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在生产的适宜温度是20—25℃,如果舍温超过此范围上限温度,鸡会产生一种不良的热应激反应,采食量下降,摄入的能量、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减少,产蛋量下降,蛋重变小,蛋壳变差,抵抗力降低,死亡率增加。因此必须通过降低舍温,增加日粮浓度和其他综合性管理措施来保持鸡的高产。
1.绿化降温:具有减少热辐射和净化空气的好处,在鸡舍的周围种植树木和草坪;在鸡舍的朝阳面或运动场中设凉棚;种植丝瓜等藤本植物进行遮阴,能减少辐射热50—60%,还可吸收二氧化碳、降低尘埃密度,净化舍内外空气。
2.通风降温:在高温时节,平面开放性鸡舍要打开门窗,增大空气流通量,高温不下时要安置排风扇、换气扇等降温设备;笼养鸡舍应采用纵向通风法。沿鸡舍的纵轴通风降温,这种方法比横向通风降温效果好,可低3—5℃。
3.喷水降温:当气温超过32℃时可采用旋转式喷头喷雾向鸡舍顶部或是墙壁喷水。在炎热三伏天可选用高压低雾器向鸡体直接喷水,还可以在进风口处设置水帘,使空气温度降低后再进入鸡舍。
4.使用高浓度日粮;在温和的气温条件下代谢能/粗蛋白质的比值大约176,在25℃以上的温度里,每升高1℃,鸡采食量下降1.6%,而在炎热季节高产母鸡的代谢能/粗蛋白比值为150—159,采食量降低10—15%。一般日粮夏季代谢能为11.5兆焦耳/公斤左右,则日粮中的精蛋白质也应从15.6%提高到17.3—18.3%,以便补偿采集量,保持正常的生长水平。
5.多用植物性蛋白:在高温时鸡对动物蛋白有腻感,因此可在料中增加3—4%的豆饼,1—2%的叶粉和麸皮,中午炎热时加喂些瓜类和其他青饲料,青饲料不超过饲料量的30%。
6.下午单独补Ca:蛋壳是在黄昏时沉积的,下午单独给母鸡提供可溶性钙质,如牡蛎粉粒等,以使补充的钙能在蛋壳形成过程中被直接利用,进而改善蛋壳质量。一般补充含钙粉粒量为日粮的1—1.5%。
7.调节喂料时间:避开高温应在气温凉爽时喂鸡,可增加鸡的采集量。蛋鸡在1天中有2个采食高峰期,既在早晨天亮后的1个小时和黄昏。早晨天亮后的1个小时鸡开始产蛋,每天产蛋数的70%是在天亮后5小时产下的,此后温度已达30℃,鸡对饲料产生厌食感,到黄昏时气温下降,鸡的采食量开始增加。因此要抓住早晚凉爽的特点给鸡供料,维持和增加鸡的采食量。一般清晨4—5点上第一次料,晚5—6点钟上最后一次料。
8.增加拌料次数:拌料能刺激鸡的食欲,增加采食。每天拌料2—3次,可增加采食量15—20克。拌料时只加少许水,而无须添加新料就会取得好的效果。
9.供足新鲜清洁饮水:供足优质的凉水是保持产蛋所必须的。在炎热的气候下鸡的饮水常达采食量的2倍多,如果断水几小时,会影响采食量和产蛋,如断水12小时,对产蛋影响达一周以上。因此,夏季要在运动场或舍内放置足够的饮水器,检查有无漏水现象,以保证每只鸡都喝足清洁的水。
10.实行早晚光照法:蛋鸡的光照时间为17小时,可选在早晨4点开灯,晚上9点关灯,开灯后10—15分钟喂料。光照强度不要过强,让鸡看见采食为宜。
11.减少鸡群密度:密度过大不利于鸡只体热的散失,最炎热的时候可导致热衰竭的发生。因此要防止鸡群过度拥挤,一般平养鸡由6—7只/平方米减少为3—5只/平方米,笼养鸡减少20%左右,鸡群规模以150—200只/群为宜,笼养鸡减少20%左右,鸡群规模以150—200只/群为宜。群与群之间用栅栏或网子隔开,以保证鸡只适宜的生活空间。
12.减少操作应激:A.防止饲料突变,更换饲料应循序渐进,尽量保持饲料稳定,不使用霉变饲料。B.固定工作程序,开灯、喂料、饮水、清粪、刷洗、消毒按时进行,防止打扰“生物钟”。C.防止惊群,饲养员在舍内的工作要轻轻进行,降低鸡的恐惧感。
1.3.清出鸡粪改善环境:在高温时鸡粪本身堆沤产热,产生大量的硫化氢和氨等有害气体,鸡吸入后对产蛋不利,因此清出鸡粪可给鸡提供良好的生活和产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