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从出壳到50日龄称为雏鸭,其中又分为幼雏期与中雏期。幼雏期是指从孵化到21日龄的鸭子,这是整个养鸭生产中最关键的一个时期,由于刚出壳的雏鸭体质还很弱,不能调节自身体温,对温度比较敏感,如通风与保温不好,往往会发生呼吸道疾病(如感冒等);其次,雏鸭的消化器官发育还不健全,消化能力差,饲养工作稍不注意,容易发生肠道疾病(如肠炎等)。所以育雏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雏鸭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同时,也会影响以后的生长,肥育和产蛋。
(一)初生雏鸭的选择和运输
1.初生雏鸭的选择
应选择同一时间出壳、大小均匀,脐带收缩好,眼大有神,比较活跃,绒毛有光泽,抓在手上挣扎有劲的雏鸭。凡是腹大突脐、行动迟钝、瞎眼、跛脚、畸形、体重过轻的雏鸭,一般成活率较低,长得也不快。如选作种鸭用,还须符合品种的特征。
2.初生雏的接运
接运初生雏最好不超过36小时。接运时,将雏鸭装在铺有稻草的竹篓内,篓的直径为80厘米,高25厘米,每篓内装50只。天凉盖上薄布,较冷季节盖上棉被。接运途中,要经常察看雏鸭情况,发现重叠埋堆应及时拨开。要避免日晒雨淋和冷风吹袭。
3.雏鸭的饲养
初生雏鸭全身绒毛干后,即可喂食、饮水。喂食前先进行潮水,也叫“点水”。就是先将幼雏放在竹篮内。然后轻轻的将竹篮放入浅水中,以浸水至脚背为准,任其自由饮水。时间一般5―6分钟,不宜过长,但一定要使幼雏只只饮到水。“潮水”过后,把幼雏放在柔软的干草上,让其自动理毛,等到毛干马上开始第一次喂食。另一种方法,是在幼雏的身上喷洒些水,促使互相啄食身上的水珠。注意不论哪种方法,都应在温暖的环境下进行。早饮水有利于体内废物的排除和残余蛋黄的吸收。
第一次喂食又叫“开食”,开食应在幼雏出壳后24小时内进行,过晚“开食”就要“老口”(即下食不快),影响幼雏的生长发育。开食料可用碎玉米或碎大米等,原则是以营养丰富、容易消化、适口性好又便于吸食。一般喂前多经过煮熟浸泡,有条件的可用30羽幼雏喂熟蛋黄一个。喂食的方法,是将饲料撒在草席或塑料布上,让鸭啄食,做到随吃随撒。个别不会吃食的幼雏,可将饲料撒在其它幼雏的身上,以引其啄食。前3天不能喂得太饱,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因此,要掌握勤添少喂的原则,每次喂八成饱,每天喂6―8次。
“开食以后,逐步过渡到使用配合全价的“花料”,日喂次数仍然要保持5―6次。
幼雏不懂饥饱,要经常观察幼雏的消化情况,随时间调节喂食量。如发现嗉囊(食道膨大部)里还积存较多饲料,就要减少当餐喂量,必要时只给水,不给食。
4.雏鸭的管理
(1)基本条件及要求
①保温要求:一般采用给温育雏法。不管采取什么方法给温,一般要求第一周保温伞下温度32―30℃,室温25―24℃;以后每周分别下降1―2℃。至第5周起室温保持在18―20℃(蛋用型鸭可以低1―2℃)。
②料槽和饮水器准备:对料槽和饮水器的要求是方便于雏鸭采食的饮水,只能将头伸入吃料和饮水,但不能让鸭进入,这样既清洁卫生,又不浪费饲料和水。刚出壳的雏鸭喂料时,可用大小为60×35厘米,缘高2.0―2.5厘米的料盘,每个料盘可饲养50只雏鸭。2周龄的雏鸭可改用长料槽或圆盘饲喂,槽深约4―5厘米,每500羽雏鸭约需6米长的料槽。刚出壳的雏鸭最好用自动饮水器;也可用白铁皮,陶钵,广口瓶等制作,使用时在瓶口放一瓦片,让水流出。3周后可转用饮水槽,每500羽雏鸭需4米长的水槽,水的深度应保持在能浸到鸭的鼻孔为宜。
③育雏舍消毒:雏鸭入舍前,育雏舍必须彻底地清洗和消毒。消毒方法可用有机酸消毒液进行消毒,如农乐等,也可选用1―3%的苛性碱溶液、2―5%的漂白粉溶液或3―5%的煤酚皂热溶液进行消毒,具体参见说明书运用。消毒后将育雏室密封并空置2―3周后接雏。(二)以舍饲为主的饲养管理
上面介绍的饲养管理方法适用于蛋用型鸭(麻鸭),一般肉用型鸭(如北京鸭)多采用舍饲的方法,或以舍饲喂料主,牧饲为铺。舍饲法的优点是,鸭子生活环境比较温暖、舒适,冬季及春雨、秋雨、黄霉季节能照常产蛋,亦便于管理,适合于家庭小规模饲养。
饲料是蛋鸭高产的物质基础。要保证鸭子吃饱、吃好。应注意饲料搭配,组成平衡日粮,饲料品种要多样化且相对稳定,不要经常变换,更不能有啥吃啥。最好是人市场购买配合料。
在使用配合料时,一定要根据产蛋率高低、气候冷热、体重大小、作适当变动,千万不能不分情况一样对待。
谷物类可用粉状、粒状各半或全部粉状混以其他饲料加水拌成干湿状喂给。鲜货(下脚)要煮透,青饲料要新鲜,不可中断。北京鸭一般每昼夜饲喂4次,即上午9点、下午3点、晚上9点、夜里3点:停产鸭日喂二次,一般每日每只消耗混合料3―4两,青料3―4两。麻鸭一般每天喂三次,早、中、晚定时给料,夏季天热,早上一顿应提前(5点),晚上一顿要推迟(7点);冬季夜长,可适当喂些粒料。为了补充矿物质,可在舍内食盆里放些碎贝壳、蛋壳等,让鸭子自由采食。产蛋期间不论熟料和生料均为2.2―2.5两,青料2―4两。
青料与精料的比例一般各为50%,但是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产蛋鸭过肥,可加大青草比例;不产蛋和人工强制换羽的鸭群,草料可占精料的70%以上,最多可达150%。青饲料缺乏时,可喂大麦芽,效果很好。
春季气候转暖,除增加鸭子在舍外活动时间,让其多接触阳光外,应抓好清洁卫生和防疫工作。特别是霉雨季节,天气潮湿,饲料容易发霉,疫病也开始流行,因此要抓好防疫工作,保持鸭舍清洁干燥,饲槽、饮水器等要勤洗。夏季天气炎热,舍外应有树荫及凉棚,晚上可在舍外过夜,舍内窗户应全部打开,勤撤干沙土保持干燥,可割些青草或椿树作垫料,既可造成凉爽环境,又能起到防病的作用。
秋季昼夜温差大,要尽量减少饲养管理条件的突然变化,否则会影响产蛋率。秋季日照时间渐短,夜间可人工补充光照,以增加产蛋量和延长产蛋期。每平方米鸭舍要有4―5瓦的光源,灯泡安装在离地面1.8―2.0米处,并不使留下黑暗的角落。补充光照的时间要恒定,每天早、晚固定开、熄灯时间,使补充光照与自然光照每昼夜达14―16小时。
为此,在舍内应设有两套照明设备,一部分光线较弱,可作为鸭群休息时用;一部分强光照明,供饲喂和刺激活动时用,没有电灯的地区,可用煤油灯代替。冬季饲养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作好保温工作。舍内铺清洁干燥的垫草,每天必须清除,翻晒。最好用温水拌料,饮水也用温水,严防吃雪和饮冰水,避免造成停产。在气候不低于零下10℃和没有大风的情况下,鸭子仍可放出。但当舍内外温差过大时,放鸭出舍前,应先打开窗户,使冷空气徐徐流入,待舍内外温度接近时,再放鸭出去,以免感冒。
鸭子多在后半夜产蛋,一般从半夜1点左右开始,到3―4时最多。春季和夏季产蛋时间较早,产蛋集中,冬季较迟,产蛋时间拖的较长。此外,产蛋窝对于鸭子产蛋有很大的影响。在冬季缺少垫草做窝,或者垫草潮湿,即使饲养条件很好,也会影响产蛋。因此,要注意添加垫草,勤晒勤换,保持垫草清洁干爽,既利于母鸭产蛋,也可避免弄脏鸭蛋。
还需要指出的是,母鸭有时产不正常的蛋,通常叫做异常蛋或畸形蛋,较常见的软壳蛋,甚至还有无壳蛋。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缺乏钙和维生素D,在早产或输卵管发炎情况下,亦能产生软壳蛋。
防治的方法,一是在日粮中增加一些含钙丰富的矿物质饲料,如蛋壳粉、贝壳粉、石粉等;另一点是在母鸭产蛋时,给以安静的环境,避免受到惊吓。
(三)人工强制换羽
母鸭经过几个月连续不断的产蛋,体内营养物质不断消耗,或因日粮中营养不完善及管理不善,都会出现脱毛换羽现象,换羽期间,母鸭产蛋量减少甚至停产;所产的蛋,品质也不好,容易破损;而且自然换羽的时间较长(约4个月),换羽后的初期产蛋也参差不齐,影响鸭群的饲养管理和种蛋的孵化。
为了保持鸭群产蛋平衡,争取秋冬季多产蛋,和冬季有较多的肉鸭供应市场,可以将一部分产蛋鸭(种鸭)在夏季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在短期内恢复产蛋。
人工强制换羽的时间,应根据各地饲养条件,鸭群产蛋率和孵化季节等来决定,一般在7、8月份进行。北京地区多在6月初,广东地区多在春末夏初(芒种前后)进行人工换羽。如鸭产蛋率下降到30%,有部分鸭子已开始换羽,又不是孵化旺季,也可进行强制换羽。
雏鸭的饲养管理
发布时间:2009-06-26 来源:
摘要:鸭子从出壳到50日龄称为雏鸭,其中又分为幼雏期与中雏期。幼雏期是指从孵化到21日龄的鸭子,这是整个养鸭生产中最关键的一个时期,由于刚出壳的雏鸭体质还很弱,不能调节自身体温,对温度比较敏感,如通风与保温不好,往往会发生呼吸道疾病(如感冒等);其次,雏鸭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