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申志义:
沿着蜿蜒整洁的乡间小道一路驱车,青翠的树木挺拔两侧,清新的空气拂去麻烦。行至婺城区琅琊镇新朱村,向左拐入,一大片平坦整齐的稻田渐入眼帘。迎面走来的这名中年男子皮肤微黑、中等身材、笑容可掬,他就是这个家庭农场的主人——申志义。
从汽修工到种粮大户
申志义是土生土长的新朱村人。年轻时,很多人都有一颗不甘平淡的心,农村的小伙子更想走出农村,到外面闯出一片天地,申志义也不例外。30多年前,他与朋友在白龙桥合伙经营了一家汽车维修店。“现在很多家庭都买得起车,满大街都是汽车在跑。但30多年前,汽车可是稀罕宝贝呐。”申志义说,那时汽车很少见,他的维修店主要修理一些货车。开始几年,虽谈不上靠此致富,维修店的生意也算平平稳稳,让他小有收益。后来受大环境影响,货车运输减少,他的维修店生意因此骤减,甚至出现亏损。亏损情况持续一段时间仍不见好转,申志义决定转变方向,与合伙人协商后转手。
一心想创业的他并没有因此失去信心,他想,每个人家里都要吃饭,种田并不是没有出路,关键看怎么种出成绩。家里还有十几亩田地,干脆定下心来好好种田。回到家后,申志义开始了在田地里“打滚”的日子。夏天骄阳似火,烤灼后背,涔涔汗水湿透衣衫;冬天寒风刺骨,吹裂手脚,厚重冰雪冻麻身体。在一天天的摸索中,申志义种田摸出了门道,并不满足于仅有的十几亩土地。
在农村,许多人外出务工,家中田地荒废,何不把那些田地利用起来,进行连片规模化种植?打定主意的申志义说干就干,看土地、协商承包,规模越做越大。2008年,他办起了琅新粮食专业合作社,2013年5月,又注册成立了金华市婺城区志义家庭农场。他的小产业从开始的十几亩,渐渐发展成如今400多亩的“水稻王国”。
探索种植模式推进农机一体
在志义家庭农场的入口处,“水稻——黑木耳”稳粮增效农作模式推广示范区的大牌子引人注目。原来,为了充分利用土地,申志义秉着循环农业理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实行套种间作和种养结合模式:4月中下旬至10月中下旬,种植水稻;10月份至次年4月份种植黑木耳。这样的种植方法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为申志义增加了一笔经济收益,黑木耳今年每公斤能卖约40元。同时,他还与市农技站开展技术合作,推广“稻田养鱼”生态模式。利用这种新型的农作模式,据初步测算,单季稻产量可到600公斤/亩,水产品产量可达100公斤/亩以上,黑木耳产量可达640千克/亩,亩产值有望实现近5万元。
在农场的田地里,记者看到成片的黑木耳,十几名工人正在田里采摘劳作。“黑木耳已经摘了好几天,明天开始就要在空田里插秧种水稻,我买的两台高速插秧机也快到位了。”申志义告诉记者,如今人工费逐年增长,农村里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一天的工资都要七十多元。他400多亩的稻田,要是劳作都靠人工,不仅费钱,而且费时。而农机一体化则能大大提高效率。这时,他年轻时的汽修经验帮了忙。除了自己改造旧机器节省成本,他还设计需要的机器,将设计想法告诉农技院加以实施。拖拉机、大型传送带、插秧机、播种流水线……在他的机器仓库里,记者看到了各种农业机械。
“金华市本级农机化促进工程项目:粮食烘干中心建设实施点”的牌子赫然挂在烘干房门口。申志义利用两台烘干机,省去了看天气晒稻谷的麻烦,更大程度降低粮食含水量。农机一体化为他节约了不少开支,他举了个例子,像插秧,用人工的费用大约是200元/亩,而用机器花费只要约70元/亩。
“去年建了这个200平方米不到的玻璃温室,投入了20多万元。那些连栋塑料大棚一个也要7万多元。”申志义说。在玻璃温室里,青嫩的水稻秧苗郁郁葱葱地排在架子上。申志义一丛丛检查,一些秧苗叶子黄了,他便按下开关,架子上的喷头喷出细细密密的水。育秧时,玻璃温室内恒温30多摄氏度,到了如今的炼苗期,便打开门,让秧苗们适应外面的温度。在连栋大棚里,记者看到晾晒的黑木耳。为了提高利用率,申志义还在里面种植了不同种类的蔬菜。
“既然选择了就努力坚持下去!”
谈及未来的打算时,申志义有自己的想法。他说短期内并不打算扩大规模,在现有规模内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他的追求目标。同时,他还有一个特别的想法:“现在许多孩子从来没见过水稻,更别提粮食的生产过程。我打算以后在这里搞一个教育基地,让孩子们体验粮食的‘粒粒皆辛苦’,学会珍惜粮食。”
所谓创业容易守业难。农业看天吃饭,投入大,回报慢,租地麻烦,申志义开辟了这片“水稻王国”后,身上的担子自然更沉了。在采访快结束时,他告诉记者,他今年刚选上新朱村的村支书,而在过去的九年里,他是村里的村主任。村里、农场里两头都重,有时倍感身心疲惫。还好国家重视农业发展,市、区相关部门,一些合作单位都大力支持,及时为他解决问题,让他压力轻了不少。
“既然选择了就努力坚持下去!”望着眼前的“水稻王国”,申志义眼神坚定。