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草原,养牛的农牧民知多少!可是能像罗发超这样,每走一步都精打细算,每一步都踩着科学养牛“鼓点”的“牛倌”,说实话还不是太多。
罗发超家住尼勒克县乌拉斯台乡托格金村。高中毕业后,他和村里其他回族、哈萨克族牧民一样,一年到头赶着牛群在四季草场流动放牧。当时他家80多头牛大都是土种牛,尽管土种牛具有耐粗饲的特性,但同时也有个头小、养殖效益不高的明显劣势。
2003年,罗发超以每头1万元的高价,从自治区种畜场引进2头新疆褐牛种公牛,通过自然交配,对自家的土种牛进行改良。此后不久,小罗又通过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畜牧部门购进新疆褐牛冻精,实行人工授精。每年新出生的小母牛留下扩繁,小公牛出售给其他牧民育肥。到现在,罗发超的改良牛已经增加到270多头。
随着牛的数量逐年增加,草畜矛盾也越来越突出。2005年,罗发超借助国家项目资金,将自家2000亩冬草场建成围栏草场。次年,小罗再接再厉,个人投资8万元,把另外2400亩夏草场也改造成围栏草场,产草量因此大大增加。那以后,罗发超每年5月把牛赶到2400亩经过围栏的夏草场放牧,10月下旬再把牛赶回来,利用2000亩打草场收获的牧草进行舍饲,以最低的饲养成本,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暖季放牧、冷季舍饲”。
舍饲离不开好的棚圈。2009年8月,罗发超在乡里大力支持下,自筹资金45万元,再加上乡政府提供贴息的40万元贷款,建起了两栋带阳光板顶棚的标准化牛舍。另外还挖了一座900立方米的青贮窖。
这一年罗发超除了从自家打草场拉回来的20多卡车牧草以外,还买了10多吨玉米,2万捆麦草。此外还在自家承包地里种了60亩饲料大麦。
那么多饲草料,靠200多头牛能吃得完吗?罗发超笑道:冬窝子里还有600只羊呢!
自己的日子好过了,罗发超没忘了帮助其他人。去冬以来,伊犁河谷雨雪不断,很多牧民面临缺草缺料的困难。今年3月,罗发超主动找到乡领导,要求为受灾牧民捐献麦草1000捆,另外还提出赠送5头一岁小公牛给附近的贫困牧民。
采访中罗发超还谈到,目前他家牛圈里生产母牛的数量已经达到200头,再过几年,生产母牛存栏数就可以达到500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