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旬以来,由于中国采取的流动性收缩政策、预期美国刺激政策退出的逐步实施和美元持续性反弹,大宗商品和股票市场出现大幅下跌。笔者认为,在全球特别是南美大豆丰产的压力下,后期油脂将继续弱势震荡。
外围因素对商品利空
中国4季度GDP环比达到10%,全年增速高达8.7%,显示经济增长强劲。但是,12月份CPI同比上涨1.9%,PPI由上月的负值转正为1.7%,市场关注的焦点也转移到对于未来通胀的担忧上。未来随着通胀水平的增加导致的实际利率变为负值,加息预期将越来越强烈,这将会压制国内商品价格。
比较而言,由于失业率高企、产量大量过剩和信贷萎缩使得通胀预期温和,美国仍旧维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政策退出保持较为谨慎的态度。但总的来说,随着政策退出的逐步实施,商品的货币属性正在减弱,商品下跌的可能性增大。
此外,由于希腊财政赤字相当于欧盟规定的占GDP总额3%的上限四倍还多,促使各大信用评级服务机构下调了该公司的主权信用评级,并且该国的财政危机可能蔓延至欧元区其他国家,这使得货币避险需求强烈,促使美元持续反弹,对商品市场造成一定压力。
大豆丰产压制油脂
从基本面来看,全球大豆特别是南美大豆丰产,使得油脂上涨压力较大。从1月12日公布的供需报告来看,全球大豆产量调高至2.534亿吨,较去年产量增加4252万吨,增长幅度为20%,其中美国大豆产量调高至9147万吨,较去年增加1072万吨,高于12月预测的9030万吨;巴西大豆产量调高至6500万吨,较去年增加800万吨,高于12月预测的6300万吨。阿根廷大豆产量调高至5300万吨,较去年增加2100万吨,与早先预测持平。随着南美大豆的上市,全球需求逐步从美豆市场转移至南美市场,将打压美豆价格,进而抑制豆油价格。
上涨希望犹存
虽然存在上述利空因素,但油脂回升的动力犹存。
由于国内最低价收储政策,农民惜售心理强烈,使得国产大豆和油菜籽价格维持高位水平,受下游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的影响,油厂压榨利润不断下降。以大豆为例,按照目前的现货水平计算,国产大豆压榨每吨已经出现68-263元的亏损,进口大豆压榨利润则在-30到16元之间,大部分油厂压榨已处于亏损状况,进而导致油厂开工不足,而春节期间为油脂的消费旺季,油厂停机挺油的心理强烈。
此外,棕榈油市场出现新的利多因素。马来西亚最大棕榈油主产省沙巴州持续的降雨令棕榈油果收割放缓,产量大幅下降了17%.行业机构预计,马来西亚1月棕榈油产量将较12月下降14%.船运机构ITS预计,马来西亚在1月1日-25日期间出口了121万吨棕榈油,比上月增长了21%,达到121万吨,高于市场预计的18%.在产量减少以及出口增加的预期下,市场普遍认为,1月底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将从去年12月末的224万吨下降至210万吨,产量的下滑和出口的增加使得棕榈油库存压力减少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也可能支撑油脂产品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