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苗在经历了5月上中旬的连续降雨低温和之后的气温骤升后,6月上旬陆续进入了现蕾期,不同地块的苗情壮弱不一,所以,今年在棉花苗蕾期管理上,强调因地制宜,促控结合。
一、中耕松土仍是当务之急雨后及时中耕能减少土壤中下层的水分蒸发,还能促进土壤中速效养分的释放。不要满足于已经中耕过,中耕要逐次加深、加宽、加细,要紧靠地膜、挑动地膜。要尽量发挥机器在中耕中的作用,以提高作业效率,保证中耕质量。
二、养分供应是壮苗的物质基础前段的多雨低温导致了棉苗的营养不良,近期的好转只是表现为叶片数增加、叶片增大和节间伸长,并不表示土壤供肥能力和根系吸肥能力转好。建议今年施用一次苗蕾肥,促苗健康壮长。最好施用氮(N)、磷(P2O5)、钾(K2O)比例接近3∶1∶3的配方肥或混合肥。据试验资料:棉花苗蕾期吸收氮、磷、钾的数量约各占一生的1/3左右,而且氮、磷、钾之间的比例也大约为3∶1∶3。可选用两种配方:已施底肥的可每亩用尿素5公斤、硫酸钾5公斤、二铵1.5公斤,未施底肥的可每亩用尿素7.5公斤、硫酸钾7.5公斤、二铵2.5公斤。也可用叶面喷肥代替土壤施肥,用2%的浓度,每隔6~7天喷施一次,使氮、磷、钾的比例也接近3∶1∶3。
三、适时早揭地膜根据目前的生产实际,需马上揭膜。揭膜时要将地膜完全揭掉,拾出地外,不能以划膜代替揭膜。今年膜下长期处于过湿状态,所以揭膜后要立即进行小行间和株间的松土中耕,四五天后再中耕一次,深度比第一次加深,以促根下扎,并保蓄土壤中的水分。鉴于近些日子温度高、空气湿度低、风大,要随揭膜随中耕,不要晾晒时间过长,以免土壤水分丢失。
四、适时化控今年苗情差别较大,第一次化控的时间要因地制宜,因苗制宜。近期气温高,地上部生长快,根系相对生长慢,有形成高脚苗和旺长苗的地块,对这种棉田可亩喷0.2~0.3克的缩节安,控制苗高,促根生长。鉴于棉株对缩节安吸收快而转移慢,缩节安宜每隔六七天喷一次,少量勤喷,以免一次喷过量,影响棉株正常生长,棉花的生长不能再耽误了,但也不要怕影响生长而不化控。
五、做好浇水准备棉花浇第一水的时间和方法,是较难掌握的一项技术,要掌握主动该浇就立即浇,不要拖延。今年土壤中下层水分足,做好中耕保墒,蕾期可不用浇水。但华北地区6月份多干旱,在沙性和黏性大的地、未浇底墒水的地、没有保好墒的地,如遇长期干旱,可能仍需要浇水。如果蕾期受旱,有肥料也利用不上,会造成花蕾大量脱落,是后期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棉花蕾期忌浇大水,最怕旱过头和浇后遇雨。炎热的晴天,要避开中午浇水,以免蕾花大量脱落。已有明显旱象又不能立即浇水的,可先喷一次1%的尿素液,能推迟蕾柄离层的形成,减少过旱浇水造成的蕾花脱落。没有开沟的,也要做小畦,浇小水,浇后及时中耕,即使遇雨也无大碍。
六、不要急于去掉叶枝今年就大多数棉田而言,苗晚苗弱,营养体小,前期不要急于去掉叶枝,使其充分发育,枝多、叶多,对形成健壮的根系有利。大约在盛蕾期(棉株现4个果枝)前后,棉株即将进入快速生长发育时期,多余的叶枝会成为健康发育的障碍时,再有针对性地、一次性地去掉无用的叶枝,留下有用的叶枝,并顺便打去叶枝的顶尖。选留叶枝的标准:一是要粗壮的,二是要伸向大行的密度小的适当多留,密度大的不留或少留。去叶枝后,棉株很快开花结铃,就不再出新叶枝了。
七、促进病苗转化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棉花品种大都是抗耐枯、黄萎病的,可采用综合措施进行预防,以减缓苗期枯萎病发生,不会影响全苗壮苗。如遇到今年的气候发生了苗期枯萎病,也并非无法可治,只要病苗顶尖不死,就有转化的可能。随着气温升高,再加上以上各项措施,病苗会转化为健苗。发病时间越早,转化后对棉株的生长发育影响越小。目前仍未转好的病苗,可喷鱼蛋白或克黄枯等营养剂助其转化。当棉株长出新根,顶部会长出新鲜的嫩叶,这就是转化的征兆。
此外,还要做好虫害的防治工作,对于棉苗生育不整齐的棉田要因片制宜、因苗制宜,过旺处点片化控,过弱处偏施肥。也可用缩节安与肥料混喷,促中有控,控中有促,促不忘控,控不忘促,使地上部和地下部协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