南部等30个乡镇重点发展 优质肉羊规模养殖。
为此,庆阳市级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其中千万只肉羊产业200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扶持草畜产业发展,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奖补、良种引进及扩繁、秸秆青贮、疫病防治、技术培训等方面。
在庆阳乃至甘肃养羊大县环县,当地财政计划每年列支2000万元,支持肉羊产业发展,并每年争取4亿元以上的惠农贴息贷款分别对合作社、养殖大户、普通 养殖户分别给予3至100万元的扶持。一系列措施带来效应,截至10月底,环县羊只存栏逾120万只,出现了养羊规模1000只的农户48户,养羊大户 8600个,养羊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庆阳当地贫困的农民逐渐变为“现代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