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链球菌病是由致病性链球菌所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本病的主要特征为:败血症、脑膜脑炎、关节炎、心内膜炎、淋巴脓肿。
一、流行病学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夏秋季节多发。多种动物,禽类和人对本病均有易感性,所以,为人畜禽共患病。哺乳仔猪和断奶猪易感性比成猪强,而且多发。其次为中猪,成猪很少发病。怀孕母猪偶见发病。病菌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伤口及仔猪脐带而感染。国外报道,苍蝇也能携带猪链球菌Ⅱ型传播本病。急性的病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本病为地方流行性,在新疫区呈暴发性发生。
二、症状
1、败血症型。初期,最急性的病猪突然死亡,不见任何症状。急性的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高达41-42℃,呈稽留热。呼吸困难,心跳加快。鼻流出黏液性或脓性鼻液。结膜潮红,流泪。耳尖、四肢下部及腹下见有紫红色斑。便秘,粪干硬。走路跛行,喜卧。病程1-3天。断奶仔猪多为此型。
2、脑膜脑炎型。初期,体温高达42℃左右,拒食,便秘。鼻流出浆液性或翻液性鼻液。出现运动失调,转圈,磨牙,仰卧,后肢麻痹,呈游泳状划动,昏迷不醒等神经症状。部分猪出现关节肿大,跛行,病程1-2天。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多发。
3、关节炎型。多由前两型转来。出现1肢或几肢的关节肿胀,疼痛,跛行,严重的病猪不能站立。病程1-2天。
4、淋巴结脓肿型。多见于领下淋巴结,其次为咽部和颈部淋巴结肿胀坚硬,有热痛,采食、咀嚼、吞咽和呼吸困难。肿胀中央变软,化脓,破溃,流出乳白色或黄褐色脓汁,排脓后肉芽增生,可自愈。病程3-5天。总之,败血症型和脑膜脑炎型为最急性和急性经过,而关节型和淋巴结脓肿型,心内膜炎,子宫炎,乳房炎,皮炎及局部脓肿等,均属慢性型。
三、剖检
1、败血症型:以出血性败血症病变和浆膜炎为主。可见耳、腹下、四肢末端皮肤上有紫色斑块。黏膜、浆膜、皮下出血。鼻黏膜充血,出血,呈紫红色。喉头,气管黏膜出血,并有大量泡沫。肺充血,肿胀。全身淋巴结充血,出血,肿大,切面坏死,化脓。脑腔、腹腔及心包积液,浑浊,含有絮状纤维素附在脏器上与脏器相黏连。脾肿大,血液凝固不良。
2、脑膜脑炎型。脑膜充血,出血,脑脊液浑浊增量,白细胞增多。脑实质可见化脓性脑炎病变。关节周围肿胀,充血,关节囊滑液浑浊。脑切片有针尖大出血点。并有败血症型病变。
3、关节炎型。关节周围肿胀,充血,关节囊内滑液浑浊,有黄色胶胨样或纤维素性脓性渗出物。关节滑膜面粗糙,关节周围组织有多发性化脓灶。上述三型多混合存在。
四、诊断
⑴根据临床症状,尤其败血症,体温升高,脑膜脑炎,关节炎和淋巴结脓肿,可初步确诊。但最好应进行病原体检查。⑵采取病猪血液,肝、脾、关节囊液、脑脊髓液及化脓灶等,触片或抹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单个,成对,短链或长链的紫色球菌。有条件的也可进行细菌分离培养。⑶采取病料或分离培养物,皮下或腹腔接种小白鼠,于18-72小时死亡,呈败血症变化。采取病料,涂片、染色、镜检时,可见大量链球菌。⑷血清学诊断。可用荧光抗体,乳胶凝集试验,SPA协同凝集试验检查本病,效果均好。⑸鉴别诊断。本病应与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进行区别诊断。
五、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做好消毒工作。消除致病因素,发现外伤的猪要及时治疗。阉割、注射、产仔断脐等要严格消毒。对猪舍地面、用具、工作服等要定期进行消毒。要消灭猪舍内的苍蝇等,以控制本病的发生。
2、免疫预防。猪链球菌氢羊化铝菌苗,不论大小猪一律肌肉或皮下注射5毫升(浓缩苗3毫升),注后21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约6个月。链球菌弱毒菌苗,每头份加入20%铝胶生理盐水1毫升稀释溶解后,断奶后仔猪到成年猪,一律肌肉或皮下注射1毫升。该苗也可口服,但用量加倍。
3、治疗。对败血症型和脑膜脑炎型可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如青霉素每头40-100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每日2-4次。庆大霉素每千克体重1-2毫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07克,肌肉注射。乙基环丙沙星每千克体重2.5-10毫克,每12小时注射1次,连用3日,效果明显。淋巴结脓肿型用刀切开,排出脓汁,用双氧水冲洗后,再涂以碘酊。
仔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11-07-22 来源:厦门农网
摘要:仔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