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用中药功能及用途(3)
发布时间:2006-11-14 来源:中国禽病网
摘要:应用参考:? 常用于流感、肠炎、其它热性传染病等。有报道,与其它药配伍可防治霍乱、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本品常与连翘、板蓝根、黄芩等配伍使用。 用量:? 内服:1.2~2.4克/只。 8.鱼腥草 成分:? 为三
应用参考:? 常用于流感、肠炎、其它热性传染病等。有报道,与其它药配伍可防治霍乱、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本品常与连翘、板蓝根、黄芩等配伍使用。
用量:? 内服:1.2~2.4克/只。
8.鱼腥草
成分:? 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草的全草。含挥发油约0.005%,其中主要抗菌物质为癸酰乙醛。人工合成者称鱼腥草素。
性味归经:? 辛、微寒。归肺经。
功效:?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癸酰乙醛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菌,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青霉素耐药菌株)、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的抑制作用强,对卡他球菌作用较弱;对革兰氏阴性菌,特别对流感杆菌、伤寒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对某些致病性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还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鱼腥草素能增强机体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并使动物的白介素浓度增加。
本品还有镇痛、止血、止咳、抑制浆液渗出、促进组织增生及利尿等作用。
应用参考:? 常用于治疗肺炎、支气管炎、咽喉肿胀、肾炎等。有报道,与其它药配伍可防治禽湿热痢疾、肠胃炎、消化不良、鸡白痢等。
制剂、用量:参考? 内服:0.75~6克/只。
复方鱼腥草注射液:5毫升/支。每毫升相当于生药2克(其中鱼腥草1克、前胡0.5克、马兜铃0.25克、生半复0.25克)。肌注0.5~2毫升/只,每日2次。
9.蒲公英
成分:?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及其多种同属植物的带根全草。含蒲公英甾醇、叶黄素、咖啡酸及黄酮类。
性味归经:? 苦、甘,寒。归肝、胃经。
功效:?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利湿。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卡他球菌、结核杆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还有促进机体淋巴细胞转化作用,以及利胆、利尿、健胃等作用。
应用参考:? 常用于肠炎、腹泻、肺炎、胆道感染、咽喉炎等。有报道,与其它药配伍可防治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禽霍乱等。
制剂、用量:? 内服:1.5~3克/只。
蒲公英注射液:2毫升/支。每毫升相当于生药5克。肌注:禽0.5~1毫升/只,每日2次。
板蒲注射液:5毫升/支。每毫升相当于生药2克(蒲公英、板蓝根各约0.5克,鸭跖草约1克,野菊花少量)。肌注:1.5~2毫升/只,每日2次。
10.马齿苋
成分:? 为马齿苋科1年生肉质植物马齿苋的全草。含去肾上腺素约0.25%,多巴胺及少量多巴,还含生物碱、香豆精、黄酮类、强心苷、多种维生素、有机酸大量钾盐。
性味归经:? 酸、寒。归大肠、肝经。
功效:? 清热解毒,利湿,凉血。
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某些致病真菌均有抑制作用。还有利尿、加强肠蠕动等作用。
应用参考:? 内服用于肠炎、血痢等。有报道,与其它药配伍可防治鸡白痢、细菌性肠炎、消化不良及球虫等。
制剂、用量:? 内服1.5~6克/只。
马齿苋注射液:5毫升/支。每毫升相当于生药2.5克。肌注:1~1.5毫升/只。
复方马齿苋注射液:5毫升相当生药2.5克(等量马齿苋、铁苋菜、地锦草、十大功劳、穿心莲)。肌注:0.5~1毫升/只,每日2次。 11.连翘
成分:? 为木犀科落叶灌木植物连翘成熟果实。果壳含连翘酚、6.7二甲氧基香豆精、齐墩果酸、少量挥发油及皂苷等。
性味归经:? 苦,微寒。归肺、心、胆经。
功效:?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疏解风热。
连翘酚1:5120浓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抑制作用。本品水煎剂对鼠疫杆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星形奴卡氏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并有抗流感病毒作用。
还能降低血管通透性,防止不渗血出现的出血性斑点。本品还具有利胆、平喘、强心、利尿作用。
家禽疾病相关资料:
企业服务
最新家禽疾病
热门家禽疾病
- ·贵州正安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被扑灭 疫区解除封
- ·鸭瘟治疗方法集锦
- ·一例非典型新城疫与大肠杆菌混感的防制
-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治
- ·达菲不能乱服 FDA提醒慎用
- ·影响养鸡场的四大问题
- ·肉雏鸡烧碱中毒的诊治
- ·无锡市禽流感防疫9月底前完成
- ·防止蛋用种鸡啄癖的措施
- ·鸡新城疫诊断技术
- ·防治蛋鸡顽固性水泻病
- ·厄瓜多尔发布防止禽流感传入的预防措施的指令
- ·伊宁开展禽流感抗体效价监测
- ·肉鸡防病用药常识
- ·我国也可能受禽流感影响
- ·家禽传染病发生流行特点与防制对策
- ·传染性喉气管炎
- ·鸡传染性鼻炎与败血型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 ·韩国禽流感殃及鸡肉销量 百姓“闻鸡色变” 政
- ·美科研人员发现新种禽流感病毒 威胁或等同H5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