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液态奶"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始作俑者是某"专家"的"国内60%以上的液态奶可能都是由奶粉冲兑"说法,此言一出,在国内乳制品市场掀起一层"巨浪"。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乳业界专家、学者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则唇枪舌剑,老百姓们却一头雾水。事实真相到底如何?近日,记者前往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采访了国家现代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教授。
缺乏基本数据分析
有报道称"2005年到2008年,我国进口奶粉一直在3万吨~9万吨之间徘徊,去年达到60多万吨。短短几年间进口数量增长了近10倍,而这些奶粉有的做饼干等其他食品,有的用于婴幼儿奶粉,但不多,最重要的用途就是用来冲兑做液态奶了。"
"进口奶粉数量的增加是由多重因素影响的。因此,'60%液态奶由奶粉冲兑'的说法与事实不符,进口奶粉量的增加不能简单的归因于冲兑液态奶所致。"李胜利认为,我国奶粉(包含国产和进口)中70%用作其他食品行业的生产原料,比如配方奶粉,乳制品,面包、饼干等烘培食品;30%用于生产冰激淋、乳饮料等。
一部分进口奶粉用于生产婴幼儿奶粉及其他奶粉。根据消费情况初步统计,2012年全国奶粉生产量为136.50万吨,婴幼儿配方奶粉产量达40万吨~50万吨。虽然2010年至2012年我国奶粉产量增幅不明显,但随着国内消费者对高品质婴儿配方奶粉需求的增长,国内和外资奶粉生产企业对奶粉的进口量也随之增加,导致我国奶粉进口量近5年显著增加。
另一部分进口奶粉用于生产含乳产品。近几年我国含乳产品发展迅猛,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工业销售产值从2008年的322.89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733.85亿元,对进口奶粉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另外,进口奶粉还用来生产调制乳产品、冰淇淋、发酵乳和烘焙食品等。同时,使用奶粉生产的"复原乳"(还原奶)也占一定比例,如旺旺复原乳、味全复原乳等,使用"复原乳"生产的产品均在标签的明显位置有标识。
"只有极小部分进口奶粉用于生产液态奶。因为标准化的要求需要添加小于0.5%(W/W)的奶粉,以保证产品蛋白质含量合格,以便为消费者提供指标稳定的液体奶。"李胜利介绍说,但是奶粉添加量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如果牛奶干物质含量按12%计算,必要时需添加的奶粉仅有0.06%,这也需要在产品标签上体现"复原乳"的标识,而且国家和企业都是严格按此执行的。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我国全年液态奶产量为2146.5万吨。李胜利给记者做了一个简单的推算:假设这2146.5万吨牛奶中的60%是由奶粉冲兑的,奶粉冲兑液态奶按照1∶8的比例计算,那么需要的奶粉数量约为161万吨。事实上,2012年我国进口奶粉仅有57.28万吨,进口的奶粉即使全部用来冲兑液态奶,都无法满足乳品企业的液态奶需求量。该统计显示,2012年中国液态奶的供求基本平衡,根本无需额外增加奶粉来冲兑60%的液态奶。因此,"60%液态奶由奶粉冲兑"的说法不攻自破。
企业得不偿失
有报道称“2005年的进口奶粉还原成液态奶的成本为每吨液态奶需要1.5万元左右,而从国内采购原奶的成本需要2.2万元,每吨存在高达6000元以上的差价,使得大量中小企业以及大企业都纷纷采购国外奶粉,包括进口大量低质、低价的奶粉冲兑。”
对于此种说法,李胜利认为企业采用进口奶粉冲兑液态奶的实施成本较高。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奶粉冲兑液态奶涉及到企业原有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线的调整,存在企业丧失原有奶源的风险,同时会使实际生产成本增加。第二,现时国际市场奶粉价格使得企业生产“复原乳”不合算。现有奶粉价格每吨为4.5万元~4.6万元,做成“复原乳”的成本是每公斤5元,而牛奶的价格仅为每公斤3.5元,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量,如果用奶粉冲兑液态奶只会使成本增加。第三,奶粉冲兑液态奶,风味口感与纯牛奶有明显区别,易于分辨,企业存在丧失消费者的风险。第四,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标准对“复原乳”使用和检测等提出了明确规定,再加上目前国家对乳制品监测力度的加大,使得乳企违规成本提高。“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乳企是不会使用奶粉冲兑液态奶的。”李胜利说。
根据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要求规定,巴氏杀菌奶(低温杀菌的鲜牛奶)不允许使用奶粉为原料进行冲兑,也不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凡在灭菌乳、酸牛乳等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复原乳”的,不论数量多少,自2005年10月15日起,生产企业必须在其产品包装上醒目标注“复原乳”,并在产品配料中如实标明复原乳或乳粉所含原料及比例。
农业部在2005年出台了《巴氏杀菌乳和UHT(超高温瞬时处理)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标准(NY/T939-2005),对巴氏杀菌乳、UHT灭菌乳设置糠氨酸和乳果糖的限值指标,据此来判断奶中是否添加了复原乳,这为检测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的复原乳成分提供了科学依据。
近年来,国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严厉打击乳制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国家也三令五申严厉查处使用奶粉生产调制乳、灭菌乳不标注“复原乳”标识的违法行为,这种情况已得到有效治理。
“冲兑门”再敲乳业警钟
“国内60%以上的液态奶可能都是由奶粉冲兑”的说法经媒体报出后,李胜利组织了国家现代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人员,走访了北京、吉林长春的近40家大中小型超市,对有关乳品生产企业乳粉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
“通过对国内16个知名乳品品牌的50多种产品的调查发现,有12家在其液态乳品中使用了乳粉的,均在其产品标签中有明确标注,而且多数销售情况良好。UHT奶和巴氏杀菌奶的外包装标签配料表中,标注的是‘生牛乳’。一些调制乳、灭菌乳,成分中也标注‘生牛乳’。”李胜利说,其中部分产品如含乳饮料,在使用奶粉冲兑时,也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在其产品标签上明确标注了奶粉的使用。目前标明“复原乳”的,主要是旺仔牛奶、味全等部分产品。另外,一些含乳饮料的成分中也明确标注有奶粉、全脂奶粉或脱脂奶粉等。“送奶到户的巴氏杀菌奶中不存在添加奶粉的现象,因为用户天天饮用,对其习惯的牛奶风味容易分辨。”
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各大超市中销售的液态乳品牌中,对乳粉的使用均有明确标注,无违法添加奶粉勾兑的现象发生。但是,也可能存在极个别企业在牛奶销售旺季如中秋、春节期间违规使用奶粉勾兑生产纯牛奶的现象。也有企业在产奶旺季或牛奶滞销期将剩余牛奶加工奶粉,待销售旺季再勾兑加工生产液态奶的情况。
“通过此次事件的深入调查和了解,我们欣喜的发现,在”后三聚氰胺“时代,为了恢复消费者信心,不论是乳制品企业还是政府都从自身出发加强了乳制品的质量控制和监管力度。”李胜利说,首先,现在乳品企业从奶牛养殖、防疫、挤奶、运输一直到加工环节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检测体系,以确保牛奶从牧场到餐桌都是安全优质的,一旦哪个环节牛奶出现质量问题,乳品企业当即销毁。其次,近年来国家针对乳制品行业也出台了一系列严苛的法律法规,加强了对乳制品的第三方抽检频度,加大了对违规企业的惩戒力度,以确保乳制品市场的食品安全。第三,目前国内的大环境下,乳制品质量一旦出现问题,信息时代的快捷传播会第一时间将该生产企业置于风口浪尖,使其消费者信任度严重缺失。综上考虑,乳制品企业必然加强自律,会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绝大多数的正规企业是不会使用奶粉冲兑液态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