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溃疡性肠炎(Ulcerativeenteritis,UE)
溃疡性肠炎也称鹌鹑病(quaildisease)。该病的特征为突然发病和迅速大量死亡,呈世界分布。
(一)病原学
溃疡性肠炎是由大肠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colinum,又称肠梭菌)引起的。该菌呈杆状,为革兰氏染色阳性;菌体长3~4μm,宽1μm,平直或稍弯,两端钝圆,芽胞较菌体小,位于菌体近端,人工培养时,仅少数菌体可形成芽胞。
该菌能发酵葡萄糖、甘露糖、棉子糖、蔗糖和海藻糖,微发酵果糖和麦芽糖。发酵的主要产物为乙酸和甲酸。不发酵伯胶糖、纤维二糖、赤癣糖、糖原、肌醇、乳糖、松三糖、蜜二糖、鼠李糖、山梨醇和木糖等。能水解七叶苷,不水解淀粉,不产生亚硝酸盐,对牛乳无变化,不液化明胶,不消化酪蛋白。
本菌营养需要丰富,要求严格厌氧。其最适培养基首选为含0.2%葡萄糖、8%无菌马血浆和0.5%酵母抽提物的色氨酸磷酸琼脂或胰蛋白示磷酸盐琼脂;最适pH值为7.2;最适生长温度为35~42℃。
本菌能形成芽胞,因此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芽胞对辛酰及氯仿具有较强抵抗力。其卵黄培养物在
(二)流行病学
大部分禽类都可感染本病,鹌鹑最敏感,且实验室人工感染获得成功,其他多种禽类都可自然感染。该病常侵害幼龄禽类,4~19周龄鸡、3~8周龄火鸡、4~12周龄鹌鹑等幼龄禽类较易感,成年鹌鹑也可感染发病。本病常与球虫病并发,或继发于球虫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传染性法氏囊病及应激因素之后。
自然情况下,本病主要通过粪便传播,经消化道感染。
(三)临床症状
急性死亡的禽几乎不表现明显的症状。鹌鹑常发生下痢,排出白色水样稀粪,精神委顿,羽毛松乱无光泽,如果病程1周或更长,病禽胸肌萎缩、机体异常消瘦。幼鹌鹑死亡率100%,鸡的死亡率2%~10%。鸡抵抗力较强,常可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