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期是种雏鸡育雏期结束到开始产蛋之前的阶段,育成鸡虽不像雏鸡那样对温度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尚未产蛋,但在生产中不能忽视。对于一批种鸡来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程,能否培育出优良的后备种鸡群关系到鸡群产蛋期的生产成绩。所以育成期严格、认真、科学的饲养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其主要目的是培育出体质健壮、均匀度高、能按时开产的后备鸡群。
1 育成鸡的特点
肉种鸡育成期生长发育的主要特点是消化功能已经健全,采食量逐渐增加;骨骼、肌肉生长发育迅速;性器官开始发育,而且日渐增快,尤其在育成后期极为明显,沉积脂肪能力强。因此,如果饲养管理不当,种鸡很容易超重,在产蛋期会出现产蛋少、腿部疾病多、性功能减退、种蛋受精率低等问题。要解决肉种鸡自身的特点与生产者要它能多产蛋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培育出良好的育成鸡群。
2 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2.1 控制体重 肉种鸡在遗传上具有增重快的特点,故肉种鸡的育成较蛋种鸡的育成更难,实施限制饲养以达到理想的产蛋体况是饲养肉种鸡的关键环节之一。如果不加限饲,则会造成鸡体重过大,体内脂肪大量积聚,不但增加了饲养成本,还会影响产蛋率、种鸡成活率和种蛋的合格率。限制饲养的方法总体上分为限质法和限量法两种。
2.1.1 限质法 采取措施使鸡日粮中某种营养成分低于正常水平,造成日粮营养不平衡。即从质量上控制饲料的营养水平,使鸡只采食同样数量的饲料却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从而生长速度变慢,性成熟延缓。
2.1.2 限量法通过限制鸡的采食量来控制鸡的体重。目前世界各地普遍采用限量法控制鸡的体重,同时随鸡龄的增长适当降低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肉用种鸡一般从3周龄开始,根据饲养方案和体重增长情况进行给料。每周随机抽取5%~10%进行个体称重,计算出鸡的平均体重并与推荐标准体重对照。如平均体重与推荐标准体重不符,则适当调整喂料量。实际体重超过标准时,下周维持上一周给料量或少增料,直到体重与标准体重一致后,再按推荐料量增加饲料;体重低于标准时,每低1%,每只鸡每天酌情增加3~5g料量。
2.2 提高均匀度 肉种鸡的均匀度是指鸡群生长发育的整齐程度。均匀度通常以平均体重±10%作为上下限,体重在此范围以内的鸡只数占全部鸡数的比例表示。实际生产中,在每周限饲日称重计算平均体重的同时可计算出均匀度。鸡群的均匀度是肉种鸡育成期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决定着生产期生产性能的优劣,一般育成期要求均匀度在75%以上。若通过育成期的培养,鸡群性成熟时达到标准体重且均匀度好,则鸡开产整齐,产蛋高峰高,维持时间长;如果均匀度差,鸡只大小不均,肥的肥、瘦的瘦,则势必将影响整个鸡群产蛋期的生产性能。
为了提高鸡群的整齐度,应及时调整鸡群。首先将体重大小接近的鸡只调到同一群,分成大、中、小等栏。然后按每栏鸡的平均体重,给予相应的饲养管理,实施具体的增减料计划,使各栏逐渐向标准体重靠拢。分群后每栏的鸡数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有串栏现象,保证下料的准确。下料不准,将会导致栏间鸡体重差异加大,整个鸡群均匀度降低。日常工作中尤其是在限饲日,饲养员可根据每周称重结果及日常观察随时个别调群。
在限饲期间,要采取合理的给料方法。根据每栏鸡数配备充足的料槽和饮水器,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务必让所有的鸡只都同时吃到饲料。投料时应将规定的料量在饲喂日早晨一次性快速均匀地投入料槽内,使强弱鸡只均有吃饱的机会。如果投料时间拉得过长或分批饲喂,则体格强大的鸡吃得多,瘦小鸡吃得少,体重差异会越来越大,导致鸡群的均匀度降低。注意:不论采取哪种限饲方法,每日的给料量都不能高于产蛋高峰期的喂料量。
2.3 适时性成熟 性成熟过早、过晚对肉种鸡都不利。性成熟过早,导致早产早衰,开产初期蛋重小,产蛋量降低;反之,性成熟过晚,则将推迟鸡群开产日龄,使饲养期内产蛋量减少。因此,要合理控制育成鸡的性成熟,做到适时开产。控制育成鸡的性成熟的关键措施是把限制饲养与光照管理结合起来。限饲必须与控制光照相结合,才能使鸡群有一个适宜的体重并且按时达到性成熟,否则会出现体重已达标但没开产,或体重远低于标准但已开产的不同步现象,这都将影响鸡群的产蛋性能。
2.4 光照管理 光照是刺激种鸡发育,促进种鸡性成熟的一个重要因素,执行合理的光照制度是种鸡育成期又一关键措施。育成期的光照制度应能促进鸡健康生长,成活率高,但要防止鸡过早达到性成熟。总的原则是:光照时间宜短不宜长,光照强度宜弱不宜强。
密闭式鸡舍,育雏期间如每日光照6~8小时,育成期间仍继续保持到18或20周龄不变,光照强度仍为51x(勒克斯),不可提高光照强度。开放鸡舍的光照,应根据饲养季节、鸡只发育情况给予适宜调整。根据我国地理位置,3月到8月孵出的雏鸡育成后期处于日照渐短时期,可完全利用自然光照;9月到次年2月孵出的鸡生长期全部或大部分、或生长后期处于日照逐渐延长的自然光照时期,可通过人工补充光照,建立渐短的光照制度。把雏鸡20周龄时当地的日照时间加7小时计为第一周的光照时间,以后每周减少20分钟,减到20周龄时,恢复到当地日照时间。
2.5 其他
2.5.1 正确断喙,及时修喙 首次断喙在6~9日龄,断喙时要确保断喙的准确性,断得不好的要及时补烫。断喙同时可对鸡群分栏,将过大、过小挑出单独饲喂,有利日后对均匀度的控制。第二次断喙在10~12周龄完成,其目的是对第一次断喙不成功或重新长出来的喙进行个别修整。喙断得不好,影响雏鸡的采食,有的甚至吃不到料,这样也影响雏鸡正常生长。
2.5.2 创造适宜环境条件 鸡舍保持温度18~24℃、湿度50%~55%为宜,防止高温高湿、低温高湿出现。提供科学合理的营养水平、适宜的饲养密度,重视通风,给鸡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
2.5.3 预防疾病 加强卫生防疫,做好疾病预防工作。每周带鸡消毒一次,鸡场、鸡舍门口设相应消毒池。同时按照肉种鸡饲养管理程序要求和本场实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保证疫苗接种效果切实可靠,确保肉种鸡整个育成期健康均衡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