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研究与开发
对肉牛杂交优势利用的研究 保留良种黄牛基因的三元轮回杂交。在肉用品种、兼用品种轮回杂交的基础上,选择良种黄牛公牛(南阳黄牛、郏县红牛)进入新一轮的杂交体系中。杂种后代母牛性状优良者均可进入基础母牛群,参与下一轮的杂交,所生产的杂交公犊牛均用于育肥。通过生长发育和肉用性能等指标的比较,确定了适宜的轮回杂交模式,筛选出最优组合———南夏西南。对地方黄牛基础牛群进行良种登记,优选牛源;开展地方黄牛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实施肉牛育种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了河南省肉牛生产计算机管理支持系统。形成了提高犊牛质量的综合措施,为河南省地方黄牛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优质肉牛生产技术集成 研究了杂种母牛的繁殖与哺育规律,提高受胎率和犊牛成活率。重点研究了激素诱导发情,适时输精技术,提高了黄牛冷配受胎率。重点试验场的母牛情期受胎率达到74%,犊牛成活率98%;研究杂交犊牛的生长发育规律,实施两种模式早期补饲,提高犊牛断奶重,实现了三元轮回杂交犊牛的精确补饲与犊牛的标准化饲养。优化与调控营养技术,进行肉牛不同生产阶段的饲料配方及添加剂与生产成本的研究,开发利用地方饲料资源的肉牛精料生产技术;研究育肥牛的增重规律,探讨直线育肥和阶段育肥模式,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肉牛及当地的饲料资源,研究轮回杂交牛的不同育肥技术体系,形成了三元轮回杂交牛适宜的育肥模式,形成了适宜于供港肉牛的饲养技术;系统集成规范化、标准化饲养的生产技术,形成肉牛产业发展的配套技术体系。同时,开展了示范基地建设。
建立肉牛生产保障体系
肉牛冷配体系 建立了以河南省畜禽改良站为龙头,以县市家畜改良站为指导,以乡镇冷配点、村级冷配点为依托的四级黄牛冷配改良体系。
肉牛繁育体系 在基地县按照《肉用母牛选配技术规程》进行良种母牛登记,有计划地对母牛选种选配。
肉牛生产技术体系 制订了《肉用基础母牛规范化饲养管理技术规程》、《肉用犊牛规范化培育技术规程》、《肉牛育肥规范化饲养管理技术规程》等 4 个技术规程。 开展了肉牛生产系统与肉牛流通系统的研究。
优质牛肉与牛肉制品的研发
针对影响牛肉质量的因素,从体重、年龄、性别等方面优选牛源,研究胴体在冷却成熟过程中肌肉特性的变化,从而发现提高牛肉嫩度等质量指标的综合措施。开展了牛肉的分割、深加工技术研究。
在对传统腊肉、腌腊火腿类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工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适合国人消费口味的、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新型发酵牛肉制品。
优化发酵工艺 对温度、湿度和风速的程序控制;快速启动发酵,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毒素产生。通过接种优良发酵剂对原料肉进行有限发酵。缩短腌制时间,改善盐分的均匀性。采用先进的设备,缩短生产周期。
制定发酵牛肉制品产品标准 通过寻找关键控制点,建立了发酵牛肉制品的质量控制体系,通过控制措施,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通过开发新型牛肉产品,完善了产业链和提升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项目实施的效果
通过项目实施,在项目区建立起优质肉牛生产基地三处,使项目区基本上实现了肉牛生产良种化,18月龄肉牛的平均体重增加58.0千克左右。扶持起千头肉牛育肥场10个;使出栏肉牛优质比例达到95%,肉牛的屠宰率57%以上,净肉率48%以上,提升了肉牛生产出口基地的档次和水平。项目的实施,也提升了牛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产业化生产高档牛肉产品,同时使新开发的两个系列5种发酵牛肉产品成为市场主打产品。
项目的实施为提高河南省整体养牛水平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通过项目的实施培养了一大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了农户肉牛养殖技术水平。 通过培育肉牛养殖企业,起到了“点灯一盏,照亮一片”的作用。在推广的区域,“秸秆养牛”已经成为农民普遍采用的养殖模式。
该项目的实施采用 “产-学-研-推”诸方面联合攻关,既解决了河南省肉牛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技术,又取得了创新。采取“试验研究→总结→熟化、物化→示范、推广”的路线进行研究与推广,保证了技术攻关和成果的及时转化。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值得倡导的科技创新途径。
优质肉牛杂交优势利用与产业化技术研究 的成果符合生产和市场的需求,已经在项目区及周边地区进行示范推广,加速了同类地区养牛业产业化发展。
优质肉牛杂交优势的利用与产业化技术研发
发布时间:2010-05-07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摘要:对肉牛杂交优势利用的研究 保留良种黄牛基因的三元轮回杂交。在肉用品种、兼用品种轮回杂交的基础上,选择良种黄牛公牛(南阳黄牛、郏县红牛)进入新一轮的杂交体系中。杂种后代母牛性状优良者均可进入基础母牛群,参与下一轮的杂交,所生产的杂交公犊牛均用于育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