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养牛户冠军到新疆阜康市九运街镇六运村把农民高如忠的两头牛牵回家去养,走时给高如忠留下7000元钱,这让高如忠非常高兴。
因为这两头牛,高如忠这个春节都没有过好,养牛是个体力活,加上今冬雪厚草少,他今年70岁了,感觉力不从心,他养牛本打算卖牛奶挣点钱,谁曾想,人家嫌奶清,收奶的不要,正发愁呢,村委会主任建议他:找个养牛的替你代养啊!一句话提醒了高如忠,这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九运街镇的五运片区、黄土梁片区有养牛的传统,农户家家都养牛,虽然都养牛,但由于缺少规模,养殖技术低,特别是现在,随着牛奶市场的逐步规范,仅牛奶的品质一项,就使奶农的卖奶效益大打折扣。
农忙季节,不少农户因劳力少,顾了农活,难顾养牛;近年村里推行“牛入托”的办法,有效缓解了奶农的这个难题。比如,奶农把牛托给养殖技术好的养牛户代养,“牛保姆”给农户一年一头牛3500元,并为牛买保险,签下合同,合同期满,可以收回牛也可以继续“入托”。农户可以代养一年、两年或十年。在专业养牛户的管理下,牛奶的品质达标,厂家技术员坐镇挤奶厅,农户和“牛保姆”双方互利互惠,种田的不误农时挣钱,“牛保姆”专心养牛也挣到了钱,双方都受益。在九运街镇,“牛保姆”做得最大也较好的,要数大庄子村的冠军,他家里养了60余头牛,还接收了本村和其它村7户农民的20头奶牛“入托”。
“牛保姆”还让不养牛的人看到了投资商机。比如在机关工作的吴常军就打算:拿出8万元让冠军帮助买10头牛“入托”,一年就有35000元的收入,不到三年本钱回来了,剩下的就是白赚了。农村年轻人外出务工,买两头奶牛“入托”,每年的牛钱给老人养老,可以尽孝道。
在阜康市,正规的“牛保姆”有十多个。政府对这样的养牛办法也大力扶持,除了鼓励农户将牛“入托”外,还提供了优惠的养殖政策,比如在九运街镇,一头牛补助3亩饲草料地;建规模大的养殖场,免费或低价提供场地;提供无息贷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