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分群与密度
青年鸭圈养时,每群数量以500只左右为宜,分群时要做到:日龄相同,大小一致,品种一样和性别相同。饲养密度为:4—10周龄12—30只/平方米;11—20周龄8—12只/平方米:冬季每平方米可适当多养几只;夏季每平方米可少养几只。鸭生长快时饲养密度略小些,生长慢时饲养密度稍大些。
二、科学选择饲料
青年鸭生长期内所需的各种营养都要满足,饲料要多样化,保持能量,蛋白质的平衡。日粮中蛋白质不宜太高,钙含量要适宜。生产中要视其鸭生长发育具体情况酌情增减必需的营养物质如绍兴蛋鸭,正常开产日龄是1301—50天,开产体重为1400—1500克,若体重超过1500克,应限饲,适当多喂些青饲料和粗饲料;对发育差、体重轻的鸭,适当提高饲料质量,每只每天喂料150克左右,另加少量动物性鲜活饲料。青年鸭全部用混合饲料,喂前加适量清水拌成湿料生喂。每天喂3—4次每次间隔时间应相等。
三、管理要点
(1)适当加强运动,促进骨骼和肌肉发育,防止过肥。每天定时驱赶,使之在舍内转圈运动,每次5—10分钟,每天活动2—4次。
(2)要多与鸭群接触提高鸭的胆量,防止惊群。
(3)舍内要通宵点灯,弱光照明。青年鸭每天标准光照时间8—10小时,在开产前不宜增加。为便于鸭夜间饮水,防止因鼠兽骚扰惊群,舍内应通宵弱光照明。一般30平方米鸭舍可安装一盏15瓦灯泡:若遇到停电,应立即点上煤油灯。
(4)要加强传染病预防。免疫程度为:60—70日龄注射一次霍乱菌苗;70—80日龄注射一次鸭瘟弱毒疫苗。对于只养一年的蛋鸭,一般注射一次即可,利用两年以上的蛋鸭,每隔6个月注射一次。进入产蛋高峰后避免给鸭打针。
(5)要建立一套稳定的作息制度。根据鸭的生活习性制定作息制度和操作规程,形成后要保持稳定。
四、抓好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1)产蛋初期与前期的饲养管理。产蛋初期(150—200日龄)与前期(201—300日龄)重点是增加日粮中营养浓度和饲喂次数,满足营养需要,把产蛋量推向高峰。在适当日粮配方的基础上,产蛋率达50%时,每只鸭每天添加10克鱼粉;产蛋率为70%时添加10克鱼粉;产蛋率达90%以上时添加18—20克鱼粉,以后维持这一水平。饲喂次数从每天3次增加到4次,白天3次,夜间10时1次。平均光照14小时,并应从短到长逐渐增加。此期间鸭蛋越大,增产势头愈快,说明饲养管理愈好。否则,及时查明原因,改进提高。产蛋率逐渐上升,尤其早春开产的鸭产蛋率上升更快。一般到200日龄(最迟到300日龄),产蛋率可达98%左右。若产蛋率忽高忽低甚至下降,属饲养方面原因。每月抽样称重(在早晨鸭空腹时)一次,若平均体重接近标准体重时,说明饲养管理得当;若超过标准体重,说明营养过剩应减料或增加粗料比例:若低于标准体重,说明营养不足,应提高饲料质量。
(2)产蛋中期的饲养管理。产蛋中期(301—400日龄)重点是确保鸭高产,力争使产蛋高峰期维持到400日龄以后,日粮营养浓度应比前一般略高,每只鸭每天添加鱼粉22克,或饲喂含20%蛋白质的配合料每日每只采食150克,还要适当多喂些青饲料和钙。水草喂量每只每天150克,或添加多种维生素,添加1%—2%的颗粒状贝壳粉。每天光照稳定在16小时。舍温维持在5℃~10℃,如超过或低于这个标准,应进行调整。日常操作程序保持稳定。此时,若蛋壳光滑厚实,有光泽,说明质量好。若蛋形变长,壳薄透亮,有砂点,甚至出现软壳蛋,说明饲料质量差,特别是钙量不足,或缺乏维生素D,应加以补充。若产蛋期间为深夜2点左右,产蛋时间集中,产蛋整齐,说明饲养管理得当。否则,应及时采取措施。
(3)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重点是根据产蛋后期(401—500日龄)蛋鸭体重和产蛋率来确定饲料的质量及喂料量。若鸭群的产蛋率仍在80%以上,而鸭的体重略有下降,应在饲料中适当加动物性饲料;若体重增加,应将饲料中的代谢能适当降低或控制采食量;若体重正常,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应比上阶段略有增加;光照每天保持在16小时,每天在舍内赶鸭转圈运动三次,每次约5—10分钟,蛋壳质量和蛋重下降时,补充鱼肝油和矿物质。保持鸭舍内小气候和操作程序的相对稳定,避免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