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仔猪早期断乳应激综合症产生因素及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11-07-11  来源:星火计划网
摘要:仔猪早期断乳应激综合症产生因素及防治措施
为提高母猪的生产力,降低养殖的经济成本,目前国内外的集约化养殖场普遍采用21~28d龄的早期断乳。但由于过早地离开母猪以及环境和营养条件的变化,导致仔猪产生了食欲下降、烦躁不安和腹泻等问题,即断乳应激综合症。这是一直困扰着养殖者的主要问题,也是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为此,笔者就仔猪早期断乳应激综合症的产生因素、防治措施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1仔猪早期断乳应激综合症的产生因素

仔猪早期断乳应激综合症是由于断乳时的强烈应激而产生的,其影响因素主要如下。

1.1营养因素

营养因素是指仔猪的日粮由母体的乳汁改变为自由采食的固体,由此而导致仔猪消化系统的不适应。Funderburke曾指出营养因素是仔猪产生断乳应激的主要因素。由于营养因素所导致的断乳应激反应主要体现在营养性反应和病源性反应两个方面。

1.1.1营养性反应

仔猪在哺乳期间以乳汁作为营养的主要来源。乳汁中含有丰富的脂肪和易于消化的蛋白质,其中的碳水化合物是以乳糖为主,其能够使胃中产生足够的乳酸从而保证胃中的PH值保持适宜的水平,为蛋白酶发挥作用提供条件。断乳后能量的来源被淀粉所取代,蛋白质也由完全可以消化的酪蛋白转变为消化率较低的植物蛋白,并且饲料中还包括仔猪几乎不能消化的粗纤维。而早期断乳仔猪消化器官的重量和体积还较小,如小肠绒毛长度、小肠上皮凹陷深度及绒毛面积等都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断乳后小肠的长度、重量和小肠绒毛的高度和形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K.R.Cera报道,断乳后的仔猪比未断乳仔猪小肠的单位长度的重量大。这可能是为了抗应激,大部分营养物质用于小肠的生长。同时测的其小肠绒毛的高度变短,这种变短无疑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还会导致仔猪脱水和腹泻。随后的多数报道对此观点进行了验证。同时蛋白水平的高低也会影响仔猪早期断乳的应激反应,高新等的实验证实较低蛋白水平(小于18%)可以提高仔猪的生产能力和减少腹泻的发生。此外,断乳后营养成分的改变,特别是碳水化合物来源的改变,使的胃内的PH值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种提高使胃蛋白酶的活性受到限制。据研究3~4周龄断乳的仔猪胃内的PH为4.9,而同龄断乳的仔猪胃内的PH值为3.4。而胃蛋白酶发挥作用的PH值的最佳范围是2~3.5.另据报道,早期断乳仔猪胃内的PH值过高,不利于蛋白质的消化,对于乳蛋白胃PH值低于4,对于非乳蛋白如大豆或鱼粉PH值2~3,蛋白消化酶方能有效发挥作用。张振斌等的研究表明,断乳应激可不同程度上地降低仔猪胰腺和空肠内容物中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这种降低使饲料在胃内消化不好,大量未消化的营养物质涌入大肠,导致大肠微生物发酵增加,一方面使大肠内挥发性脂肪的浓度上升,大肠内渗透压上升,水进入大肠,仔猪腹泻发生;另一方面发酵产生的尸胺、腐胺等胺化物刺激肠道壁,引起肠粘膜损伤和消化功能紊乱。

1.1.2病原性反应

正常情况下,以乳酸杆菌占优势的肠道微生物区系是维持肠道健康的原因之一。研究表明,仔猪在哺乳期,胃肠的微生物以乳酸杆菌为主;断乳后,随着饲料的摄入,引入的其它的细菌和真菌,在断乳应激的双重作用下,胃内的环境发生变化,PH值上升,这些细菌和真菌可能大量繁殖,破坏乳酸杆菌的主导地位,从而影响仔猪的健康。张振斌等的研究指出,断乳应激使仔猪的胃和空肠内容物PH值升高,直肠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增加,乳酸杆菌的数量减少。而且空肠内容物PH值和直肠中大肠杆菌数量是反映仔猪腹泻的敏感指标,另外,超敏反应造成肠道损伤后,病原微生物容易大量繁殖,仔猪有可能发生病原性腹泻。

1.2生理因素

仔猪断乳后除日粮营养成分发生改变外,还要从哺乳间移至断乳圈养殖,有时还要将不同窝的仔猪进行混群。这不仅会产生不良的营养后果,还会影响仔猪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状态等生理机能从而导致非感染性腹泻。内分泌系统的主要表现是,断乳应激可以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伍晓雄指出,此轴会引起仔猪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加。生理浓度的糖皮质激素对维持胃粘膜正常是必要的。但机体发生应激时,糖皮质激素的异常增加可能会导致胃粘液分泌的减少,降低胃粘膜屏障功能,引起胃溃疡、胃出血。同时断乳应激会引起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它们对消化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胃肠道血管收缩,血供应量减少;胃肠道平滑肌舒张蠕动变缓,集体整体消化机能减弱,引起消化不良。当然,断乳应激还可以引起其它的应激激素的增加,但它们对消化系统的影响相对微弱。

初生仔猪通过吸入初乳来获得被动免疫,在生后第一周效价最高,到第3周下降到最低水平。仔猪在10d龄以后才开始自产免疫抗体,到30~35d龄前还很少,直到5~6月龄时才达到成年猪的水平。因此,仔猪3~4周龄时是仔猪抗病力相对最弱的时期。另外,断乳应激会降低循环抗体水平,抑制细胞免疫力,引起仔猪抗病力差,从而使仔猪容易拉痢和生病,导致断乳应激综合症的产生。

1.3环境及共它因素

环境因素是指仔猪由条件较好的产房转移至条件较差的保育房中所产生的不适应。此外,断乳后的免疫、断尾等都会增加断乳应激的程度。

2断乳应激综合症的防治措施

2.1改进断乳及饲喂方法

为降低仔猪断乳的应激程度,温和式断乳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即对哺乳仔猪进行早期强制性补料(一般从一周开始进行诱食)和断乳前减少母乳的供给,迫使仔猪断乳前就能进食较多的补助饲料。研究表明,在仔猪消化系统的发育中,至关重要的是断乳后的采食量,并非断乳日粮或断乳重。到断乳日龄时,将母猪调回到配种母猪舍,仔猪仍在分娩舍饲养一段时间,待其适应后再转入保育舍,这样一来可降低环境因素的影响。

2.2改善饲料品质

由于仔猪生理特点,其消化道发育的不完善,酶体系的不健全等都要求在日粮品质上进行改善。日粮品质的改善主要体现在基本营养成份的改善和添加剂的使用两方面。

2.2.1基本营养成分的改善

饲料基本营养成分的改变主要考虑日粮中蛋白质的消化率、适口性、氨基酸平衡和是否有免疫保护等,以及应用一些优质原料,提高断乳仔猪日粮的可消化性,降低其抗原性。作为我国猪日粮的主要原料豆粕含有抗营养因子。豆粕中的球蛋白、β―聚球蛋白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是仔猪肠道发生免疫反应的主要抗原物质,其可引起断乳仔猪的迟发性过敏反应和小肠绒毛大量脱落。这是导致断乳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目前解决的办法主要是利用膨化挤压技术破坏大豆中抗营养因子和过敏性物质,提高香味和适口性来提高大豆在仔猪日粮中的使用量。另外,如条件许可,可适当减低大豆的使用量,通过添加其他原料来满足仔猪对蛋白质的需要,如血粉、乳粉、鱼粉以及近年应用较多的蚯蚓粉等。此外,通过平衡必需氨基酸来降低粗蛋白量也是减轻腹泻的有效途径。董国忠等证明通过平衡多种必需氨基酸减低饲料的蛋白水平,可使日粮的抗原作用减低,也可使大肠的腐败作用减低。为适应仔猪的生长需要断乳仔猪日粮中还应适当添加油脂,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应用乳清粉、乳糖等,满足仔猪对碳水化合物的营养需要。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乳清粉的使用不仅可提高淀粉酶、胰蛋白酶和乳糖酶的活性,还有利于维持肠道的微生物平衡。同时还应满足断乳仔猪对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营养需要。现已初步证明高铜、高锌可明显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得不考虑到高铜和高锌的使用在动物体内的残留和对自然界的污染问题。

2.2.2添加剂的使用

为提高早期断乳仔猪的采食量,弥补消化酶和胃酸的不足,目前国内外在早期断乳日粮中普遍使用的添加剂主要有酸化剂、调味剂、酶制剂等。近年来提出的益生素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作为一种活菌制剂通过在肠道内的大量繁殖来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并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有机酸、酶、氨基酸及一些未明的生长因子来增强动物的抗病力。

3结束语

仔猪的早期断乳对养猪生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断乳后对仔猪的生长的影响也不能忽视。科研工作者在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益生素的提出和使用又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必将成为以后研究的热点。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