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袋料香菇安全越夏八防措施

发布时间:2008-12-12  来源:
摘要:我们根据西峡袋料香菇规模栽培十几年的越夏问题调查分析,总结出一套袋料香菇安全越夏防范措施,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1.防菌种含杂菌 菌种内含杂菌的因素较多,例如:培养料灭菌不彻底、接种环节消毒不严格、接种操作带入病菌、棉塞内含空气挤入、菌种转运呼吸或损伤、
    我们根据西峡袋料香菇规模栽培十几年的越夏问题调查分析,总结出一套袋料香菇安全越夏防范措施,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1.防菌种含杂菌

    菌种内含杂菌的因素较多,例如:培养料灭菌不彻底、接种环节消毒不严格、接种操作带入病菌、棉塞内含空气挤入、菌种转运呼吸或损伤、接入含杂菌菌种等原因的含杂菌菌种用于生产,就会潜伏不可估量的损失。

    1.1香菇菌丝潜伏病菌的观察 长期的制种与栽培管理中发现,在香菇菌丝适温培养中,可以穿过长毛菌、放线菌、黄曲霉菌等直观病菌,而在低于20℃环境中培养的菌丝,可以穿过青霉菌、淡绿色霉菌等常见病菌继续生长,已被香菇菌丝穿越覆盖的病菌区,如不仔细观察,很难与纯菌分辨,这类菌种的杂菌接入新鲜培养料中,遇到20℃以上条件还会恢复活性,如遇33℃以上高温,香菇菌丝停滞生长时,他们开始快速蔓延,可以使香菇菌棒在短时间内毁坏。

    1.2选用不含杂菌菌种 菌种培育过程应有控温恒温条件,如果没有培育菌种条件,到大型专业科研单位、菌种生产单位购种时,选用没有长到底的菌种,可粗略区分菌种生长后期纯度。使用瓶或袋式菌种时,要除去1~2厘米厚的表面老菌种。对于偏低温度培养的菌种,尤其是中心打孔接种的菌种,更要慎重选用。

    2.防拌料过湿

    常见香菇栽培技术资料介绍料水比为1∶1.2,如果按原料晒干的含水量为15%计算培养料含水率为(1-0.15)∶(1.2+ 0.15)≈63%。经过十几年的规模化效果对比含水率控制在50%~55%为最佳。

    春栽香菇菌棒越夏后的菌皮过厚,或含水率过高而影响出菇的主要原因是拌料含水量偏高。解决这一问题的实践操作是看料加水。即把拌好的原料加入新的栽培袋,用手轻压,轻轻抖掉原料,袋膜上无水印,有少量原料,并且一抖即净,为适宜含水量。其中,袋膜上没有原料为偏干,有水印或粘有培养料为偏湿。按上述拌料的栽培袋,表面转色为茶褐色与白色斑点相间的色泽,越夏后的出菇效果都较稳定。

    3.防菌棒潜伏病菌

    如果菌棒潜伏病菌,在夏季高温期就会发生毁灭性损害。防治措施如下。

    3.1装袋前一天拌料 传统原料从合成到点火灭菌,要求“当天拌料,当天装袋,大火猛烧”,这种形式使培养料中的杂菌孢子没有发芽,在100℃蒸气中不易杀死。例如常见脉孢霉的孢子在干热条件下,可耐130℃高温,它需要在30℃条件下6小时才能萌发出菌丝。而春季栽培时的气温在15℃左右,甚至更低,如果当天拌料装袋后,杂菌孢子处于未萌发状态,不易被蒸气杀灭。长期实践证明,提前一天拌料,让木屑充分吸湿,并在料堆发热中萌发,灭菌效果彻底并且稳定。
    
    3.2灭菌袋料封闭降温 袋料灭菌后2~4小时开垛,保持袋料温度在80℃以上时移到用8厘米塑料筒料吊起的全封闭降温室内,点燃气雾消毒剂封闭降温3~4天,可以有效防止自然空气中的病菌及附着袋表灰尘吸附杂菌,在接种之前引入杂菌。

    3.3无菌操作接种 经过2004年对开封地区自1999年以来的香菇袋料越夏,容易造成毁灭性坏袋的调研与现场对比中发现,大室接种的成品袋料在持续35℃环境中,出现软腐病现象,确认开放式接种是越夏困难的主要原因。只有在密封良好的接种箱中,按照无菌操作接种,才能获得稳定的成菌率,安全越夏,培育优良菌棒。

    3.4限位限温刺孔 刺孔是促进菌丝生长的重要措施。刺孔的要点:一是每次刺孔的位置限定在香菇菌丝团外边缘以内2厘米位置,刺深1厘米,采用定长度刺孔针刺孔,防止刺入新鲜培养料,感染杂菌。二是气温超过28℃不刺孔,防止刺孔后的菌棒自升温引起烧菌或感染杂菌。三是不在蜡封穴上刺孔,不在瘤状物上刺孔,不在袋膜空虚部位刺孔。

    4.防高温烧菌

    香菇菌丝生长温度5~32℃,最适24~27℃,10℃以下或32℃以上生长不良,35℃停止生长。经实验菇木中的菌丝在40℃经过20小时仍然存活,在45~55℃很快死亡。当你把菌棒放在35℃气温的阳光下,可以测出袋膜内温度达到 55℃左右。又如在35℃气温的遮阳网下面30℃高度的温度测量,比自然温度高出10~30℃,就会适当升高阴棚,在调温期喷水降温。

    4.1菇棚严密遮光 采用树枝或黑网建棚,均要全部遮挡直射光,可以在背面开通风口,保持全天通风,傍晚和夜里让全棚空气流通。如果在竹木林中建棚防止阳光透过光柱扫射菌袋,造成烧菌。

    4.2防自升温烧菌 刺孔后的菌棒内比表面温度升高1~2℃。养菌环境气温高于 26℃时,菌棒叠放不宜超过4层,并保持天天通风。菌棒放大气后,要单层排放在出菇架上,可以防止自升温烧菌。需要闭棚养菌的菇棚,日常气温超过25℃,要及时检测温度,开棚通风。

    5.防通风不良

    通风不好可使菌棒转色增厚,脱水不足。重点是建棚场地要便于空气流通,并在茹棚四周保持1米宽的通风道。顶部遮阳网与棚膜保持0.5米以上。

    6.防菌种穴染杂菌

    春栽香菇菌棒接入的菌种,因菌丝老化,失去抗杂能力,操作或管理不当容易感染病菌。

    6.1防装袋过软 装袋软的菌棒袋膜松弛,接种后的石蜡封口处容易裂缝或脱落接触空气。

    6.2防蜡封过厚 封口蜡温度偏低时的蜡封厚而不严,蜡面容易在搬袋过程中裂缝或从孔中吸入空气。要及时调整化蜡温度,保持蜡封菌种穴面薄而严密。其中,封口蜡抹到菌种上起沫是温度过热,易烧死菌种;抹上菌种表面不平滑,是温度偏低。

    6.3防刺伤菌种穴 刺孔增氧及放大气排湿等操作过程,要避免刺伤菌种穴,更不宜在菌种穴上刺孔, 防止吸入空气或接触雨水。

    6.4防雨水进入菌种穴 菌棒在出菇架上越夏期间,棚上应有棚膜挡雨。没用棚膜的菌棒点种穴面适宜朝上放或侧面放置为宜。

    7.防寒流袭击出菇

    秋冬出菇的春栽袋料香菇品种,以中底温为主。2~3月接种,立夏前后已进入转色期,遇到春夏交换季节的15℃左右寒流刺激,可能导致菌棒出茹。

    防治措施,一是寒流到来前后封闭菇棚,缓解温差刺激,并在寒流期间防止触动菌棒。二是如有出菇菌棒,可按正常的割膜育蕾方法管理与采收, 防止菇蕾闷死在袋膜内,引起杂菌感染。

    8.防菌棒脱水不良

    越夏菌棒含水量偏高(脱水率低于10%),是出菇困难普遍现象。经对多个同一品种的对比证实,影响脱水不良的原因有:拌料不均匀、培养料加水偏多、菌棒装料过实、菌棒刺孔和放大气均少于40个孔、菇棚四周通风不良及夏秋季节长期阴雨等。按照以上技术要求操作和管理使菌棒越夏后的重量比栽培时减少20%~40%重量,根据不同含水率分别采取:碰棒、注水、定时浸水等催菇措施。对出菇特别困难的菌棒可以试用封闭菇棚,在棚内点燃适量柴油(煤油)耗氧催菇。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