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0日,由新疆农垦科学院主持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新疆肉牛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相关专家评审后通过鉴定。专家称,该研究成果达国内先进水平。
该项目历时4年,围绕兵团奶牛、肉牛产业发展的需求开展了相应研究和示范工作。项目科研人员适时将成熟技术应用于肉牛生产实践中,先后将研发的4种营养调控产品应用于农八师、农九师项目区,开展了不同品种、不同方法的肉牛育肥工作,尤其是对荷斯坦公牛犊的育肥,开展了断奶前后荷斯坦公牛犊瘤胃机能及消化代谢规律、肉牛生长调控技术、荷斯坦公牛阶段育肥及其效果评价等11项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适合寒冷地区应用的肉牛生产技术体系。目前,项目区形成年出栏育肥牛2200头、屠宰分割加工肉牛近5000头生产规模,累计育肥出栏杂交改良牛9279头、荷斯坦公牛犊808头,累计创造经济效益1500余万元人民币。
近年,兵团奶牛产业迅速崛起,其中农一师、农七师、农八师、农十二师以良种澳牛为主的品种牛已超过10万头。据介绍,该项目的实施,不仅能有效促进肉牛产业发展,而且能起到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发展互补以及提高奶牛养殖综合效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