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育雏舍小气候及其控制

发布时间:2007-11-22  来源:四川农经网
摘要:鸡舍中的小气候主要是指温度、湿度、空气、光照、风速等环境因素。 初生雏鸡体温比成年鸡要低,稀短的绒毛保温能力较差,采食量小,1周以后体温才逐渐升至接近成年鸡的水平,要到3周以后体温才能稳定下来。在此之前雏鸡对外界温度的变化很敏感,温度过低,或忽冷忽热

  鸡舍中的小气候主要是指温度、湿度、空气、光照、风速等环境因素。  

  初生雏鸡体温比成年鸡要低,稀短的绒毛保温能力较差,采食量小,1周以后体温才逐渐升至接近成年鸡的水平,要到3周以后体温才能稳定下来。在此之前雏鸡对外界温度的变化很敏感,温度过低,或忽冷忽热,容易受凉造成拉稀。因此,根据日龄为雏鸡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对雏鸡特别是头几天雏鸡的正常生长和成活十分重要。 
 
  头两周育雏舍的温度起码不能低于24℃。  

  头3天雏鸡周围的温度要在33~35℃之间,4~7天温度32~33℃;以后每周降低2~3℃;到第六周降到18~20℃。给温情况主要看季节、育雏方式、供热设备、鸡舍保温性能、饲养密度、雏鸡的强弱等。一般冬季和早春温度要高些,维持时间要长些;夏天和初秋温度可低些,给温时间短些。不管怎样,第一周的温度一定要高些,而且任何情况下不能使温度大起大落。在保持适宜温度的前提下,提供较高的局部温度较为理想,因为在此情况下,壮雏、弱雏均能寻找到最适宜的环境温度。  

     第一周平养的雏鸡,要用隔板把雏鸡圈在热源附近,以利保温。笼育的雏鸡可放在高层,因为高层的温度比下层要高2~3℃。随着开食和日龄增长,雏鸡体温上升,羽毛丰满,采食量增加,体温调节机能增强,可以把隔板撤去。上层笼的雏鸡借免疫之机向下层疏散测量温度,不论平养或笼养,均以与雏鸡同一水平的高度为准。育雏温度是否适宜的客观指标,是雏鸡的行为状态。凡有经验的饲养人员都不需看温度计,而是以观察雏鸡的状态来调节温度的。通常通过仔细观察雏鸡状态,可以判断育雏舍温度是否适宜。例如:雏鸡群挤在热源附近,颤抖,发出阵阵怕冷的唧唧声,很少去吃食,就表明温度低,应尽快升温;如果雏鸡远离热源、张嘴、饮水频繁,就表明温度过高,应设法降温;如果雏鸡均匀分布静卧,睡姿伸腿伸头,呼吸也很有节奏,或者雏鸡轮番吃料而伴有欢快的鸣叫声,说明温度很适宜。  

    给温时要掌握的原则是:大风、降温的天气要高些;雨、雪天要高些;夜间比白天要高些;免疫、断喙后的一两天要高些;发病时要高些;日龄小的比日龄大的要高些;总之,要灵活掌握,见机行事。  
    人们往往只注意温度而忽视湿度。高温条件下,雏鸡呼吸强度大,失水较多,光靠饮水远远不够。高温低湿,雏鸡的绒毛容易发干,干乱的羽被必然使雏鸡的保温能力降低。随着日龄增大,雏鸡的绒毛开始脱换,活动量也加强,在干燥环境中,搞得鸡舍内尘埃、绒毛四处飞扬,容易使雏鸡得呼吸道疾病。为使雏鸡保持水灵的羽被,应通过洒水或炉子上放水盆等措施来调节相对湿度。一般来讲,舍内相对湿度不要低于40%,也不要超过70%,因为高湿情况下雏鸡散热、呼吸都困难,而使鸡舍内的器具潮湿,铁器生锈,粪便发臭,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夏天容易孳生蝇蛆。过湿的的垫料,容易引发球虫病。  

    人们也往往注意保温而不重视通风。这确实是一对矛盾,雏鸡长得快,代谢能力强,每天排出大量的水分、二氧化碳,粪便发酵分解出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如果不适时进行通风换气,不仅氧气不足,而且大量的有害气体对雏鸡的眼睛和呼吸道都有强烈的刺激,长时间的作用会对雏鸡的健康有影响,因此,无窗鸡舍要定期开风机通风换气。有窗鸡舍要根据密度大小、温度高低、天气的阴晴、风力大小、有害气体气味的浓重程度等因素来决定开关门窗的次数、时间长短,以达到既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又能保持适宜的温度,这样雏  

  鸡才能健康生长。  

    育雏、育成期间的光照控制对将来利用光照刺激母鸡产蛋十分重要。因此,20周龄之前掌握光照的总原则是:绝对不能延长光照时间和增加光照强度,即光照时间宜短不宜长,强度宜弱不宜强,这就是对育成鸡光照的共识至于光照方案,有窗鸡舍,除头两天23~24小时光照外,从第三天起至第二周采用15小时光照,以后就采用自然光照直到20周龄。无窗鸡舍,头两天23~24小时光照,以后采取渐减光照。如何实施渐减的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国外不同种鸡公司采用不同的光照方案(表5?1),都收到良好效果。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