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农产品价格 农业技术 致富信息 农药 电脑知识 搜索 养猪 养牛 养羊
新农网 > 养猪网 > 大豆新闻 > 从大豆到菜籽,国产遭遇进口

从大豆到菜籽,国产遭遇进口

发布时间:2009-04-02 15:44  来源:金牛财顺
摘要:国内菜籽市场似乎已经开始步入国内大豆市场的后尘了。加工企业、贸易商以及部分农民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从去年的踌躇满志到今年的忧心忡忡,这心态转变之快,也让人尤为深刻的体验到了市场的残酷。
       国内菜籽市场似乎已经开始步入国内大豆市场的后尘了。加工企业、贸易商以及部分农民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从去年的踌躇满志到今年的忧心忡忡,这心态转变之快,也让人尤为深刻的体验到了市场的残酷。

        如今国产大豆受到了进口大豆的强烈冲击,遭遇了最惨谈的寒冰时期;而国产大豆的庇护之所国储收购门槛也“等级”分明:一等、二等、三等的严格之分。让人颇有些无奈的是国产大豆一般都只能达到二、三等标准。而一等大豆的收储价格都只有1.89元/斤,这个价格想必也只是很多农民心里的保本价;更何况国储大豆收储只面向一些主产区,其他地区的大豆就算质量好也只能融入到市场中卖一个碰运气的价钱了。在入国储不易,入市场坚难的双面夹攻下,中国的大豆产业在苦觅着适合自身发展生存的道路。

        同为油料一员的国产菜籽也没有逃脱这样的局面。国储收购对国产菜籽的收购门槛也不低,国内能到达收储标准的菜籽少之又少,因而只有按照质量标准下调收购价格;而在经济低迷的行情下,进口菜籽的数量的影响也变的更加明显。据悉,4月份中国油菜籽到港量预计在6.5万吨,这样粗略算来09年中国一年的油菜籽到港量应该不会少于75万吨。单看数量可能会让有些人认为这个数字和我们上千万的菜籽产量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而他们不了解的是:生产出来的油菜籽有四分之一左右被上亿的农民自榨自用了;有四分之一左右的被加工企业用于生产调和油销售给了城镇居民;剩下的一半中有四分之一左右被国储收购;也就是说还有400 多万吨的菜籽会在一年的时间内在油厂、贸易上、农民以及市面上流通。当然,市场是要不断消费的,可是油厂的消费面已经失去了上亿农民这个大群体,在经济环境的疲软,市场需求的清淡环境下,当价廉物美的进口菜籽进入中国时,加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获取最多的利润时选择进口菜籽,国产菜籽的消耗就会明显的少下来。而国内的菜籽产量不会因为经济的低迷而自行调整,09年的菜籽产量预计将比2008年的预测值1165万吨,增加135万吨,约在1300 万吨左右(中华油脂网预测)。按照这样看的话,产量的增长和行情的低迷,09年新菜籽开秤价格不会让农民有多少欣喜,1.6-1.7元/斤的价格已成为目前主流的预计价格。

        针对现在的行情看来,部分人对此提出了加大生物柴油的研制和开发的想法,但就目前的情形看来,可行度却不大。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原油价格都跌势不断,高成本的生物柴油更难取的一席之地。笔者认为从长远和根本来看,国内产业化的创新和新农业化的部署才应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和出路。
字号:  | 打印本文 | 责任编辑:admin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