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又名孩儿参、童参等,为石竹科假繁缕属多年生草本,以块根入药。太子参有类似人参益气生津、补益脾胃的功能。尤其适用于小儿夏季久热不退、饮食不振、肺虚咳嗽、心悸等症。
1、形态与习性
太子参株高15~20cm、地下块根肉质,纺锤形。茎单一,茎顶有4片大型叶状总苞。花腋生,白色,近地面1.2节处有单生闭销小花,紫色;茎顶着生大花1~3朵,白色。蒴果熟时下垂,开裂。花期4~5月,果期5~6月。喜温和湿润气候,在10~20℃时生长旺盛;伯高温,30℃以上停滞生长;怕强光暴晒,在烈日下易枯萎;耐寒,在低温下能生根、发芽,-17℃时可安全越冬;喜荫蔽;6月下旬开始枯萎,进入休眠越夏、生长期只有120d。
2、整地与施肥
太子参喜大肥,选富含腐植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地块,一次施足底肥。亩施腐熟的鸡羊粪1000kg、过磷酸钙50kg,微于地面,耙匀,深耕25cm。并随深翻撤施磷酸二铵25kg、硫酸钾复合肥50kg,整平、耙细,做1m宽平畦。
3、繁殖
用块根繁殖。9月下旬~10月上旬下种,过晚则因气温下降年前不能生根,影响下年产量。下种时选芽头完整、参体肥大、无伤、无病虫害的块根,按行株距12~15cm×(4~6)cm开沟.沟深7~8cm。将块根横排或斜排于沟中。斜排时顶芽向上,芽头位置在同一水平上,习称"上齐下不齐"、埋土7~8cm厚,稍镇压。每亩用种量40~50kg。
4、田间管理
4.1 防止人畜踩踏 秋季栽后当年不出苗、要保持畦面平整,勿让人畜践踏;留种田越夏期间更应防止践踏。避免局部积水参根腐烂。
4.2 中耕除草 幼苗期生长缓慢,杂草繁生。用小锄浅浅地锄两遍。5月上旬植株封行后,停止中耕除草、有草要拔除。
4.3 追肥太子参生长期短,主要以基肥为主。如幼苗期瘦弱,每亩用0.5%尿素液120kg喷洒小苗,10天1次、连喷2~3次。
4.4 浇水与排涝 天气干旱时要及时深水,保持畦面湿润,利于发根和植株生长。雨季注意排涝,防止烂根。
5、防治病虫害
5.1 病毒病 受害植株叶片皱缩,植株干枯,块根细小。防冶方法:注意防治蚜虫;远无病株或实生苗留种;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实行轮作。
5.2 叶斑病 发生于雨季,为害叶片,严重时植株枯黄而死。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1:l:1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喷雾。
5.3 根腐病7~8月高温高湿季节发病严重。发病初期,先由须根变褐腐烂,逐渐向生根蔓延,最后全根腐烂。防治方法:栽种前块根用25%多菌灵200倍液浸种10min;而后及时排水;发病期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灌病株穴。
5.4 地老虎、蛴螬、金针虫 幼虫咬食块根或根茎,尤其在块根膨大、地上部即将枯萎时危害严重。防治方法;用敌百虫毒饵于傍晚撒到田间进行诱杀。
6、收获与加工
6月下旬。植株枯萎倒苗时参的块根已长成、除留神地外,即可收获。选晴天、挖出块根,洗净泥土,直接晒干,搓光须根,称生晒参。若置沸水中烫Z~3min,捞出暴晒至半干,搓去须根,再晒至全干,称烫参。其以身干、无须根、大小均匀、色微黄者为佳。
7、留种技术
7.1 原地保种法 在起参时留出部分参畦不控,并于5月上旬在畦内按行株距35cm×25cm套种春大豆。待参株枯黄倒苗时大豆已长满畦面,既能遮荫防强光直射,又能保持畦内水分,使种参安全度过炎夏。
7.2 原地育苗法 利用参地自然散落的种子进行育苗。太子参蒴果成熟后易开裂,种子散落在地易发芽。收获后在原参地施肥、耕翻、整地作畦,照常种上萝卜等蔬菜。翌年早春散落的种子即发芽出苗。加强管理,进行间苗、浇水、除草等。5月上旬再套种春大豆、遮荫保苗度夏。秋天即可刨出作种参栽入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