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诱因分析
(一)外因
1.海区环境受污染,由于局部地区盲目追求高产量,采用高密度养殖,使虾塘的有机物积存过多,大量换水以及清塘冲淤,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海区,致使海区富营养化,发病虾塘带病原体污水排放入海,还导致虾病传染。
2.气候突变的诱发作用,对虾发病高峰往往出现在寒流或连续暴风雨等异常气候之后。1999年3月的倒春寒和5月的连续暴雨,使海南对虾出现发病高峰期。因为地区气候突变,会引起近海水源及虾塘本身的环境变化,诸如水体盐度、pH值、水温、溶氧和氨氮等突变,影响虾塘的生态平衡,恶化养殖环境。
3.虾塘养殖条件不完善,受污染和带病原体的海水,未经处理,直接引水养虾,潜伏着发病危险。
4.养殖技术不规范以及管理不完善;盲目的追求高产量。过高的放养密度,过量的投饲量,导致过多的对虾代谢物,恶化水质和底质,再加上盲目用药,会导致虾塘的水色突变。“养虾先养水”,这是养殖业的座右铭。虾塘水色不好,水质指标不稳定,常诱发虾病。
(二)内因
1.虾苗体质的强弱。育苗期间采用高温和频繁使用抗生素和亲虾已产到四、五批的无节幼体培育出的虾苗,抗病能力差,易感染病害。
2.虾苗携带病毒的潜在危险。目前,国产的亲虾较少,许多育苗单位采用未经检疫的国外进口亲虾,可能携带病毒。
二、防治措施
对于暴发性虾病,现在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预防为主,则是防治虾病的根本。为此,根据虾病发生因子,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优化养殖外环境
优化外环境就是减少对近海水源的养殖自污染。对虾养虾池排放的污水经处理后才能排到大海,避免病毒感染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和甲壳类,使没有发病的虾塘在换水时,把病原体又带到虾塘中,出现交叉感染。1999年上半年,海南许多养殖场出现这样的交叉感染,从而感染上白斑病毒病。如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打沙滤海水井或打淡水井,也可以象泰国的养虾模式那样采用相对独立虾塘水系内循环系统。
2.优化养殖内环境
优化内环境也就是改善虾池生态环境,最根本的措施是减轻有机物污染和维持水质稳定。要彻底清淤,保持良好的底质。做到科学投喂优质饲料,根据虾体数量和个体大小,科学计算投饵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残饵数量,提高利用率。采用适当添加一定量的海水或淡水的做法,经常监测水质的指标,保持水质稳定,维护虾塘的生态平衡。为了预防白斑病。1999年上半年,我们在部分虾塘试验采用中后期适当添加适量的淡水。在养殖过程中,循序渐进的降低盐度可降低白斑病毒的感染率。试验虾生长良好,未发生白斑病毒,直到收获。
3.加强检疫
在购买虾苗前,对虾苗进行检疫,确认没有携带病毒者,方可购买。
4.要慎重使用药物。
对症下药具有防病治病的作用,但有些药物如果使用过频过量会污染环境,并使病原体产生抗药性。因此,用药时须了解药性和有效用量。要在养殖过程中适当使用环境保护剂。如白云石粉起到缓冲作用。稳定水质、增加钙离子等;如沸石粉主要有分解有机物,改良底质等作用。
5.增加对虾的免疫能力。
许多专家研究表明,多酞糖能刺激对虾的免疫系统,激活提高其免疫力,以达到抗病的效果。我们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多糖类药物,同时注意投喂优质的全价营养饲料来提高虾体的体质,如每公斤饲料添加1—2克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来补充虾体营养的需要,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6.严格执行病害虾塘隔离制度。
1998年下半年和1999年上半年海南所暴发的病毒病,主要是隔离不严的缘故,病原体通过蟹类、老鼠、水鸟等媒介生物传播,出现交叉感染。所以对已感染病毒病的虾塘,应及时处理或严格隔离,杜绝交叉感染。
随着海洋污染的恶化,海区内的海水富营养化,致使近年海水围塘养殖虾池内青苔大量滋生,严重影响了虾池养殖。笔者通过几年来的生产实践,采取了一些对策,在控制青苔生长方面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对虾的养殖技术
发布时间:2006-08-26 来源:
摘要: 一、诱因分析
(一)外因
1.海区环境受污染,由于局部地区盲目追求高产量,采用高密度养殖,使虾塘的有机物积存过多,大量换水以及清塘冲淤,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海区,致使海区富营养化,发病虾塘带病原体污水排放入海,还导致虾病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