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乡新津村九组贫困户杨小红家,住在新津乡谭家山半山腰上。这里原有两百多户人家,后来,多数人都搬到山下去了,这里现在只剩下三四户人家。
杨小红家有7口人,上有二老,下有三个在校念书的孩子。一直以来,三个孩子上学所需的花费,是最令杨小红头痛的事。三个孩子每年要花费近两万元,每到孩子们要钱时,杨小红就很无奈,平时不得不节衣缩食为孩子们省着。
不过,自从杨小红和丈夫干起了养殖业,养上了牛羊,境况则大为改观,生活一下子就明媚起来了。
辞工回家养牛羊
杨小红丈夫代登亮是故陵人,20年前上门到杨小红家。婚后,夫妇俩外出打工,代登亮在一建筑队做砖工,杨小红就跟着他做小工。两人省吃俭用,攒下一笔钱把老家的土房改建成了砖瓦房,花光了积蓄。夫妇俩本想多干几年,再挣点钱,但是考虑到父母年老有病,干不了农活,也无力照顾三个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所以,夫妻二人就决定回乡发展。
2013年,杨小红和丈夫辞工回到老家。之前他们就已商议好,回家养殖牛羊。杨小红说,全家有7口人,光是三个孩子每年的开销就难以承受,只种庄稼,很难脱贫致富,只有一边种庄稼一边搞养殖业才有出路。她与丈夫合计,就算一只羊卖三百元,卖十只羊就有三千元。如果顺利,一家人的生计就不用愁了,孩子上学也就不成问题了。
大力发展养殖业
杨小红两口子最开始买了6只母羊和一头牛,后来县商务局又给他们家送了30只鸡苗。每天早上,夫妇两个其中一人就赶羊上山去放,下午四五点钟把羊赶回来后又换另一人去放牛。杨小红说:“牛和羊不能一起放,牛要走较宽的路,窄了去不了,而且得有人一直跟着,以免糟蹋人家的庄稼。”
当初,由于缺乏经验,他们家养的牛羊和鸡不是生病,就是被野猪叨跑,害得两口子瞌睡都睡不踏实。那段时间,羊嘴里长疮,涎水直流,吃不了东西;有时生了病,肚子发胀,不久就死了三四只。夫妇俩急得茶饭不思,夜不能寐。乡畜牧办的工作人员听说后,就主动赶来给他们指导,教他们用什么药打什么针,还送给他们一本养羊的书让他们学习。此后,杨小红就一边放羊一边看书,学到了不少养羊知识,知道了羊不能吃什么草,什么时候才可以去山上放。后来,他们家的羊就很少生病,而且越长越壮。
除了怕牲畜生病,经常有野猪来骚扰也是令他们颇为头疼的事。一天晚上,有四五头野猪窜到地坝外边来了,狗狂叫不已。夫妇俩迅速披衣起床,拿着手电筒赶出去,费了好大劲才将野猪赶跑。为了防野猪,杨小红两口子经常深更半夜还在外面转悠。“去年种的西瓜,刚一成熟就被野猪吃了;包谷被野猪一吃一坝坝!”说起这事,杨小红直摆头。
虽然很苦很累,但为了一家人过上好日子,夫妇俩不辞劳苦,不但养了牛羊和鸡,同时还种了玉米、菜籽、芝麻、南瓜、柑橘树等。杨小说红,每到下半年,她家的羊就要卖些出去,预计今年要卖四五十只。牛已经卖了两头,收入七八千元。今年端午节期间,她家那百把只鸡一下就卖了几十只出去,不久前有人问她还卖不卖,她说等鸡多生些蛋了再卖。
对政府心怀感激
有句话,杨小红经常挂在嘴边:“很感谢政府的关怀和帮助!”在她看来,政府是真心实意地在帮助贫困户脱贫。当初他们决定养殖牛羊的时候,乡政府就给杨小红家发放了养羊补助资金4000元、产业扶贫到户资金2000元,县商务局帮扶鸡苗30只,乡政府畜牧办经常给他们指导。后来乡政府又为她家接上了自来水,修好了人行便道。她大女儿考上大学时,乡里又给她家送去教育资助金5000元。
杨小红说起这些事,满脸的感激之情。她拿起手机,望着一旁的村会计吴启安,有些遗憾地说:“要是能装上宽带,那就更好了。”她说,她儿子经常告诉她,现在是信息时代,要多了解新信息。所以她现在也喜欢用手机上网,但是手机免费流量很快就用光了,花钱购买又舍不得。
“别担心!”村会计吴启安接过话头说,“乡政府正在安排这事,为你们山上这几户安装宽带。”
“太好了!我儿子以后回来,就不会再说流量不够用了。”杨小红兴奋地叫起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向更大目标迈进
如今,杨小红家的产业已初具规模。除去卖掉的,她家现有羊110只、牛8头、鸡50多只,而且10亩柑橘也长势良好。闲时,代登亮还出去做砖工。三个孩子,大女儿上大学,二女儿读高中,小儿子念初中。孩子们都很懂事,假期一回到家,就帮家里干活,放牛羊、搬包谷,割草……样样都主动干。孩子们还经常建议父母多参加乡政府举办的养殖培训班,他们对父母说,只有把技术学会了,养牛养羊才有发展。
“搞养殖业,比光种庄稼强多了!”杨小红高兴地说,“照这样下去,慢慢发展还是不错的。”她还有更大的目标,下一步打算搞规模养鸡,她觉得养鸡比养牛羊要轻松些。她说,现在她夫妇俩已淘了不少经验,有信心把鸡养好。
从杨小红的眼神中,可看出她对未来充满希望。她目前的愿望是,希望早一天实现下一步目标,同时希望父母身体健康,孩子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