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普遍出现了短缺,工资不断上升,农民工日工资由以前的二三十元上涨到了现在的100元左右。一般一个劳动力每 月打工就能挣到3000多元,而且不承担风险,而一头育肥牛的收益也就3000元左右。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越来越多,农民收入不再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 造成肉牛产业从存栏规模上处于萎缩。以前走进一些养殖村,四处能传来牛叫声,村道上撒着牛粪,如今这一风景随着农民工进城而销声匿迹了。
传统上农户养牛作役用,养母牛除了役用还可得到牛犊的收益,这样养母牛比养公牛赚钱。近年来,随着广大农区,特别是农业机械的逐步普及,养牛从过去的役 用转变为肉用,农民不再因为耕种农田而饲养黄牛,农村役用牛数量日益减少,而且在育肥和肉用方面母牛逊色于公牛,导致千家万户养母牛的局面逐步解体,基础 母牛数量减少。
师向东分析说,以前千家万户的农民都养母牛,不计成本,现在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老百姓一算账,养母牛亏本不划算,就出现了没有人愿意养母牛的情况。由于基础母牛下降,导致牛源更加紧缺。
政府鼓励和扶持是关键
全国性的牛源紧缺和需求量增加,会给甘肃牛产业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呢?
“甘肃气候干燥凉爽,资源丰富,加之劳动力成本低,发展肉牛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曹兵海认为,在全国牛源紧缺的情况下,甘肃应该大力发展中、高端肉牛产业。
在当天召开的“中国·康乐现代肉牛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上,曹兵海充分肯定了康乐县探索出的“政府引导、协会组织,龙头带动、基地支撑,科技服务、市场运作”的“康乐模式”。
康乐县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结合的农牧区交汇地带,发展肉牛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政府连续8年出台了做大做强肉牛产业的实施意见。“为了鼓励农户多 养基础母牛,我们实行良种补贴”。康乐县畜牧局局长马少飞介绍说,对从县外引进的新增能繁母牛每头补贴1000元,母牛每产活一头犊牛补贴200元。对能 繁母牛达到30头以上的母牛繁育场,每产活一头犊牛补贴300元。目前,康乐县已经建立了3万头良种母牛繁育核心群。
发展肉牛产业由于 投资大、门槛高,挡住了一些想养牛的农户。康乐县为了扶持民间养牛,不仅成立了金牛资产担保公司,还搭建了妇女小额贷款平台和双联惠农贷款平台,为全县3 头以上母牛、5头以上育肥牛养殖户提供贷款担保,目前已累计担保贷款1亿多元。成立了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通过联户担保,随时借贷,为养殖户解决1-2万 元的短期周转资金,康乐县近三年为畜牧产业投入资金6亿多元,其中政府整合资金8000多万元,调动民间资金3亿多元,最大限度地破解了产业发展的资金难 题。
养母牛,政府给补贴,想发展肉牛产业,政府提供贷款,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户发展肉牛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今康乐县年肉牛饲养量 达20万头,出栏7万多头,畜牧业总产值达5.8亿元,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630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四分之一。肉牛产业已成为康县群众增收的 “铁杆庄稼”。
康乐县发展肉牛产业,只是甘肃省发展肉牛产业的一个缩影。
甘肃是我国六大牧区之一,饲草料资源十分丰 富,发展养牛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甘肃省各级政府大力支持肉牛产业发展,启动实施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累计安排草食畜牧业专项资金10亿多元,带动 社会资金20多亿元,重点培育20个肉牛产业大县。扶持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模养殖等关键环节,形成了肉牛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良好格局,探索出了 一条新路子。
目前,甘肃牛饲养量达到了662万头,在近几年全国牛存栏总体下降的情况下,甘肃的肉牛产业逆势上扬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全国的位次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