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作物品种布局、冬前病虫越冬基数、长期气候趋势预测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2年甘肃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总体呈中度发生趋势(3级),小麦条锈病、白粉病、马铃薯晚疫病、农田鼠害等在局部地区将偏重发生。具体预报如下:
一、预报结论
小麦条锈病:中度发生,局部地区中度偏重发生。其中,天水、平凉中度至中度偏重发生,陇南、庆阳、定西、临夏中度发生,局部中度偏重发生,甘南中度偏轻至中度发生。流行盛期陇南、天水及甘南冬麦区将出现在4月下~5月中旬,平凉、庆阳将出现在5月中~6月上旬,临夏、定西及甘南晚熟麦区将出现在 6月下~7月中旬。预计全省发生面积为600万亩左右。
小麦白粉病:中度发生,部分地区中度偏重发生。主要流行区域在陇南、天水、平凉和中部阴湿麦区;全省发生面积700万亩左右。
麦蚜、黄矮病:苗期蚜虫全省轻发生,穗蚜河东中度至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河西大部中度偏轻发生,局地发生较重,全省发生面积700万亩左右。黄矮病在南部中度偏轻发生,陇东及中部麦区轻发生。
叶蝉、红矮病:叶蝉中度偏轻发生,庆阳北部及东部子午岭沿线和中部旱塬山地中度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50万亩左右。红矮病在庆阳北部及子午岭沿线和中部麦区中度偏轻至中度发生。
麦红蜘蛛:中度偏轻至中度发生,河谷川塬区及半山向阳麦田偏重发生。主要为害区域在南部和陇东麦区。发生面积450万亩左右。
小麦吸浆虫:轻发生,中西部灌区中度发生。发生面积100万亩左右。
马铃薯病虫害:中度发生,病害以晚疫病、早疫病、病毒病为主,虫害以地下害虫、蚜虫为主,发生面积2000万亩左右。其中,马铃薯晚疫病中度至中度偏重发生,天水渭河以南部分区域及定西、临夏阴湿地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550万亩左右。
玉米瘤黑粉病:中度偏轻发生,局部中度发生,主要发生区域为河西制种基地和陇东玉米连作面积较大地区,发生面积200万亩左右。
玉米蚜虫、红蜘蛛:中度偏轻至中度发生,局地中度偏重发生,主要为害区域在河西及中东部地膜玉米田,发生面积各300万亩左右。
玉米螟:中度偏轻至中度发生,主要为害区域在陇南、天水、陇东及中部地区,发生面积300万亩左右。
棉铃虫:中度偏轻至中度发生,主要为害区域在河西棉区及玉米、蕃茄制种田,发生面积150万亩左右。
油菜病虫害:中度偏轻发生,以蚜虫、黑缝叶甲、蓝跳甲、茎象甲、小菜蛾等害虫为主,菌核病在陇南等地轻发生;发生面积共350万亩左右。
蔬菜(瓜类)病虫害:中度偏轻发生,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呈上升趋势。其中:斑潜蝇、温室白粉虱中度偏重发生;小菜蛾、菜青虫、蕃茄早(晚)疫病、豆科灰霉病、瓜类霜霉及白粉病中度发生,总发生面积750万亩左右。
棉花病虫害:中度偏轻发生,以棉蚜、苗立枯病、叶螨为主,发生面积约120万亩左右。
地下害虫:中度偏轻至中度发生,主要种类为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发生面积1200万亩左右。
农田杂草:中度偏轻至中度发生,部分地区中度偏重发生,以播娘蒿、看麦娘、麦瓶、离蕊芥、刺儿菜、荠菜、离子草为优势种。发生面积2800万亩左右。
农田鼠害:中度偏轻至中度发生,局地偏重发生,河东以地下鼠为主,河西以地上鼠为主。发生面积1100万亩左右。
二、主要预报依据
(一) 种植结构及品种布局
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和品种布局对重大病虫害发生相对有利。从2010-2011年小麦品种抗锈性观察圃监测结果看,我省70%左右的小麦主栽品种对条锈病表现为中、高感病,主栽品种抗病性较差,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为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的发生流行创造了有利的寄主条件。马铃薯种植面积大,抗病品种少,种薯带菌率高,有利于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玉米面积增幅大,且连作面积不断扩大,使田间病菌积累多,导致种子带菌问题日益突出,玉米瘤黑粉病等病害逐年加重。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蔬菜病虫害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场所。
(二) 病虫越冬基数
据各地测报站冬前调查,秋季病虫害发生程度总体重于去年,越冬基数较大。秋苗期小麦条锈病发生范围广,面积大,程度重,冬前菌源量较大;去秋9 月下至10月上旬出现了大范围持续降水天气,10月中至11月下旬天气晴好、气温偏高,气候条件对小麦白粉病和麦蚜、麦蜘蛛等病虫害的发生比较有利;入冬后冬麦区气温偏高,利于病虫害安全越冬。
(三) 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总体无明显不利。据气象部门预报,冬季全省大部降水比常年略偏多,气温略偏高,有利于小麦条锈病等病虫害的安全越冬;春季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对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等病害流行稍有不利,对小麦红蜘蛛、蚜虫等虫害发生有利;夏季中南部和陇东降水偏多,有利于晚熟麦区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初秋全省大部降水偏多,对马铃薯晚疫病等病害流行较为有利。
三、建议
针对2012年我省小麦条锈病、马铃薯晚疫病等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在部分地区将中度偏重发生的形势,各地应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监测预报。各测报站要采取定点系统监测与面上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密切监测小麦条锈病等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为害动态,及时发布趋势情报,为各级主管部门指挥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做好宣传培训和防治准备。各地要利用冬闲时期,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病虫监测和防治技术培训,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的病虫害诊断、调查水平和农民群众的防治意识及水平,为做好病虫测报和关键时期开展防治打好基础;要做好小麦条锈病、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害的防治准备工作,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筹集监测防治经费,及早贮备防治药械,为流行期大田防治提供物资保障;要加强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做好防治器械的维修和保养。
(三) 做好早春小麦条锈病监测防控。陇南、天水等早发区要切实贯彻小麦条锈病“打点保面、打南保北”的防治策略,做好早春带药侦察,对条锈病早发田块要及时进行挑治,发现一点,控制一片,有效控制病情传播蔓延,减轻春季流行为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