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刚刚结束的农药知识产权保护沟通交流会上了解到,国内农药企业自主创新水平较低。截至目前,我国独创的农药品种只有27个。
据了解,近年来虽然我国农药行业加大了科研开发投入,建立了南北方农药创制中心,依托现有国内农药科研力量,创造出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效农药品种,如杀虫剂硝虫硫磷,除草剂丙酯草醚,杀菌剂氟吗啉等,但与跨国公司相比,国内农药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较低。截至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农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仅为1%,我国独创的农药品种只有27个。而据Agchem Business咨询公司出版的报告《2011年跨国农药公司在中国》显示,先正达、拜耳、陶氏、杜邦、巴斯夫这5家跨国农药企业在中国获得登记的农药产品就有74个。其中,除草剂27个、杀虫剂19个、杀菌剂22个,其他包括杀螨剂、灭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内的产品6个。
据了解,我国创制农药产品少的原因,主要是成本太高。“开发一个新的农用化学品平均耗资超过2.56亿美元,开发周期超过9年。从14万个分子中才能筛选出1个从实验室走到田间。每个新产品要进行超过120个试验来确保其安全性和药效。”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植物保护部研发经理宋颖告诉记者,全球前10位的作物科学公司每年在产品研发方面的投资大约为50亿美元。
面对如此高昂的成本,国内农药企业由于规模小、利润薄,往往不愿加大投入。国际农药巨头一直延续“专利农药—丰厚利润—加大研发投入—新专利农药”的发展路线,凭借研发和专利优势占领了大量的农药市场;而国内企业以仿制生产国外到期专利品种为主,一些企业甚至在对方产品还在专利保护期时就在市场上投放销售,导致侵权纠纷时有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农药企业加快创制已经刻不容缓。工信部今年2月出台的《农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到2015年,我国农药创新品种要累计达到50个以上,重点农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要达到5%以上,农药全行业的研发投入要占到销售收入的2%以上。这为我国农药企业加快研发提出了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