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王会林还表示,除此之外,奶牛养殖农户提出了很多条件和要求,许多都是政府难以解决的,而且与养殖场难达成一致,也是造成项目搁置的主要因素。
海东市互助县华风生态良种奶牛繁育场场长马立胜回想起当时的情形说:“场里当时也想采取入托的形式,但是与农户的价格谈不拢。农户要求一头牛一年入托费1万元,这根本不符合实际情况。”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农户与养殖场的分歧究其根本,其实就是奶牛生产成本计算的不同。农户在计算生产成本时,人工费用、一部分饲料费用、水电费用等都未计入其中,算下来每公斤牛奶的成本大概在1.6元-2元;而规模养殖场,除了计算这些费用外,还有运输、设备损耗、非泌乳奶牛消耗等,成本自然会提高,平均下来,每公斤牛奶的生产成本在3.7元左右。
海东市互助县塘川镇大庄村王统胜告诉记者,家里养了两头奶牛,一天卖鲜奶可以挣100元左右。按照10月泌乳期计算,算下来有3万元的销售收入。除去必要的饲料开支,纯收入也能达到两万多元。
与乳企的合作又难在何处?
海东市民和县忠杰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则采取的是全部入托的形式。合作社理事长马忠杰表示:“要是买断,合作社又拿不出那么多的资金。因为农户入托合作社的奶牛入托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马忠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的饲料价格、用工费用等,生产每公斤牛奶的成本在3.7元。按照这个成本计算,每个月合作社亏损6万元。而当地乳企的收购价每公斤只有1.8元,要是交给乳企,会赔得更多。
尤宜安告诉记者,到今年7-9月,牛奶产量每天将达到3吨,意味着还有1.5吨要寻找销路。而在与其他乳企寻求合作的过程中,由于收购价格太低,都未能达成合作。
对策:积极引导多方出力
从记者调查的情况看,参与奶牛“出户入园”的养殖合作社,既是政策的受益者,但又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要面对并不景气的奶牛市场,另一方面还要担心将来会与农户发生的种种不愉快。
在牛奶市场仍然低迷之际,来源于政府的扶持与帮助毕竟有限,奶牛规模养殖场要怎么生存下去?自力更生,寻求自己的销售渠道和市场。
马立胜说:“虽然前几年牛奶价格并不怎么好,但是自己的合作社效益还算比较稳定,这主要得益于自己建立起来的销售渠道。这几年,一直保持这这样的销售状态。”
马立胜所谓的销售渠道,其实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鲜奶吧。目前,华风生态良种奶牛繁育场已在西宁市和互助县城建立了3个鲜奶吧,主要以酸奶为主,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打造自己的品牌。目前养殖场每天产出的鲜奶全部供应给了鲜奶吧,根本不用愁销路。
马忠杰说:“现在,每天的鲜奶产量在2吨左右。其中,1.8吨自主销售,由于民和县毗邻甘肃,主要市场在甘肃省兰州市的红古区。而剩余的400斤,只能交给乳企。还想再熬一熬,希望明年这个时候牛奶的价格能涨一涨。”虽说要再熬一熬,但是马忠杰也正在积极地谋划着另一件事,那就是准备开发自己的酸奶产品。
海东市民和县三荣养殖专业合作社奶牛养殖场场长刘洪朋表示,今后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建一个自己的奶制品加工厂,延伸产业链。
目前,农户分散养殖奶牛比重很大,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奶牛“出户入园”政策目前看,的确解决了奶业发展中的不少难题。不过,仅仅依靠这一条腿走路很难将实际问题彻底解决。有专家建议,农牧部门要统筹考虑,优化布局,逐步提高规模养殖比重。同时,鼓励发展适合企业经营的现代奶牛养殖业,支持企业与养殖户、农民合作社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合理分工,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