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2
终端市场销售整体疲软
奶业协会副会长王文杰介绍,奶制品终端市场销售不畅也是造成饲养户鲜奶被限收的一大原因。有资料显示:2014年10月,全国乳制品生产总量2198.8万吨,同比增长只有0.04%,其中,液态奶的生产总量为1193.1万吨,同比增长只有0.72%,双双接近零增长。由此可以看出,国产奶生产和销售仍处在疲软期。
分析销售不畅的原因,王文杰认为,一是乳品企业产品结构有问题,过分偏重于生产普通百姓买不起的高档奶;二是一些消费者对国产奶制品质量不太放心。
乳企扎堆儿高档货 大部分顾客不买账
一位不愿意透露名字的乳企销售经理介绍,现在奶农的日子不好过,他们的日子也不滋润,原因就是奶制品终端市场销售疲软。目前多家乳品企业都发力生产高档(高价)奶制品,其中包括各种有机常温奶、大果粒酸奶等,以求牟取更多利润,但是销售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高价常温奶销售量快速下滑。前几年,像每箱80元、100元以上的高价奶销售业绩相当不错,购买人群大都是机关企事业单位,根本不在乎价格;但现在不行了,原因是国家严禁企事业单位“三公消费”,购买高价奶送礼的客户群消失了。原来以为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市民可以成为新的消费群体,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这部分人的购买数量也十分有限;普通市民更是买不起,只有过节的时候少量买一些送人。
记者日前在多家大型超市看到,各种高档高价奶都被摆放在最明显位置,品种分为有机奶、低脂奶、乳化奶、高钙奶等,售价一般都是每盒80元以上(200毫升x10),最高的售价为120元左右。为了促销,这些高价奶多采取买一赠一方式,有的还在外包装箱上悬挂玻璃碗、水杯、茶壶等赠品,但是购买的人群依旧很少。记者曾在南开区一家大型超市观察,在半小时的时间内,竟然没有一位顾客购买高价奶。一位促销员抱怨说,每个月的销售任务都完不成,不但拿不到提成,有时连底薪也会被扣除,日子真不太好过。记者在现场随机调查几位顾客为何不买高档奶的原因,一位中年顾客说,原因是价格太贵,偶尔买一次可以,如果天天喝,则根本喝不起。
三鹿事件影响太大 消费者难信任国货
采访中,一位白领女士直言对国产的一些高档奶品质量不放心,唯恐花高价买的不是企业标称的有机奶,怀疑一些企业的产品名不符实,对国产奶质量依旧缺乏信心。
记者发现,也许源于对国产高档奶质量的不放心,国外的液态奶销售升温。这些洋牛奶售价一般都是每升10元到20元之间,跟国产高价奶相比并不贵,甚至还便宜。一位促销员说,现在有不少青年人购买这些进口液态奶,可以较为轻松地完成销售任务。一位顾客告诉记者,他感到国外的奶牛都是在大草原上放养的,吃的是优质牧草,喝的清洁的水,周边没有空气污染,所以要比一些国产奶质量要好。一位乳品专家分析,自从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消费者对国产奶制品充满了不信任,原本还只是集中在婴幼儿奶粉方面喜欢购买国外的,令人遗憾的是,现在液态奶也开始喜欢喝进口的,这给了国产高档奶制品很大的挑战。
2015年1月12日上午9点,市畜牧兽医局会议室。由市奶业协会发起组织的与乳品加工企业对接会正在这里举行。会上,来自蒙牛、伊利、光明、三元、完达山、海河、中芬、华明等10多家乳品企业的负责人就当前企业收购鲜奶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奶业协会负责人传达了农业部有关加强生鲜乳收购的工作指导意见,并结合本市现状对乳品企业提出了稳定鲜奶收购量,尽量减少限购,确保奶业稳定发展的指导建议,受到了参会人员的一致响应。
天津奶业协会秘书长孟庆江告诉记者,鉴于目前出现的全国性的鲜奶限收情况,为确保本市奶业发展不受到大的冲击,他们及时召开了此次对接会,目的就是鼓励、引导乳品加工企业在天津地区少限收甚至不限收鲜奶,以确保奶业发展稳定。这既符合奶农的利益,其实更符合乳品企业的利益。试想,如果现在乳品企业不管什么原因都开展限收,那么奶农势必就会出现杀牛情况。那样奶牛存栏数量就会大幅减少,势必会影响后期鲜奶的供应量,奶荒现象恐怕还会出现,甚至会比2013年更加严重,所以要把这个情况跟乳品企业说清楚,让他们把目光放远些,千万不要只顾眼前。
破解限收还需多条腿走路
自产自销 大力发展巴氏奶
日前,记者在武清区“华明乳业”看到,总经理赵书明正在召开2015年销售经理会。来自北京、本市及周边地区的近百名经销商仔细分析当前奶品销售形势,商谈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负责北京地区销售的王经理告诉记者,跟蒙牛、伊利等大品牌相比,“华明”牌奶制品名气很小,但是它有自己的优势:一是有自己的奶牛饲养基地,奶源质量有保障,而且还都是优质奶;二是生产工艺先进,确保了奶品高质量,所以“华明”奶品在北京卖得还算可以。
赵书明告诉记者,他从事奶业生产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最开始是收奶,然后是自己养牛,最后是自己成立乳品加工企业,自产自销。20年的经验告诉他,如果要想把奶业做大做强,就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终端产品,一是可以提高利润;二是不受制于人。目前鲜奶销售处于寒冬,如果没有自己的乳品加工企业,5000头奶牛所产的鲜奶肯定不会全部卖出去。目前,企业可生产多个规格的“华明”牌酸奶、乳酸菌饮料、巴氏奶等,已经畅销京津冀上百个超市、专卖店。2015年,“华明乳业”预计将产各种奶制品2000吨左右,销售额将达到1.5亿元左右。其中,重点加大巴氏奶的产量,公司已经投入600万元建成巴氏奶生产线,可生产200克、450克瓶装巴氏奶,让市民喝到新鲜的优质奶。2015年,公司还将准备兴建一个大型现代牧场,优质奶牛存栏总数将达到1万头,成为本市重要的鲜奶供应基地。
市奶业协会副会长付卫田认为,鉴于目前出现了全国性的鲜奶销售难问题,解决的方法之一就是不能单独依靠乳品加工企业,还要探索鲜奶的多种销售新方式,像赵书明这样的自产自销方式就可以借鉴。另外,乳品生产企业还要加大巴氏奶的产量,把地产的鲜奶在最短时间内送到市民家门口。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一是可以和复原乳产品相抗衡,二是可以让市民喝到最新鲜、最优质的奶。喝奶,鲜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讲越新鲜的牛奶,其营养价值会越高。而本市奶牛基地距离市区不过几十公里,开车一小时就可以到,发展巴氏奶具备了非常便利的条件。海河乳业已经形成了年产20万瓶巴氏奶的生产能力,2015年还将扩大巴氏奶的产能,这样就可多收购鲜奶,彻底解决鲜奶销售受制于人的缺憾。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有条件的牧场还可以适当发展一些城市鲜奶吧,把最新鲜的牛奶运到市区鲜奶吧加工生产,就近提供给周边小区居民饮用,这也是破解当前鲜奶限收的一个可尝试的新途径。
鲜奶限收倒逼国产奶业升级
提高产量、质量 发展现代牧场
在武清区福利奶牛场,这里有300多头奶牛,日产鲜奶近20吨,基本上都可以卖出去。场长王全立告诉记者,原因就是鲜奶质量好,所有的检测指标都合格,让乳品加工企业没有限收的理由。而鲜奶质量之所以好,源于饲料好、饲草好,管理科学。饲料都用自己种的玉米、小麦为原料,牧草是自己种的优质苜蓿和燕麦,牛吃了优质饲料和饲草,鲜奶质量肯定要好。牛场的管理也非常严格,并且跟一些大专院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已经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家庭牧场。
付卫田告诉记者,像福利这样的现代牧场式的奶牛场才是当前奶牛饲养的发展方向。当前鲜奶被拒收、限收的都是个体户和一些养殖小区的鲜奶,原因是硬件和软件都达不到乳品企业要求,造成奶品质量忽高忽低,参差不齐,而且养殖成本也高。个体户和养殖小区养殖的奶牛一般吃的都是普通饲料,缺乏进口苜蓿和燕麦;另外,防疫、机械化挤奶等也不过关。养牛大户李晓军认为,目前鲜奶被拒收、限收,也是一个好事,可以加快淘汰一些不具备养牛条件、饲养数量少、不懂饲养技术的个体散养户,让他们到其他行业赚钱。从国外经验来看,养牛不是谁都可以养的,要具备并掌握一定专业技能,具备一定规模,这样才有可能把牛养好,鲜奶质量才可以得到保障。
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市奶业协会会长王志华介绍,近年来,本市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奶业发展速度较快。目前本市年产优质鲜奶(生鲜乳)68万吨,人均牛奶占有量超过国家平均指标,并实现百分百自给,在目前4个直辖市中名列首位。但是从目前出现的鲜奶限购事件和长远发展看,奶牛饲养还有很多观念要更新,技术要改进,规模要扩大,措施要跟进。首先要大力发展现代牧场,加快淘汰个体小型饲养户和养殖小区。现代牧场一般饲养奶牛数量要在300头以上;有优质而稳定的优质饲草供应基地;良种覆盖率高,每头牛年产奶量要在8000公斤以上;要有一座标准化的机械挤奶厅;要有牛粪便环保处理设备;要有青储窖、干草棚、TMR配料车间;牛舍内要有自由牛床、风扇、淋浴;要有奶牛自动信息化采集系统等等。这样的现代牧场生产的鲜奶质量会更好,饲养效益也比较高。
王志华告诉记者,今年本市将进一步推进养殖小区向现代牧场化改造进程,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推进农业部《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项目,预计到2017年本市优质苜蓿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每头奶牛可自给苜蓿1亩。继续推广苜蓿生产加工等标准化关键技术,加强奶牛养殖技术培训力度,帮助奶农提升科学饲养水平,降低养殖成本,扩大养殖效益空间。王志华说,这固然需要政府在资金、土地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但也需要民间资本的进入,更需要有规模的乳品加工企业积极带动奶农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的方向转变,从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给予扶持,新建扩建更多的标准化现代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