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豆市呈现明显的“外强内弱”格局,其中CBOT大豆期价向上突破了前期高点,并上涨到了1400美分/蒲式耳一线,但国内大豆期货主力合约期价离前期高点还有300元/吨的差距。从市场环境来看,CBOT大豆大幅上涨的重要原因是市场担忧南美大豆产区的干旱天气会影响作物生长,而国内大豆价格疲软主要是因为市场对政策风险的担忧。以下笔者主要分析南美产区天气与国储豆抛售对豆价的影响。
一、南美产区干旱天气有望缓解,市场天气炒作将降温
近期,巴西大豆产区出现了持续降雨,阿根廷大豆产区的干旱天气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缓解,在此之前产区炎热干燥天气对农作物生长带来的压力减少。据了解,巴西大豆主产区马托格罗索、南马托、罗索、巴拉那和南里奥格兰德等州有适当降雨,气温在20—34摄氏度之间,气温与土壤湿度等整体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阿根廷有零星阵雨,气温下降,这将缓解之前炎热干燥天气对作物生长带来的压力。目前来看,虽然前期的干旱天气对整体作物产量不利,但期货市场已经消化了天气因素对豆价的影响。因此,市场对产区干旱天气的炒作将暂告一段落,国际豆价短期将止涨回落。
二、国储豆抛售连续流拍,市场价格承压
1月7日,黑龙江省计划销售19.1万吨省级储备大豆全部流拍;1月11日,30万吨国家临储大豆又将竞价销售。2010年12月份以来,有关部门累计向市场投放了约60万吨国家临时储备大豆和90多万吨地方储备大豆,但每次拍卖都全部流拍。据业内人士介绍,黑龙江地方储备大豆拍卖价最低3750元/吨,加上出库、运输费用,到厂价约为4000元/吨,高于大豆的市场价格,而国家临储大豆起拍价比地方储备大豆价格更高,拍卖价格最低为3900元/吨左右,加上出库费用等,到厂价为4100元/吨以上。
国储豆抛售价格高于市场收购成本能够很好的解释为什么每次大豆抛储都流拍,但反过来思考,每次都流拍,而国家为什么不降低起拍价格呢?
笔者认为,国家高价抛储大豆至少能够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国家以较高的价格抛储大豆,能够提振农民今年种植大豆的信心;另一方面,抛储价格高于市场收购价格必然会导致流拍,抛储流拍意味着市场不能够接受高价大豆。特别是多次流拍能够表明市场对后市大豆价格看涨预期较低,这对稳定大豆市场价格具有重要的意义。2008年以来,国家累计收购了600多吨临时储备大豆,这对调控大豆市场价格具有一定作用。在食品价格高涨,通胀预期较强的情况下,国储豆抛售连续流拍,意味着大豆市场承受较大的压力。
对于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市场价格背离的格局不会长期存在,从当前南美大豆产区天气与国家政策调控等因素来看,国内大豆市场缺乏继续上涨的动力,预计市场价格短期呈现小幅回落或窄幅振荡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