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类地位。
危害红麻、黄麻的蚜虫有棉蚜、桃蚜和菜缢管蚜3种,分类上均归同翅目、蚜总科、蚜科。
2、寄主及危害特点。
蚜虫分布广、寄主多,全国各黄、红麻产区均有发生危害,当麻苗出土后,成若蚜就可群集在嫩头及叶背吸汁危害,造成叶片卷缩,麻苗生长停滞,甚者整株枯死。
3、形态及习性。
蚜虫体小柔软,体色随季节而变,以绿色为常见,尚有黄,红甚至黑色的,常见有翅胎生雌蚜和无翅胎生雌蚜两类型。有翅蚜触觉各节次生感觉圈的有无、数目和形状,腹管及尾片形态是蚜虫分类的重要依据。上述3种蚜虫以桃蚜体最长(1.8~2毫米),棉蚜次之(1.2~1.9毫米),菜缢管蚜最小(体长0.8~1.7毫米)。腹管以桃蚜的最长,棉蚜和菜缢管蚜腹管长度相若。尾片以棉蚜的最短,呈乳头状,两侧各具刚毛3根;桃蚜尾片中部凹缢,两侧刚毛亦各具3根;菜缢管蚜尾片圆锥形,两侧各具刚毛2根。
蚜虫繁殖力强,年发生世代多,世代重叠。在华南地区,这些蚜虫终年辗转危害,均无明显越冬期,虽可行两性生殖,但以孤雌生殖为主要。
麻田蚜虫,在气温14~25℃、相对湿度50%~80%时危害猖獗,暴风雨及连续降雨会使蚜量下降。前作小麦的麻苗比前作油菜的受害重;无前作的麻苗蚜量比前作为油菜、小麦或蚕豆的多。红麻受蚜虫危害较黄麻为重,在黄麻中,圆果种较长果种受害重。
蚜虫天敌常见的有七星瓢虫、变色瓢虫、食蚜蝇、草蛉、蚜茧蜂、食虫椿象,小花蝽等。
4、防治方法。
防治麻田蚜虫应采取从消灭越冬寄主上的蚜虫入手,以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抓好麻田治蚜的综合防治措施。具体抓好下述环节:
(1)麻田治蚜。
在麻苗出土后,当受害苗卷叶率达10%左右时,应及时喷药扑杀。药剂可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或50%灭蚜松乳油4000倍液。
(2)生物防治。
有条件的地方,可人工释放七星瓢虫等控制蚜害,并注意保护天敌,协调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在蚜虫密度低时可采取点片挑治,勿过早全面施药或暂缓用药,并尽量选择对天敌杀伤力较小的药种,在施药方法上,可探索拌种、颗粒剂穴施,药水灌根、涂茎等法,尽量发挥药剂的内吸杀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