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好真关键 村支书的养牛绝招
发布时间:2017-03-01 来源:新农网整理
摘要:“支书,老魏把牛眼睛下面的疙瘩铲破咧,血冒得厉害,止不住咧
“支书,老魏把牛眼睛下面的疙瘩铲破咧,血冒得厉害,止不住咧!”1月20日,张广田接村民电话跑进牛棚,几名合作社成员围着一头流血的安格斯黑牛,不知所措。 “我看牛脸上吊着几个疙瘩,就想用铁锨给铲掉。”村干部魏勇学尴尬不已。 “牛身上长疙瘩说明身体里有寄生虫,咋能拿铁锨铲?干啥事都要讲科学,你们要和村民一起参加培训!”张广田说,这头安格斯黑牛已经喂药驱过虫,再过10多天,身上的疙瘩就会自然脱落。 泾源县大湾乡何堡村党支部书记张广田创办聚心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养殖安格斯基础母牛,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 2016年2月,第一批来自澳大利亚的安格斯黑牛运到何堡村。 看着这些“金贵”的小黑牛,一些村民不敢养,怕养不好。 张广田把5户没有饲养能力村民的22头牛接到合作社代养,每头牛每年给1000元的分红。3年后,牛长大好养了,村民再拉回家自己饲养。 安格斯牛落户何堡村没几个月,身上开始出现指头大小的疙瘩。 养殖户们慌了,都来找张广田讨主意。 张广田把养殖户们集中到合作社的牛棚里现场培训:这些牛在澳大利亚牧场是放养,每天都能吃上草药,得寄生虫病的比较少;来我们这里是圈养,吃的是玉米杆和青储饲料,容易生寄生虫。 “那咋办?”村民们疑虑重重。 “先给喂药驱虫。”张广田说,“早晨乘牛还没吃草料先喂驱虫药,虫就把药吃了。” 养殖户们按照张广田的办法给驱虫,10多天后,牛身上的疙瘩果然都脱落了。 “嘿,咱支书养牛真有绝招。”村民们对他很是佩服。 “要好好学习科学知识。”别看张广田年纪大了,学习起来劲头十足,积极参加泾源县组织的肉牛养殖培训班,课后还买书自学,成了何堡村数一数二的安格斯牛养殖专家。 针对泾源县实际,张广田还总结出安格斯牛养殖三部曲:先驱虫,后健胃,再配种。 经他指导养殖的安格斯基础母牛,膘肥体健,毛色鲜亮。 “安格斯牛要定时喂养、饮水、消毒,饲草配比要科学,每天早晚各喂养一次,要给牛反刍留出时间,既节省草料,又长膘快。”张广田将养牛的“绝招”娓娓道来,牛是否感冒,要看看鼻子上有没有汗;肠胃是否健康,要测测反刍次数是否正常,每分钟反刍26次左右的牛,一般来说是健康的…… 几年来,张广田把养牛的“绝招”都一一传授给村民,何堡村的养牛事业也芝麻开花节节高,“牛丁兴旺”,全村已经出生了7对“双胞胎”,这在以前都是稀罕事。 几年前,村民范清学家的一头牛难产,小牛胎死腹中取不出来,他想赶紧把母牛宰了卖肉,免得母牛死了损失更大。张广田到场一检查,原来是小牛的腿卡住了,他把小牛的腿捋顺,三下五除二就把小牛取出来了,保住了母牛 “接生也是个技术活,有绝招。”张广田说,根据胎位不同,变换母牛的体位,就能顺利地帮助生产。 近两年来何堡村肉牛高产,2016年张广田接生27胎,全部存活。(记者 李虹 杨宗惠 丁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