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农产品价格 农业技术 致富信息 农药 电脑知识 搜索 养猪 养牛 养羊
新农网 > 养猪网 > 养猪新闻 > 猪场治污,非得一关了之?畜禽养殖“三区”的是与非

猪场治污,非得一关了之?畜禽养殖“三区”的是与非

发布时间:2017-05-03  来源:新农网
摘要:各地纷纷划定畜禽养殖三区,在2017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 猪场搬迁整治提上了日程,可以预见,今年将是各地禁养区划定及禁养区内养殖场关闭拆迁较为集中的一年,生猪养殖产业也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畜禽养殖三区的划定并没有一个

  各地纷纷划定畜禽养殖“三区”,在2017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 猪场搬迁整治提上了日程,可以预见,今年将是各地禁养区划定及禁养区内养殖场关闭拆迁较为集中的一年,生猪养殖产业也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畜禽养殖“三区”的划定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导致在地方具体操作过程中,不但各省之间不同,市县乡镇的差异更大。这也让畜禽养殖“三区”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是与非。

  禁养区是无畜禽区?限养区是少养区?

  适养区是随意养殖区?

  “禁养区”在国家法规层面最早出现于国家环保总局2001年颁布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之后在2005年颁布的《畜牧法》中也引用了这一概念并做出了规定。环境保护部生态司农环办负责人孔源就曾解读过,所谓的 “禁养区”,就是相关法律和法规中所指的禁止建设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区域(即禁止建设达到省级人民政府设定养殖规模以上养殖场所的区域)的简称,它的含义也并非是一头猪、一只鸡或其他畜禽都不让养的区域。

  从《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中有关禁养区的表述中也可以看到,禁养区设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畜禽养殖业发展与环境中需要保护的对象产生矛盾,基本的含义即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等需要保护的区域,禁止建设畜禽养殖场或小区,即禁止超过设定规模的畜禽养殖活动,因此,禁养区也可以解释为“规模化畜禽养殖禁止区”或“禁止建设畜禽养殖场或小区的区域”。

  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禁止建设达到省级人民政府设定养殖规模以上养殖场所的区域”,那么什么叫“禁止建设达到省级人民政府设定养殖规模以上养殖场所的区域”?以湖北为例,湖北省人民政府确定规模养殖的标准为:生猪≥500头(年出栏)、奶牛≥100头(存栏)、肉牛≥50头(年出栏)、蛋禽≥5000只(年存栏)、肉禽≥10000只(年出栏)。对于规模以下的养殖户来说,并不禁止其养殖行为,而是指导其做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能不能养,还需要看当地的发展规划。前段时间震动全国养猪人的福建省延平区的铁腕治污行动就明确要求,除了全面拆除禁养区内养殖场外,延平区内所有250头以下的养殖场也需拆除。因此,如果当地不打算发展养猪业或者要去散户,那即使再小的规模也同样要被禁止。

  “限养区”是在一定区域内,结合区域环境容量,限定畜禽养殖污染排放问题的区域。参照《畜禽养殖业污物排放标准》,限养区不是对畜禽养殖量的限制,而是对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限制。限养区内,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必须实现废弃物全部资源化利用或达到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即COD低于 150mg/L、氨氮低于40mg/L。

  “适养区”不是“随意养殖区”,在适养区开展养殖活动,也应以区域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合理规划和布局畜禽养殖行为。适养区与限养区的区别在于排放标准的不同,限养区的排放要求更加严格。

  猪场治污,非得一关了之?

  民盟中央农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委员会委员,广州迈高化学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庆禄就畜禽养殖“三区”的划分问题,在接受《猪业》采访中谈到,上述政策在各地实际使用时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偏差:比如有些地区政府随意“扩大”限养区、禁养区的框定条件;有些地方甚至突然将多年来一直是农业用地的区域规划成工业区,致使可供饲养的区域越来越小;另外,某些地方百分之百符合环保要求的养殖场,仍然被地方政府关闭或逼迫搬迁。郑庆禄说,这对稳定从事养殖业的企业造成了很大困扰,他们主要精力被迫放在如何应对环保部门的“骚扰”,这个问题在广东、福建等经济发达、土地很值钱的地区很突出。他表示,上述问题在于新环保法充分授权由县级人民地方政府划定禁、限养区,但是却没有配套完善的法规来规范县级政府行政作为后的救济,比如出台合理的补偿标准,养殖场前期固定设施投入很大,合法的企业利益保障需要得到重视。

  由此可见,随着畜禽养殖“三区”的整治开展,省级政府通常直接采取一刀切的“减排拆迁”,而市县政府推行的拆迁补偿方式差别又极大。各地拆迁标准,因为没有市场化的评估体系参考,既搞不清拆迁的真实损失和成本,也无法妥善解决安置的各类遗留问题。并且一旦猪场被强拆,养殖户又得不到妥善的安置,他们将如何生存?同时畜牧业不同于种植业,因为生产周期长,投入大,受到资金、土地、技术、种源等多种因素制约,恢复起来不是一两年的事情。如果猪场治污只是一拆了之,养殖户的积极性一旦受到挫伤,恢复起来则更加困难。

  因此,地方政府要引导和帮助养殖户转型,还应该告诉养殖户应该怎么办,不能把工作重点放在关、停和处罚上,而应放在疏导,立足解决实际问题上。其次,要用法规规范政府执法行为,哪些地区猪场应该拆迁,如何补偿等应细化。环保部与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养殖区域规划,细分到县区。再次,针对畜牧业,相关法规应该更明确指向畜禽废弃物综合治理,而不是以罚、关闭等手段了事。

  是非将尽,生猪养殖行业迎来大洗牌

  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全国超过20个省份划定了生猪禁养区,并且启动了猪场拆迁行动,直接减少生猪存栏3600万头,尤其是浙江等禁养大省,因禁养减少的生猪数量占到整个饲养量的50%。在当前环保高压态势下,一面是被动出局的散养户,一面是转型之际不惜高成本扩张的规模企业。而今年也是禁养区内养殖场拆迁的最后期限,未来的生猪养殖行业会走向哪里?是非将尽,一切都会揭晓,但毫无疑问,生猪养殖行业会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洗牌。郑庆禄认为,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肯定是要被淘汰的。目前中国面临的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经济模式急需转型。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的秘籍出台和实施,是我们高速发展经济的阵痛,所以养殖从业人员不能只顾一己之私和短期利益,应该担负起环保责任,还地球一个健康的生态圈,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

打印 责任编辑:文枫

推广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