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古人就已经蓄养了“六畜”:马、牛、羊、猪、狗、鸡。并长以“六畜兴旺”来形容国富民安的盛世之景。六畜和江海湖河中的鱼类共同构成了古人的肉食链,而牛羊猪三者又独占鳌头。
古人虽然很喜爱猪牛羊肉,但限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和生产能力,也只能在节日的时候才能和猪牛羊肉们来个亲密接触。
牛肉当时贵为“大牢”之一,但自从春秋以后农耕经济的发展,牛作为劳动工具的地位得以加强,历朝历代都三令五申禁止宰杀耕牛,所以牛肉默默地退居到了肉食二线。
猪羊也是“大牢”,在人们餐桌上地位一直难分伯仲。进入魏晋以后,人们渐渐减少了家猪的饲养规模,羊肉便开始统治中国人的餐桌。又经过唐朝百姓的大力推广,吃羊肉一直是人们的时尚。
到了明代,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口不断增加的中国,为了满足日益膨胀的粮食需求,家猪粪成为农耕经济的最好肥料,对粮食增产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蓄养家猪比养羊的成本又低了许多,家猪的繁殖能力又远远胜过牛羊,所以明朝的百姓们顺应时势,开始大规模蓄养家猪,使得猪肉一举登上中国人食肉链的霸主地位至今也难以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